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减少煤矿机电安全事故 |
范文 | 贺利军 摘 要:近年来,特别是随着煤矿综采综掘机械化的程度的提高,机电事故也屡次频发。本文结合煤矿生产运营实际,通过分析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防控机电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事故原因;对策 煤矿机电系统是一个涉及到矿井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较为庞大复杂的系统。伴随着煤矿机械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不能保证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则无法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1 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 (1)机电操作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机电操作者而言,大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由于人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比如有意违反安全规程、破坏或错误地调整安全设备、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没有经验,文化程度低,不能查知事故危险、缓慢的心理反应和心理上的缺陷、身体缺陷、职业工种选择不当等。 (2)安全投入资金不足,设备老化对机电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企业来说安全投入主要是指安全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劳动保护投入、应急救援投入、日常安全管理投入、安全保险投入。 井下机电设备工艺老化,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及时改造和安全投入,是发生机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很多煤矿为减少设备资金投入仍然在使用国家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导致机电设备超能力、带病运转,因此机电事故发生较为频繁。 (3)机电设备检修保养不到位 设备管理工作坚持"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互相制约,常常互相矛盾。如果设备维护保养不正确,则不可能有细致周到的检修计划。如果计划检修只顾抢时间抢进度而忽视检修质量,则必然遗留下隐患,以后更会增加维护保养的工作量。相反,如果设备维护保养不够精细,发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则不仅会引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不良后果,而且会打乱正常生产计划,加大设备维修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4)煤矿机电设备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检测检验 安全生产检测检在预防、控制矿山事故灾害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定期对煤矿大型机电设备(包括主扇、提升机、排水泵及空气压缩机等)安全性能检测检验,保证其合理正常运行。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预防和整改。 2 减少煤矿机电安全事故的对策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首先要通过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的学习使全体员工了解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明白这些管理制度和安全知识是用无数的生命和鲜血、用巨额财产损失换来的,使员工的安全意识从理性上逐步形成。其次岗位技能的培训也是很重要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充分调动机电运输专业特殊工种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在学中练、在练中提高的培训机制,通过技能培训使操作人员对其操作要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2)加大安全投入,做好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 首先强化设备台账管理力度,设备管理台账是设备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记录文件, 记录了每台设备从投入使用、 维护、改造、更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其主要包括设备综合台账、润滑台账、 检修记录以及原始记录等。其次禁止使用国家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最后要根据矿井现状对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及论证、探讨,做好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一方面可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淘汰那些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下的煤矿机电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可以对陈旧落后,维修价值不大的煤矿机电设备,按相关手续进行报废,更换成更为先进的设备。 (3)加大设备巡检、检修力度 以大型固定设备、机电硐室管理为重点,提高矿井机电设备的运行水平。在做好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保养、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同时,还要组织好停产检修工作。主要针对大型固定设备及供电系统进行检修、维护,同时要确保各检修项目要有针对性、周期性,保质保量完成。如制定年度检修计划、根据不同的机电设备可制定日检、周检、月检、年检计划。另外要狠抓现场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我们坚持执行每周"重点监控与隐患自查整改"制度,采取不分业务范围、不定检查内容,将现场设备运行、电缆吊挂、记录填写等情况落实清楚,使管理人员随时掌控现场情况。对沿途、检查区域存在问题,全部做到整改任务到人,落实到人,实行闭环管理,杜绝了零打碎敲事故及重大机电事故的发生。 (4)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检验 针对主提升设备、主排水泵、主要通风机、压风机及锅炉、瓦斯抽放泵等技术测试应符合规定,测试结果合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主提升机在新安装时或大修理后应该进行1次测定,此后每隔3年进行1次测定;主排水泵、压风机则应年年测定;主要通风机在新安装及大修后就进行1次测定,以后每隔5年应该进行测定1次;锅炉、瓦斯抽放泵应按规定进行检验;主要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如主绞车的主轴、制动杆件、天轮轴、连接装置,主要通风机的主轴、风叶等应按规程规定探伤周期,若无规定为2年;同时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和接地电阻测试。 3 结束语 应从搞好安全、服务生产、降本增效的要求人手做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加大力度进行煤矿机电设备投入和先进技术引进。进一步加强井下电气设备和流动设备管理,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相关人员的履职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银山.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分析和对策 [J].科技创业家,2013(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