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老区建设》(下半月刊)2016年总目录 |
范文 | 【国家基金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话语权失落的原因及对策 程东旺(第16期) 税费时代乡村“权利文化网络”的变迁:1949-2005 傅 琼 杨 辉(第16期) 茶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邹心平(第18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刘泽双 张平平(第2期)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江西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研究 冷小黑 张小迎(第4期) 江西省房地产市场发育的地区差异性研究 何风琴 陈荣清(第8期)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以“精准扶贫”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 陈全功 蔡 立(第6期) 试析中央苏区红军伤病员管理措施 刘国秋 谭宗梅 吴依林(第10期) 能源税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理分析与政策建议 魏 伟 董安平(第14期) 生态移民后居民满意度研究 ——以宁夏中卫市鸣钟村为例 张 伟 张爱国(第24期) 【思想政治研究】 “八项规定”顶层示范:一种魅力型领导方式的开始 曾南权 张 倩 魏 琴 李书颖(第2期)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梦 陶冬林(第2期)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 傅李琦(第2期) 保持党的纯洁性文化建设探微 闵文杰(第2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意义 闵燕君(第4期) 物质本体论视角下对“信息”本体论的研究 曾艳红(第4期)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研究 王 沁(第4期)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生成及当代意义 万闽劼(第6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析论 娄琴铭(第6期) 中央苏区时期罗荣桓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贡献 刘金如 蔡 娟(第6期)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 陈纯仁 唐 娜(第6期) 浅析马克思“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符悠悠(第6期) 论“情理兼修”的重要性及主要方法 刘金如 朱艳平(第8期) 论邓小平的党建责任思想 陈 婧(第8期) 论新形势下中国梦的践行 王海平 吴小龙(第8期) 中国共产党人对腐败问题的防范与反思 刘 佳(第8期)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生态批判及其意义 黄 超(第8期)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养探析 冯寒妍(第8期) 基层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高 阳 高立伟(第10期) 加强高校党委班子建设的若干思考 ——读毛泽东《党委会工作方法》有感宗 辉(第12期) 协商民主视阈下舆论领袖的引导与规范 许 立 潘 洋(第14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共伦理秩序建构 蒲丽娟(第16期) 当前我国政府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孙芳兰 蒋何琪(第16期) 浅析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权 曾 铭(第16期) 高速公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王 伟 李千友(第18期) 毛泽东土地改革思想的价值及意义 陶冬林(第20期)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管理模式下党建工作的比较研究 赖运荣 余仙平 史桂春(第20期) 试论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邹颖佳(第20期) 论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哲学向度 颜 玲(第22期) 复兴之路背景下国防教育的当代启迪 游妙惠(第22期) 社会稳定视阈中的政治信任建构论析 孙芳兰 杨瑜芳(第24期) 虚拟视域中延伸认知问题探究 刘天杰(第24期) 【“三农”研究】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陈爱生 陈宗文(第2期) 农村社会工作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程 航(第6期) 新形势下涉农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 熊国红(第6期) 城镇化进程中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闫佳宁 陈明华(第8期)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南昌县三江镇前后万村为例 闵忠荣 徐 威(第10期) 从人治与法治的结合谈农村治理现代化 严朝炎(第10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江西省丘陵地区中心村规划编制探索 ——以南昌县垱上中心村为例 闵忠荣 洪 亮(第12期) 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现实意义、有利条件和对策探析 刘 玉(第12期) 非营利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 姚丹青(第12期) “三农”视角下乡贤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刘 祁(第14期)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现代农业的新发展 ——以吉安市長塘镇为例 郭少华 张梅龙(第14期)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以南昌市近郊为例 魏春红 陈诗曼 郝秀珍 宋泽宇(第14期) 【扶贫研究】 关于会昌珠兰教育示范学校教育扶贫的调查和思考 上官涛(第22期) 【反贫困研究】 论“精准扶贫”之“空谈与实干”的辩思 杨定玉 陈 松(第4期) 传统村落旅游业扶贫开发的路径选择 ——以江西省新干县燥石村为例 郑艳萍 胡林波 胡海盛(第6期) 精准扶贫SWOT分析 ——以进贤县为例 邹文宽(第10期) 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 ——基于江西省R县的调查研究 赵 珂 曾 薇(第10期) 引导与激励:论乡村精英与农村扶贫 曾 薇 赵 珂(第12期) 移民安置区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思路探讨 ——以赣州市三峡移民安置区为例 张 栋 郑瑞强(第16期) 江西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 余 冲 宋佳梅(第18期) 【历史研究】 雷州半岛青年运河建设的历史考察 杨泽华(第4期) 论中央苏区的农民政治动员 于丽霞 刘圣兰(第8期) 雷州半岛蒲草种植与蒲织传统工艺考察 高诚苗(第8期) 从历史上看“中国道路”的特点和启示 王 磊(第8期) 中央苏区时期青年工作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刘大胜 罗 铮(第20期) 李善长案评价之比较戴月寒(第20期) 