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国际收支账户探究中国模式的发展方向
范文

    王明哲

    摘要:中国发展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通过对经常账户的分析可发现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粗放的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政策,需要向内需型转变。外商直接投资是导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原因。面对巨额外汇储备,中国需要高度重视金融改革和金融安全,通过金融改革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模式道路。

    关键词:国际收支帐户;中国模式;内需导向;金融改革

    一、对于中国发展模式的现有研究

    关于中国模式的看法,秦宣( 2010)指出“中国模式”主要是指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也称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陈红太对中国模式简洁的概括为“四民主义”说,即“民营经济”、“民权政治”、“民生文化”、“民主社会”。而汪玉凯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三者的综合。关于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有外媒总结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经济学家从多种视角:制度视角以及政治经济学视角探讨中国模式的发展,包括制度视角和政治经济学视角。林毅夫、蔡昉和李周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视角给出了解释,林毅夫认为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放弃了“赶超战略”,转而奉行比较优势战略,因而取得了全球范围内分工与贸易的最大优势。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姚洋(2010)将中国模式总结为四个基本要素: 社会平等; 贤能体制; 制度的有效性先于制度的纯洁性; 中性政府。关于中国模式的很多文献有很多角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中国模式受到很多的关注更多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强劲出口和GDP的飞速增长,即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引出的政治、文化、外交等模式的探讨。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概述

    (一)通过经常账户看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双顺差”的状态,即经常项目与资本与金融项目都是顺差,其中经常账户在1985年到1996年基本上收支平衡的,进出口相抵消,1996年之后经常账户开始不断增加。我国加入WTO后,商品和劳务出口大幅度提高,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突飞猛进达到4124亿美元,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大幅度下降,2011年更是降到了2000多亿美元。虽然经常账户顺差占比会有所下降,但在接下来的几年,经常账户仍然是顺差的主要来源。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在2001年后开始上升,而且速度远大于以往的增长速度,商品贸易顺差逐渐增大。

    我國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一般商品的加工贸易。对于其快速发展我们应当注意首先把中国对外商品贸易模式应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转变。我国商品出口量主要建立在国外大量需求的基础上,在国外经济不景气时,这种基础就会消失,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将国家经济依托于国际环境是被动的,也是危险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如何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减少贫富差距、建立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提高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等方面。其次,中国要改变以往只重视商品生产的模式,转变成重视“人才生产”和“创新生产”的模式。我国如今的出口依然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但代价是中国劳动者的幸福感、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枯竭。所以要打破这种局面,使我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而且我国的劳动者不仅仅做一些简单重复劳动,需要通过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从而大力发展科技水平。

    (二)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看中国发展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上大体是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体现了我国一贯坚持的“招商引资”政策,即地方政府吸引外资投入到当地发展经济,这种形式会产生一系列示范效应,如地方经济总量增长,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地方官员升迁比例增加、地方就业增加等等。我国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也成为吸引外资投入的关键因素,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色的中国发展模式,而这项成绩也成为一个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伴随其不断出现的就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发区”热。自1980年深圳成为第一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成立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开发区”就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中国大地,这些地区也成为引入外资的前沿阵地。这样的模式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直接投资则一直稳定上升,保持了持续增长的顺差形势,一方面可以减少证券投资项目和其他投资的大幅度波动,另一方面直接投资顺差可以抵消证券投资账户和其他投资的逆差,从而保持了金融项目的顺差形势。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随着中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首先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长期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居民都认为我国的几大国有银行大而不倒,就放心的存款,从而导致我国边际储蓄率不断提高, 目前各类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普遍大幅度依赖外源资金,银行发放了大量的风险贷款。一旦宏观经济不景气, 这些银行的局部风险就会引发恐慌和金融不稳定乃至出现金融危机。其次,许多非正规金融迅速发展,是市场所需但是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已经成为维持金融稳定的安全隐患。

    (三)建议与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经常账户的顺差体现出了我国依靠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实施的出口导向型政策,顺差主要是加工贸易出口造成的。在近些年里这种模式确实是取得的很大成绩,然而在新形式下这种模式难以为继,要由出口导向-快速增长政策转向成内需导向-稳定增长政策。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力引入外资促进发展的政策,FDI的增长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这也有很大的风险,也暴露出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问题和弊端。我国要在金融市场的重视程度上和外汇储备管理上下功夫,真正实现我国金融改革,为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推剂。

    对于中国的资本金融发展模式,我们认为中国首先要提高金融安全的重视程度。可以尝试建立中国金融安全委员会,直属中央,掌控全国的资本金融制度建设和监管。要改变中国金融市场模式,转变成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金融体系。给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公平参与的舞台,增强资本市场活力,让金融市场真正成为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行业,而不是被诟病为“剥削人民”的行业。要实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的创新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要实施外汇储备投资主体多元化,减持美债,增加黄金的持有。在经济实力的支持下,在金融体系不断健全时不断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总之,要走出内外失衡的困境,一要坚持“本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大国战略;二要逐步形成“零部件、中间产品出口为主,能源、资源和技术设备进口为主”的贸易体系;三要推动创新和人才“引进来”,商品、资本、人民币、银行服务“走出去”的开放经济新格局;四要培养一批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集团,提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综合运作能力,在未来30年内逐步构造中国自主的全球生产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R].思想理论教育,2005(09).

    [2]白津夫.“十一五: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十大矛盾(上)[J].学习时报,2005(03).

    [3]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李巍.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及金融稳定[J].上海财经科学,2007(05).

    [5]李伟.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模式的理性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06).

    [6]李玉娟,蔡云.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05).

    [7]李彬.中国模式:内涵及意义研究[J].中国物价,2014(04).

    [8]汪玉凯.冷静看待中国模式[M].中国改革报,2015(09).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