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梦与高校教育异化问题的现代审视 |
范文 | 马淑琴 摘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其坚实的承载者,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然而,长期以来受到多种原因影响,教育异化问题越发严重,必须在中国梦这一新思想的指导下,正视教育异化现象,反思教育异化原因,寻求消解教育异化的路径,进而确保中国梦梦想成真。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异化;审视 1 中国梦的认识 中国梦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的蕴涵。"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和依靠力量是人民,中国梦是人民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作为祖国栋梁的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作为培养大学生摇篮的高校,则更加凸显自身的积极作用。而目前高校的规模化、标准化等带来诸多困扰,如自发地将学生如何变的"聪明、实用"当做主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使学生做道德的人。如若二者不能和谐统一,则学生变得越聪明,为社会带来的危害就越大,导致教育的异化。本文欲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基础,解析当前高校教育异化问题,突破瓶颈,培养创新人才,为践行中国梦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当前高校教育异化原因透析 (1)"教育异化是教育本质的变化,是教育活动背离教育根本目的的变化。" "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如马克思所言,"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人在劳动中消耗的理论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本来是自己创造的东西,或者自己做的事情,但是它发展的后果,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超出了人们的控制,结果反过来支配自己,压制了自己。" (2)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教育异化产生的物质根源。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处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这一形态的主要特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现阶段劳动是谋生的手段,不是人生活第一需要。教育是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现阶段教育异化实质上是劳动异化在现阶段的延伸和继续。 (3)现阶段的生产关系也是教育异化产生的重要原因。教育异化让人感到失望和失控,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动,反而被已有的制度所束缚。教育评价机制片面化,造成学生片面发展;教育目标单一化,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人格的不健全造成学生人格的异化。"我们已经养成用书页封闭我们心灵之窗的恶习,书籍里的词语像膏药一样贴在心灵的皮肤上,是我们的心灵不能与真理直接接触。"人与人关系的物化,商品化,经济利益化。为了更大的利益,人们进行教育活动。教育者也是通过教育活动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是为自己换来文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利益的重要手段。 (4)社会体制不完善是产生教育异化的外在原因。市场经济不健全,权钱交易引发教育异化的直接外在因素。黑格尔说:"时代的艰难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做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不免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政府要加强对教育的调控,决不能全面推向市场、依赖市场,把学校当成企业,任其在市场调节下进行全部活动,那不是开放改革,也无助于发展教育事业。" 3 高校教育异化的消解途径 (1)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消解教育异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生产力水平低,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教育受到了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不均衡、不自由。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者本身作为活动的主体,都导致了异化,教育者成为简单传播理论的话筒、机器,受教者则成为机械记忆存储的机器、应试机器,丧失正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的意义。为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为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为教育者和受教者提供坚实的保障,才更有利于教育本真的实现。 (2)完善生产关系,为消解教育异化明确方向。 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著名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任务有四项:第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是教育与培养;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简单说来,即是"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那么,我们就为社会创造了危害。" 此外,健全体制,为消解教育异化提供政策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的和谐促进。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方针政策,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为教育腾飞搭建平台,提供保障。防止化学奥赛金牌得主王庆根的事件再次发生,正视教育理想的重要性。物质金钱上的满足,无法弥补理想的空虚,使人们忘却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教育的危机。应试教育的挤压,浮躁社会风气的熏染,已经践踏了神圣的纯洁的思想净土,教育的真谛遗失掉了,出现更多的以金钱物质为根本目的的学习,在权力和金钱的脚下匍匐前进。理想与物质并不矛盾,可怕的是理想仅仅是为物质服务的,正如巴金说:"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君子不器",人应该成为一个自主自为自觉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工具和盲目服从的奴仆。斯宾诺萨也指出,一个人只有越主动,他的存在才能越圆满、越幸福。 4 小结 通过对"中国梦"和高校教育异化的相关问题的探讨和分析,迫使我们必须立足现时代发展的背景,有效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坚持以"中国梦"新思想为指导,发挥高校教育的积极作用,返璞归真。同时,高校教育异化理论的探究,也有利于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构筑"中国梦"提供大量积极人才,使其具备实现的主体条件,从而达到"美梦成真"的效果。"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想观点,打开了理论创新发展的宽广视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鲜活力量。"在中国梦视阈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具有良知、信仰、崇高、尊严、使命、责任感和博爱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性是被理解为社会历史的理性化过程,理性成为现代性的核心。用理性构成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在理性中面对世界、面对自我,用理性指引人类的生活。理性是人的自觉、自为、自主的自由能力。理性是人生存状态的终极标志,人是否生活于成年生存状态中,并成为真正的人的尺度就在于他在何种程度上拥有理性并运用理性。卢梭认为:"应该通过人来研究生活,也经由社会来研究人:想把政治与道德割裂开来的人,对二者都将永远一无所知。" 参考文献: [1]李志兴.教育异化浅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104.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54. [4]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J].读书,2000(7):150. [5]泰戈尔.世界名家短论集--人格世界[M].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88.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7]吴怡兴.教育产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4. [9]德怀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基石[J].求是学刊,2005,(3). [10]刘奇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N].人民日报,2013-07-08(06). [1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32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403号);通化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科研项目"中国梦与高校教育异化问题的现代性审视"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