井冈山根据地大学生群体早年求学经历考张梅龙(第24期) 略述东莞翟氏与书院的历史渊源 阮浩衡(第24期) 【经济研究】 基于品牌文化的江西老字號创新发展研究 ——以江西老字号“浮梁县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为个案 林 芸 吴泓颖(第2期)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的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意蕴 熊来平(第4期) 2005-2013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价 ——基于主成分分析 余冬林 谭海艳(第6期) 欠发达地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思考 杨海波(第12期) 基于KMV模型的农业类上市企业信用风险度量及分析 ——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郑 文(第12期) 江西省县域工业园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胡 敏 金艳清(第14期)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鹰潭铜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张兵红 万 敏(第14期) 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聂 虹(第14期) 江西第二产业在新时期下的承接与转型 左荣昌 杨 柳(第14期) “营改增”对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汪川一(第16期) 江西省铀资源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戴 军 涂海丽(第16期) 环鄱阳湖旅游公交规划促旅游发展探究 钟小根 胡亚光(第16期) 基层人民银行应关注的“红线”及防范对策 张思莲(第16期) 【法学研究】 食品召回制度初探 董文晶(第2期)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中国法制史教学设计改革 贺梅开(第6期) 构建大学生法治理念机制的路径探索 汪 灵(第6期) 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责任规制研究 李志雄(第6期) 论公民理性与法治文明 黄晓妹 陈富国(第14期) 新环保法实施背景下江西环境执法的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谢 丹(第18期) 刍议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刘文安(第24期) 专利劫持的产生及法律规制刘皓璇 柯金佳(第24期) 【社会学研究】 国外“传媒反腐”的四点经验 王卫明 杨 帆(第2期) 浅析郑州市金水区、武汉市江汉区社区管理实践及经验 左晓丽 吕昕阳 李 浩(第2期) 大众传播视域下的网络暴力研究 ——以新浪微博热点娱乐新闻事件为例 吴艳芳(第2期) 科技风险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徐海涛(第4期) 略论我国中小城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瓶颈及破解 刘 玉(第4期) 网络生态下核心价值观实效研究袁 杏 蔡东伟(第4期) 南昌港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 曾 新 罗伟强 洪方烨(第6期) 从权力运行视角透视权力腐败成因 李 凤 王彦辉(第6期) 我国网络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 冰(第8期) 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研究 文劲松(第10期) 城管职能拓展与城管执法完善探讨 ——以北京市为例 李泽宇(第10期)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可持续运作策略研究 ——以广州市L机构为例 张 琴(第10期) 对南昌市会展区位分析及其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廖剑南(第12期) 浅谈赣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柏海珍(第12期) 新生代女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刘 玉(第14期) 钢梁制造类国企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与对策 ——以J公司为例 李世敏 邓今朝(第14期) 关于群体事件中暴力现象分析的研究述评 卢文娟 龙瑞全(第14期) 赣江水体污染现状及植物修复 周少燕(第14期) 从碎片化支持到整合性支持:江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治理路径 余 冲 童莉娇(第16期) 企业社会工作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引导中的角色定位 李耀锋(第16期) 中美日等国关于报废汽车回收政策的比较研究 谢 军 赵惠卿(第16期)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六安市为例陈兆清(第18期) 经济新常态视域下建设赣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初探 段 勇 刘德亮(第18期) 基于地脉和文脉的庐山市桃花源景区旅游形象研究 魏伟新(第18期) 医学生社会比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方必基 许欣悦 刘彩霞 刘 边(第18期)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导向研究 魏伟新 盛 婕(第20期) 社会工作服务海南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研究 梁淑平(第22期) 《旅游法》实施前后江西导游生存状况比较研究 黄华荣 严 红(第22期) 人际信任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蔡升桂(第22期) 浅析制约县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原因与对策 ——以进贤县城为例邹文宽(第22期) 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泰安市泰山区为例 张 莉(第22期)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市场化问题与对策略探 舒建国 张立杰(第24期) 地方农业院校服務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林 靓 李 峰(第24期) 农民生态权益保护研究莫小雪(第24期) 江西省萍乡市大众体育健身的现状调查研究 李 红(第24期) 【经济管理研究】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朱倩倩(第10期) 基于SWOT分析的梅岭风景区旅游发展对策的探讨 邹奥博 何风琴(第10期) 革命老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结构问题研究张瑜豪(第10期) 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高 玫(第18期) 江西省县域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研究 胡 敏 胡林春 金艳清(第18期) 政府职能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以江西为例艾 娟(第18期) 我国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李小红(第20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 