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新必须重视从基础教育抓起
范文

    [提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而要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就必须重视从基础教育抓起。现实中,幼儿园被“小学化”,孩子过早失去好奇心。因此,创新要从全社会改变孩子的启蒙教育理念开始,基础教育应重在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增强情感教育,并使美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创新;想象力;美育

    [作者简介]葛晓莉(1963—),女,安徽省六安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党史党建。(安徽六安 23700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我党从提出“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时代的选择,已内化为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部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创新的认识也是一脉相承的。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无论是在推进改革中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还是在经济转型中提出“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而要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就必须重视从基础教育抓起。

    一、幼儿园“小学化”使孩子过早失去好奇心

    很多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千方百计对孩子早教开发,有的孩子三岁不到识字几千,有的孩子四岁就能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刚上幼儿园就会认读汉语拼音,曾见一位家长牵着幼儿的手,边走孩子边背诵拼音字母,听着孩子幼稚的童音,家长面露自豪的表情。

    新华网2010年8月5日报道,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孩子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许多科学家证明孩子的创造力源自于孩子的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不出来的。并且是非常脆弱的,只有在小心翼翼地呵护下才能存活,才能发展。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使孩子的童心、童趣保留时间长点。著名作家曹禺告诉女儿李如茹万不能失却童心,“童心是一切好奇、创造的根源”。在幼儿教育时期,应该还给孩子玩的权利,在玩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传授知识,这样会制约其想象力。而我们的幼儿园“小学化,孩子在幼儿时期还没有自己的思辨能力,如果过早地灌输所谓的知识,会使孩子过早失去好奇心,会使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干涸,这直接关系到孩子长大以后的创造力,这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创新要从全社会改变孩子的启蒙教育理念开始。

    二、基础教育应重在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

    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的“抄袭三部曲”引发了热议。校庆LOGO涉嫌抄袭苹果Touch ID 标志;校庆宣传片涉嫌抄袭东大;再度发布的宣传片又被指涉嫌抄袭慕尼黑工业大学宣传片。与此同时,BBC中文网声称,2014年有约8000名中国在美留学生被学校开除。被开除的学生,学术不诚实的比例占22.98%,学术表现差的比例占57.56%。这归根结底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机制有关。

    钱学森指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钱老认为,中国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甚至漠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皆是为了应试。考分的高低,不但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还决定一个学生最终能否进入一个好的大学的准则。标准答案也是质疑、反叛以及创新的死敌,我们的语文课,偏偏要跟想象力为敌,“总结中心思想、概括段落大意、提炼主题内容”,这‘老三样是假语文,是非常拙劣和低级的教学做法”。我们的学生作文习惯了按套路码字,阅读理解习惯了背标准答案,这样孩子从小学走到高中,基本上想象力就没了。没有了思辨能力,孩子只能变成会背书和读书机器,成了擅长考高分的听话的娃娃,从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个性。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谈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时,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书面的文字或口头的语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符号和有一定明晰度的意象,它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在这里爱因斯坦强调了意象的作用,而这正是科学家运用形象思维来解决科学问题的典型例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它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实现的。想象力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当下中国制造业取得的巨大成功,与中国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劳动者不无关系。中国制造业在多数产业链中处于末端,在付出巨大资源、环境代价后获利微薄,也与中国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失败不无关系。所以“钱学森之问”是有答案的,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想象力,也就出不了“杰出人才”。 因此基础教育应重在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方面下功夫,这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三、让美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美育”就是运用审美的方式来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人格的完善,最终实现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教育改革内容中,有许多新意,其中,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句话对于教育改革太至关重要了,也是抓到了根本。台湾作家龙应台讲,公民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素养,艺术的欣赏和品德的培养,是政府的责任。

    上好语文课是“美育”的关键,九年义务教育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文字,更要教给学生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语文学科是跟人生、社会、跟人们的心灵联系得最紧密的一个学科。古人常说“言为心声”,正是此意。儿童时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儿童情感的发展需要我们教师、成人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感化、去熏陶、去滋润、去培育;同时,儿童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它需要我们去激活、去唤醒、去启迪、去点化。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而且还要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艺术的享受。“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住了。”“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压伏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

    审美可以超过日常、超过具体、超越功利。蔡元培说过,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科学证明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瓣,各有明确分工。左半脑主司逻辑与语言,右半脑主司意象与顿悟,想象力的培养主要靠右半脑,而右脑开发主要靠美育来实现。

    人就是情感动物,好起来会把自己的器官、鲜血甚至生命,都献出来;但要是坏起来,可以说无恶不作,给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善,就是爱并促进生命,爱的情感是建设性的,情感美好了,才能成为一个好人。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很多音乐、美术、思想品德、体育课被认为“无用”,被所谓主课挤占了,孩子们很多的爱好被家长怕耽误学习忍痛割爱了。做一个完整的人,花一些时间做些别人认为无用的事,读些无用的书,了解艺术、了解音乐,会让你一生过得比较丰富或者更快乐、更幸福一点。白岩松说,忙碌的中国人只做“有用”的事。干什么事情都是功利地奔向目标,过程可以忽略不计。他以法国人来佐证“无用之大用”。法国人被认为是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但奇怪的是,外人总觉得法国人很懒,他们拼命地捍卫每年一个月的休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专家告诉白岩松,法国之所以有创造力跟这一个月的休假紧密相关,因为他们可以回到更安静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发呆,从而更加了解生命。无用的大用才是真正的有用。未来中国的创造力,一定来自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发呆,开始静想,开始与众不同,开始另类,开始做看似无用的事情。

    [责任编辑:上官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