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学生参与科研对创新素养的影响研究
范文

    仲小瑾+蒯海章

    摘要:文章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选取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大学生科研参与渠道为自变量,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养作为因变量,调查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的不同途径对创新素养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与科研对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有很大影响,能让参与者的各种创新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参与;创新素养;影响

    0导论

    创新精神是每个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拥有这种不懈的创新精神民族国家才不会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因此有必要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永恒课题”。

    大学生参与科研,是指大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进行科学研究,试图通过调查研究、实验等一系列的活动达到本身研究的目的,完成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既可以结合日常教程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来完成,而大学生参与科研的途径大多数都是学科竞赛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容易接触和必须经历的。创新素养,是指新思维及创新所具备的各项素养,还可以理解为创造性的素养,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大学生更是必须具备这个对自身影响巨大的素养,有了这个素养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自身的帮助与影响都是无可替代的。

    1变量确定及构建研究模型

    1.1研究变量的选取与确定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取以下变量:

    (一)参与科研渠道:是指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途径,一般都是大学生容易接触到的,比如各种学科的竞赛,及各专业的知识竞赛、科研训练项目、课程设计,还有大学老师的研究课题以及毕业论文等等。本研究选取了大学生平常容易接触到的一些科研渠道作为参考并以大学生科研参与渠道中的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为自变量

    (二)创新素养:创新素养是指新思维及创新所具备的各项素养,还可以理解为创造性的素养。在本研究中创新素养指定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选取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养为因变量。

    1.2研究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节选取大学生科研参与渠道中的自变量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创新素养因变量,构建如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

    2实证调查

    2.1基本信息分析

    本研究以南昌工程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根据研究内容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本科生参与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基本情况、参与大学生科研项目与否的原因分析、参研学生的主观体验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专业、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及成因。选取了南昌工程学院在校及已毕业的本科生300名。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其中2013级的大四在校生126人,2014级大三在校生30人,2015级大二在校生60人,2016级大一在校生60人。其中女生138人,男生138人。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理清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自变量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权重。

    2.2大学生参与科研整体情况分析

    (一)在参与科研的时间上,有54人是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的占到了19.57%;有102人是在大二的时候开始的占到了36.96%;有78人是大三的时候开始的占到了28.26%;少数的人是从大四才开始参与科研的只有42人只占到了15.22%。在这个问题上答案与预想还是很接近的,一般大二的时候对科研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相应的参加的人数会多一点,而大四的学生相对会接触的更多,所以从大四才开始参与科研的人数是最少的。

    (二)在参与科研的次数上,有60人一项都没有参与占到了21.74%,有150人参加了一项科研占到了54.35%,有54人参加了两项科研,只有12人参与了三项及以上的科研项目,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同学参与科研的人数及力度还是很轻的。

    (三)在参与科研项目的工作中,有66人是没有做什么的占到了23.91%,有90人的工作是课题设计与组织占到了32.61%,有108人的工作是查阅文献资料占到了39.13%,有66人的工作是研究设计与方法占到了23.91%,有72人的工作是实施调研与数据收集占到了26.09%,有102人的工作是数据分析与整理占到了36.96%,有42人的工作是其它占到了15.22%,由于这题是多選题,各项所占的比例和也不等于100%。

    (四)在参与科研的立项级别这一问题上,有78人参加的科研项目是院级的占到了28.26%,有120人参加的科研项目是校级的占到了43.48%,有9人参加的科研项目是省级的占到了4.35%,其中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一项都没有,可见参加的科研立项级别都不算太高。

    (五)在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帮助问题上,大多数的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是研究设计与方法指导、研究课题选择这两个方面,可见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是很小,基本都是老师帮学生选好研究的课题和方法指导,其余的都是学生自主独立完成。

    (六)在参与科研是否获奖及获奖的级别这一问题上,144人是没有获得奖项的占到了52.17%,有48人获得了院级的奖项占到了17.39%,有90人获得了校级的奖项占到了32.61%,有6人获得了市级的奖项占到了2.17%,有30人获得了省级的奖项占到了10.87%,还有两人是比较厉害的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占到了2.17%,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获奖的人数还是很少且获得奖项的份量很轻。

    (七)在参与科研的目的这一个问题上,有102人是为了科研锻炼占到的比例是36.96%,有54人是为了发表论文占到的比例是19.57%,有120人是因为个人的兴趣占到的比例是43.48%,有96人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占到了34.78%,有66人是为了社会实践占到的比例有23.91%,还有48人的目的是其他占到了17.39%,根据这题可以分析出的是学生参与科研的目的是五花八门的。