胡婷婷(第20期) 德国物流园区建设启示万 璇(第20期) 江西核电产业发展机遇、挑战与政策选择 戴 军 涂海丽(第22期) 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业集群治理 推进江西两化融合 章临婧(第22期) 当前节能型机关建设的几点思考 熊文瑾 杨 君(第22期) 【文化与艺术研究】 为“河州花儿”正名之管见 潘尚光(第16期) 晚清使臣关于西方女子教育的认识及其影响 余冬林(第16期)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江西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 李志强 朱湘辉(第16期) 网络虚拟现实中的文化雾霾及其生态协同治理研究 端木潘婷 余 杰(第16期) 融入新媒体艺术的老年人交互设计策略 许 迅 郑哲清(第16期) 【文学研究】 论湖北中篇小说创作的叙事张力(下) 李志敏(第6期) 【文学与艺术研究】 《哈克》的性别批评分析与解读 徐润英 袁邦株(第4期) 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及启示 蔡德清 朱卫东 陈雪娇(第4期) 鱼玄机诗歌的女性意识探赜 唐飞凤(第4期) 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塘坊乡木偶戏班为个案 何颖川(第4期) 赣南苏区红色歌谣的历史作用与价值研究卢致苑(第4期) 从宋代题画诗看宋诗的理趣 宋佳俊 黄雨芯(第8期) 黄梅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研究 戴先英(第8期) 《论语》中的色难 杨成友(第10期) 论红色歌谣在中央苏区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卢致苑(第10期) 【文学与文化研究】 文学生态视角下南昌采茶戏的审美精神探析 胡 妮(第12期) 生存伦理的探寻之旅 ——解读谭恩美的小说《拯救溺水鱼》赖华先(第12期) 《紫色》的核心价值意蕴及当代启示 李小兰 蔡东伟(第12期) 试论江西书院的社会影响与现代启示 汪凤娟 周 慧(第12期) 江西省轨道交通站名英译规范化研究 林 芸 吴 静(第12期) 【文化研究】 红色文化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邓幸俊(第2期) 论湖北中篇小说创作的叙事张力(上) 李志敏(第2期) 【文化与传播研究】 一票制旅游政策对利益相关者影响分析 ——以凤凰古镇为例 李玉峰 苏成信 张 倩(第14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公民新闻发展研究 余 杰 端木潘婷(第14期) 基于红色诗词体验的旅游产品策划探讨 周晓雷 刘运涛(第18期) 民俗体育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叶小明 洪燕燕 汤 俊(第18期) 江西地方戏的生存现状及其发展路径 ——以萍乡采茶戏为个案许爱珠 周宏亮(第20期) 江西乡村休闲文化建设研究李 玲(第20期) 浅析经贸新闻外宣翻译之技巧 曹南洋 王金明 吴华南(第20期)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英语翻译的性质和特点分析 秦 文(第20期) 兩宋时期江西僧侣文学家探析 吴万和 王胜奇 李国兰(第22期) 传统文化与夫妻和谐之道 王维江(第22期) 泛媒体时代公民媒介接触情况的观测与疏导 郑晓燕(第22期) 浅议民宿设计 王秋蕾(第22期) 两宋时期余干文学家浅析 王胜奇 彭小猛 董 宁(第24期) 文化平等与提升国家文化话语权李 倩(第24期) 文化自信何以必要王沙沙(第24期) 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研究 ——以抚州市打造“汤显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品牌为例侯丽娟(第24期) 【图书情报研究】 引文分析法在我国图情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于CNKI2000-2013的数据分析唐飞凤(第12期) 【教育与教学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赣方言区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韩 琨 李慧慧(第2期) 建构主义视野下师生关系重新定位 ——以中国法制史教学为例 贺梅开(第2期)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及运用 汪燕春(第2期) 全面收费背景下弱势研究生心理关怀探析 董金梅 熊申英(第2期) 校企联动搭建职教师资在职培训策略研究 林慧英 孙 平(第2期)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以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邓志强(第2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何爱萍(第2期) 基于叙事的中医英语口译教学杜雪琴(第2期)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调查与思考 戢焕启(第4期) 当前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困境、目标与路径 闵文杰(第4期) 以银行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初探 华 美 刘美丽 郑慧静(第4期) 浅议大学生宪法观念及其培养 高转辉 张白雨 刘 根(第4期) 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课程组合教学方式探讨 周 密(第4期) 任务教学法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沈惠娟(第4期) 浅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的使用价值 邹小英(第4期) 小学语文与教学合作学习探究 万清兰(第4期) 国防生党员教育有效途径探析 ——以江西依托培养高校为例 江天光 张俊桃(第6期) 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四个载体”构建探究 朱卫东 蔡德清 曾亮宇(第6期) 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方向 ——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傅建轩(第6期) 地方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与探索 漆艳春 蔡德清(第6期)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 瑜(第6期)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 陈丽莉(第6期) 浅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 邹小英(第6期) 高校干部德的考评困境及创新思考 王秋先 苏庆红(第6期)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徐慧萍(第6期) 引导文教学法在育婴师抚触技能培养中的运用 赵莹莹 路海萍(第6期)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曾秋霞 谢丽萍(第8期)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软环境建设探析李一健(第8期)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内容和方法探析 宫 毅 崔玉霞(第8期)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黄月胜 祖 彦(第8期) 引导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路径探析 卜 婷(第8期) 新媒体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刘流民 喻 婷(第8期) 