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鲁甸县龙头山镇甘沟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
范文 | 潘宏雨 盛利芳 摘 要:本文通过对龙头山镇甘沟泥石流的特征等分析,得出甘沟泥石流的成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泥石流;成因分析;防治措施;甘沟 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牛栏江北岸,是昭通地区西南门户。区内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平;地貌错综复杂,有深切中山、中切中山、岩溶高原、混合丘原、高原湖积盆地、断陷河谷坝;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有活动性断层通过本区,地质环境脆弱,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2014年7月7日7时许,鲁甸县乐红乡、龙头山镇发生泥石流灾害,据统计,灾害造成4人死亡,7人失踪,8人受伤。 1 龙头山镇甘沟泥石流成因分析 1.1 地形及植被 地形是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之一。龙头山甘沟泥石流位于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村,牛栏江右岸一级支流龙泉河右岸,为龙泉河的一级支沟。沟口海拔高程1530米,分水岭最高点海拔2583米,高差1053米,主沟纵长3.5km,主纵坡降300‰。 甘沟流域面积4km2,主要囊括龙头山、翠屏、铁厂等区域的甘菜园、白石岩、大地、大槽口等自然村。土地利用主要为荒芜斜坡加局部斜坡耕植,植被覆盖率仅有不到10%。 1.2 气候水文 龙头山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雨季平均从5月份开始,雨季降水796.3毫米,占降水的87%,干季降水为116.5毫米,占总降水量的13%,干湿分明。降水比较集中,降水强度大。泥石流的水动力来源主要为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在流域内形成的地表径流和汇流。 1.3 地层岩性 甘沟泥石流的形成区,地貌形态为构造侵蚀地形,属于中高山,地形变化大,强烈切割。。流域内主要出露二叠系峨眉山组二段三段(P2β2、P2β3)玄武岩,中-强风化;沟口段(甘菜园地界)出露有二叠系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晶灰岩,石炭系的白云质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粉砂岩,奥陶系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白云岩夹粉砂质泥岩,顶部为一层泥质粉砂岩。区内全风化、强风化的玄武岩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1.4 龙头山镇甘沟泥石流分布特征 泥石流形成区由甘菜园主沟及以上发育5条“V”型支沟组成,坡降均在300‰左右,从西至东分别为:大沟、老石湾沟、冲沟、吴家水井边沟、冲沟头等5条主要侵蚀“V”型冲沟。形成区内侵蚀地形切割严重,主要巖性为柱状节理发育的玄武岩,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岩体较为破碎,以残积物或崩积物的形式堆积于斜坡上,厚度小于3m,局部地段厚度超过5m,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大沟和吴家水井边沟的沟谷流域面积和长度在5条支沟中均占主导地位,大沟两岸堆积体厚度大,最大厚度达到10米,物质成分为粘土和碎石土;吴家水井边沟流域内,斜坡上的崩坡积层厚度局部可达数米,残坡积层厚度一般不超过3米。沟谷内可见块径2米以上的孤石。 甘菜园主沟至集镇段沟谷为“V”字型沟谷,为甘沟泥石流流通区。长度1000米左右。该段沟谷较窄,坡降62‰,局部切割深度达到十余米,在河谷侵蚀作用下形成陡坎。在该区内在1997年爆发泥石流后于1998年修筑三道泥石流拦挡坝,目前也已淤满失去拦挡功效。 淤积区为泥石流沟经过集镇至龙泉河段沟谷,为古洪积扇改造后的行洪渠到,长400米,沟谷走向157°,坡降62‰,从调查来看,沟谷有少量淤积,目前的堆积方式以下蚀为主。该段修筑有行洪渠,宽度在15m左右,但沟渠内有农作物和花椒等经济林木种植,且沟渠未做清理,严重影响行洪能力。 2 泥石流评价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 /T0220—2006)附录G“泥石流沟的数量化综合评判及易发程度等级标准”,甘沟泥石流易发程度综合评价总分为111,泥石流属于中易发。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根据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的优化,计算泥石流的危险度,通过对龙头山甘沟泥石流的调查与分析评价,该泥石流沟属于中易发中度危险的泥石流。 3 结论 龙头山镇地处地质构造相对复杂的地震活动断裂构造带区域内,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甘沟流域地质灾害相对发育,区域内大片的强-全分化玄武岩,为泥石流提供了物源基础;从上游分水岭至沟口,地形高差大,沟道顺直,沟口较狭窄,为甘沟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足够大的势能。在降雨和水动力充分的情况下,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 4 防治措施 甘沟泥石流沟正对着龙头山集镇,威胁着中学及沟口的居民和单位。据历史记载,龙头山镇甘沟曾发生过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对于甘沟泥石流,应积极防范,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如在流通区修建排导和拦挡工程,提高泥石流拦挡坝的功效,及时清理行洪渠道;增加流通区及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必要时实施村、镇搬迁工程。 参考文献: [1]刘希林,唐川.泥石流危险性评价[M].科学出版社,1995. [2]谭炳炎.泥石流沟严重程度的数量化综合评判[J].水土保持通报,1986(01). [3]刘希林,陈宜娟.泥石流风险区划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西部地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6(01). [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 /T0220—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