    2.3大学生参与科研的不同途径对创新素养的影响分析

    在参与科研对创新素养的影响上,本研究采用的是矩阵量表题,矩阵量表共有10个题目,并采用的是5分制,1-5分分别代表的影响程度由低到高。本矩阵量表题共有10题,分别对应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三个创新素养。其中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刻独创对应的是创新意识;能够坚持不懈的精神、有足够的自信、敢于对自己的陈旧观念作出批判对应的是创新精神;有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善于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应的是创新能力。

    (一)在创新意识方面,五个科研途径都对创新意识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课程设计的分值是最高的,说明课程设计对创新意识的影响是最大的;科研训练课程紧随其后,说明影响也是相对来说较高的;科研训练计划和学科设计的得分是一样的,说明这两个途径相对创新意识的影响是差不多大的;而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值是最低的,所以对创新意识的影响是最小的。因此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的途径上,多让大学生参与课程设计是最有效果的。在不能实现这个的前提下再依次考虑科研训练课程、科研训练计划、学科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二)在创新能力方面,五个科研途径都对创新能力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而学科竞赛的分值是最高的,说明学科竞赛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最大的;科研训练计划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值都是其次高的,说明这两个途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是其次的;而科研训练课程和课程设计两者的分数最低,说明这两种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最小的;所以在针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上,多让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是最有效果的,在不能实现的前提下再依次考虑科研训练计划、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课程、课程设计等。

    (三)在创新精神方面,五个科研途径都对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而科研训练计划的得分是最高的,说明影响也是最大的;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课程两者紧随其后,说明两者的影响都是同样大的,相对科研训练计划来说小一点;课程设计的得分相对前面两个来说又少一点,因此两者的影响相对来说又要小一点;而毕业论文设计的得分是最少的,说明这五个途径中课程设计的影响是最小的,所以在针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途径上,多让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是最有效果的,在不能实现的前提下再依次考虑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课程设计学科训练计划、毕业论文设计等。

    3结论与建议

    3.1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

    (一)大学生多数在大一大二参与科研训练课程、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科研,后期参与科研的形式主要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参与科研的级别主要集中在院级、校级,省级以上比例较少,且大部分是参与教师指导的科研项目;参与科研对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有着正面的影响,能让参与者的各种创新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各种途径对创新素养中的创新意识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其中又以课程设计的影响是最大的;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各种途径对创新素养中的创新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其中又以学科竞赛的影响是最大的;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各种途径对创新素养中的创新精神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其中又以科研训练计划的影响是最大的。

    (三)大学生参与科研对其以后的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能培养其言语沟通和组织能力,为其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有很好的前提保证。

    (四)大學生参与科研能提升应变能力,让其以后处理各种事情变得得心应手,如合理的安排和运用时间、自主的完成各项工作、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还能养成不骄不躁敢于自我批评等良好的性格等。

    3.2科研参与提升创新素养的建议

    (一)增加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和场合。在大学很多的学生对于科研还是感兴趣,但是参与科研的人数却不多,所以学校应多给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这样对大学生的创新素养提升有帮助。

    (二)把握参与科研的黄金时期,从低年级做起。科研的黄金时期非大二莫属,大一的时候刚进学校人比较懵懂对科研了解的很少,而通过一年的积累到大二时对科研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学校和导师要多为大二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帮助,这样可以尽早的让大学生接触科研,为以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做好铺垫。

    (三)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和主动性。要全力以赴的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提起他对这件事的兴趣,所以学校应该对参与科研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励,要有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而老师则可以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借助这些手段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提升了参与科研的兴趣即提升了创新意识,被动的参与相较于主动的参与其意义和结果是截然不同。被动的参与人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反而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而主动的参与会增加科研的参与度及获奖机率。

    (四)扩大参与科研的宣传范围。进一步加大科研的宣传途径,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一些快捷方便的途径,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科研,能有效的增加科研的参与度。要让大学生对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感知性,做一个有准备头脑的人。

    (五)扩宽科研参与途径,提前做好科研准备。大学生参与科研的途径还是相对较少,学校可以广设相应的学科竞赛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能认识到自身创新素养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生和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身不足的方面,更好地做到扬长避短。学校还可以提前开授毕业论文设计的课程。毕业论文设计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一道坎,因此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开设相应的课程会对后面的论文有着极大的帮助,能尽早的让大学生认识自身应该具备的创新素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0: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