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应对
范文

    邬洁++朱林峰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如何应对职业倦怠,提出合理化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职业倦怠;管理情绪;失衡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英文叫"burn-out",就是燃尽、烧光的意思。由于中职教育本身的特点,中职教师往往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

    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自我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对教师本身的工作产生破坏力,同时也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发展。本文从中职教育的现状入手,来探讨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应对方案。

    1 职业倦怠产生原因

    (1)生源质量在逐年下降是职业倦怠产生的客观因素

    近年来,由于社会普遍对中职学校的认可程度较低,随着高校扩招,普通高中报考热度上升,中职学校招生连年萎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中职学校几乎可以说是来者不拒,这导致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生源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心理方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或者学习能力差,对学习和教师存在抵触情绪;另外有一部分同学还存在行为问题,包括自制力差、自觉性差、不自信。

    因此,中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行为纠正等德育工作上,而且往往效果与付出不成正比,长此以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情绪长期处于紧张、失衡状态,往往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

    (2)社会发展是也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一个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甚至是4-2-1的家庭模式,使家长不自觉对孩子过于溺爱,家长乐于满足孩子的需求;另外,科技发展进步飞速,手机功能已经十分丰富,学生几乎人手一块智能手机,学生很容易就接触到了社会上一些思潮,学生的思想,正日新月异的发生着改变。等等这些因素都告诉我们,过去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那么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中职学生了。如果中职教师的思想以及教育教学方法不能随学生的变化发生转变,那么,教师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个人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工作热情降低,逐渐发展成为职业倦怠。

    (3)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失衡,教师得不到认可,是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观因素

    职业学校的教材,都是按照正常发展的青少年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开设的,但是,正如我们提到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存在厌学情绪以及或轻或重的学习困难。目前,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按照教学成绩来评判的,这几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中职学校的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很难被社会多少人认同。

    调查表明教师对目前收入满意的仅占14%,不满意的为33%,其余为说不清。对所从事的工作愿意一直做下去的仅占42%,说不清的占25%。心理层面、物质层面两方面的付出与回报失衡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观因素。

    2 应对职业倦怠的一些见解

    (1)立足实际,中职教育应转变培养方式

    首先,应降低教学起点。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唯知识的教育质量观念,拓展职业培训,学校应按照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适当降低教学难度,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改变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成功和进步都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学生有成功体验,能让学生重拾自信,同时也会对教师带来积极影响。

    (2)学校应构建以激励和导向为原则的评价机制,让师生在精神上宽慰。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预防职业倦怠的产生。学校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和管理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晋升空间,使教师的成就动机得到满足,能激发教师的潜力,有效避免职业倦怠。

    学校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应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的原则。尊重教师的意愿,调动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避免职业倦怠。同时,这些措施必须公平,否则,只能起到反作用。

    (3)教师要学会管理情绪,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任何职业都会有职业压力,而职业压力是具有双面性的,它既可以转化成动力,也可能会让你产生消极的影响,它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主要取决于中职教师面对的压力的大小及对待压力的态度。如果教师学会管理情绪,能够舒缓压力,那么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教师成长。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压力,就会给教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身心发展等方面带来负面效应。

    (4)丰富生活、放松自己

    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教师应学会在业余生活中放松自己。当感到压力过大提不起精神工作时,不妨换个心情。比如,听个音乐,做做运动,或者和家人一起散个步,出门旅游,亲近一下大自然。美丽的环境,新鲜的空气,鸟虫的鸣叫,会把心头的阴翌一扫而光。

    3 结束语

    高尔基有一句话:"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当工作只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愿每一名中职教师,都能做好心理调适,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乐趣,远离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马丽君.职业倦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障碍[J].青海社会科学,2006(04).

    [2]牛保顺.浅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3).

    [3]李清风.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