浅谈徽商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 王 静 崔学明(第10期)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及分析 ——以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赵莹莹 路海萍(第10期)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现状形成因素分析 黄月胜 祖 彦(第10期) 构建《管理学》生态课堂的路径研究 仲小瑾(第10期)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徐 辉 颜 华(第10期) 论文化认同与英语专业学生“全球公民意识”教育 何艳秋(第10期)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邓春生 刘伟华 余亚微(第10期) 江西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何爱萍(第10期) 浅谈学分制改革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徐 冰 龙石爱(第12期)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黄月胜 祖 彦(第12期) 关于高职学生素质拓展的满意度研究 ——以江西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 李江顺(第12期) 新加坡大学生共享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及启示 徐光井 胡静丽(第12期) 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 彭康清(第12期) 大學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多元评价实践研究 邓春生 刘伟华(第12期) 改进城乡结合地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青云谱学校为例 陈 萍(第12期) CLIL教学理念下的医学英语ESP教学 焦培慧 罗江霞(第14期)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 ——以工程造价专业教师为例李 娜(第14期)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傅建轩 唐厚珍(第14期) 我国高校MOOC发展与挑战策略分析 韦 慧 陈巧玉 唐帅琦 谢珠珠(第14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分类教学的难点及反思 刘天杰(第16期)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探讨 廖敏霞(第16期) 高职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发探究 滕晓华(第16期) 江西省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宋 芬(第16期) 《社区社会工作》课程教学的不足及纾解 ——以井冈山大学为例熊来平 古小明(第18期) 地方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 刘传江(第18期) 欠发达地区高校联合培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模式研究 ——以井冈山大学为例 刘晓丽 仰和芝 游 河(第18期)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德育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廖礼平(第18期) 高校研究生会工作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冯 放(第18期)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创新幼儿期刊内容 马丽莎(第18期) 语料库基础上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 陈 怡(第18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陶礼军(第18期) 市场需求背景下高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郭艳燕(第20期) 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仰和芝 赵玲玲(第20期)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浸入式”教学法应用研究 陈满娥(第20期)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途径研究 罗江霞 樊丽娜(第20期) 校企合作中学生“党员空乘”优势探微 芦 燕 张建国(第20期)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和谐发展的窘境与途径 周 密(第20期) 关于“加快推进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谢元海(第20期) 浅议校本教研促进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 刘 静(第20期)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成长个案研究 ——以南昌市卫生学校专业课教师A老师为例 潘建华(第20期) ESP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陈智钢 金利明(第20期) 关于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舒 醒(第20期) 音乐艺术的发展及其社会性功能路径研究郭艳燕(第22期) 浅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邓菊云(第22期)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幼儿期刊栏目设计内容选择 马丽莎(第22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袁 霞(第22期) 微课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钟英法(第22期)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英语文化导入中的渗透 傅凌芳(第22期) 家校沟通:基于个案研究的高校特殊生教育研究 赖晓琴(第22期)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 方必基 刘彩霞 龚明姣(第24期)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 ——以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为中心的考察 何先成(第24期) 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例 裴艳超(第24期) 小学课堂口头评语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花雪莹(第24期) 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策略的探究 王红毅 杨 柳(第24期) 【书 评】 一部材料翔实、知变求通的力作 ——评《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 杨建武(第18期) 【综 述】 学人关注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 ——“新常态下革命老区发展暨巴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综述何先成(第4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