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力大数据背景下对高职电力类人才培养模式冲击的思考 |
范文 | 刘长寅 摘 要:目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对于电力行业来说,电力大数据也是当下的重要时代背景,在此背景下,高职电力类人才的培养无疑面临着许多的机遇,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电力人才培养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改变和进步。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行业的新特点,找出目前的高职电力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电力大数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一、电力大数据与高职电力教育现状 (一)传统电力专业的课程构建与局限性 在传统的电力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知识教授侧重于学生对电器的使用,对高压电和电子电力技术的掌握等方面,使学生掌握电气电工、计算机和电力工程等专业知识,能胜任电气工程方面的如电力管理,电气设备检查与修理等专业工作,从而完成对電力人才的初步培养。而在如今的电力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专业所包含的内容更多,其智能化,专业化程度大大加强,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智能化技术的掌握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力大数据背景下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这就意味着新时代的电力人才需要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同时要具备大数据思维,能够正确而科学的理解大数据。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没有理解这种大数据所带来的改变,对于课程的调整和电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没有及时到位。 (二)电力大数据的意义及特点 电力大数据是大数据时代下电力行业的体现,指电网在发电、配电、输电、供电等各个方面产生的数量极大的数据。这部分数据的来源有很多,主要是由家庭电表,电网中各种电力传感器等多种数据记录方式记录下,汇总到一起进行集中储存分析。对于新型智能化电网来说,电力大数据是提升其综合管理水平,建设信息化电网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电力大数据的分析,有效的查明电力运送的整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优化发电和电力配给的整个过程,对用户的需求做出分析和总结,从而为电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提出新思路。 (三)电力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电力类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在电力类人才培养方面大部分都是按照原有的旧模式来进行的,而在电力大数据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培养方式做出的革新程度是不够的。一方面,伴随着大数据背景的新型智能电网的诞生为电力行业电力市场以及电力人才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市场对于具备专业电力知识,同时拥有较好的新技术理解和适应能力的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实际上人才的供应量是远小于需求量的,这就为高职院校的电力人才培养创造了机会。然而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针和教学策略,培养出的人才很可能无法适应市场和时代日新月异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新数据新思维,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划,为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数据处理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做出努力。 (四)高职电力类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转变方法 大数据还在不断发展,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可想而知,大数据在未来的重要性必定相当重要,对大数据的运用也会越来越普遍。若高职院校对电力类人才的培养方式不能及时调整,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未来的电力毕业生会与时代脱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极大的劣势。结合上述背景,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新的思想和方式,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改进目前的教学方式,促进自身的教学改革,使其由传统的书本-课堂-实习类教学方式变得更为立体化。同时,为了使自己所培养的电力人才能更符合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院校要和企业紧密合作,了解他们对于人才的要求以及对于大数据的分析汇总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出准确调整。同时,对于供电系统而言,其掌握的数据量是巨大的,这部分数据对高职院校而言也是具有相当的参考性的。因此学校与发电单位也要进行密切合作,实现利益共享,学校培养出的电力人才供给单位,单位将经验与数据分享给院校。从而实现双赢。下面列出部分更加具体的方法。 二、具体课改措施 (一)改变课程体系 在人才的培养中,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课程始终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教学的改革首先要结合课程来进行。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力的发展越来越向智能化信息化靠拢,因此,院校的课程中不光要教授电力方面的专业内容,对于新兴技术如计算机信息等也要紧密结合,让学生能适应未来更加智能的工作条件。同时,对于大数据方面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与理解,数据预测,电网智能化等,高职院校也可以开设。 (二)适应新标准 学校的教学要与科技发展接轨,同时也要与时代政策相结合。对于高职院校现代化信息化电力人才的培养而言,新型电网标准是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的,例如《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等电网标准,这部分新标准对目前的电力设施,如智能电站,新型电力工程等具有指导作用,这些新型系统大部分的院校在以前是不曾教授甚至接触过的,因此通过分析新时代的智能化电网标准,对于人才的培养的帮助很大。 (三)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与电力企业需要建立双边合作关系,从而实现人才就业的及时性和对口性。为了保证合作关系的正常运转,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进行长期的联系,定期请电力企业专业工作人员来学校里做技术指导,并做技术报告,使学生能对自己所处的行业做出立体形象的认识,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平台和专业指导,院校定期派电力类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 三、总结 电力大数据时代下,电力的智能与信息化水平正在提高,对于高职电力类人才培养而言,这既是发展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应当抓住这一风口,积极改革教学方式,转变人才培养方法,结合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内容,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电力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建昌,樊围国.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广东电力,2014(4):927-9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