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校园金融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摘 要:随着通信终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金融逐步成为金融市场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针对大中学生消费的信用贷款也称校园贷应运而生,然而身处高校且少不经事的大学生面对轻松可获取的校园贷极其容易迷失自我。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校园贷现状显得迫在眉睫。 关键词:互联网+;校园贷款;现状;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ampus financial loans Internet plus Perspective Zhang Feng Inner Mongolia Mechatronics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7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echnology "Internet plus",Internet banking and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various types of network lending platform such as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like a rise.Credit loans for large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also known as the times of the school.However,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very easy to lose themselves in the face of easy access to campus loans.Therefore,it is imminen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oan. Key words:Internet plus;campus loan;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一、校園金融贷款现状研究现状的必要性 从2016年开始,国家出台系列重磅文件,调控和管制校园金融贷款。校园金融贷款在关部门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分析大学生的校园贷现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问卷星网络问卷以及访谈法分析当前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 二、校园贷发展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星网络问卷形式统计分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总共获取有效问卷数量为 524份。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以下对于问卷收集的校园消费贷款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 学生使用校园金融贷款的份额 经问卷调查得知使用过任何一种形式的校园贷的学生仅占比 2.67%,可喜的是有将近97.33% 的大学生没有使用过校园金融贷款。通过调查数据可见,经过政府、学校的各个层面的宣传以及引导,学生对于校园贷款的使用还是持保留意见。 对于已取得校园贷款的学生细致的调查,数据显示贷款金额在 20005000 元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消费也主要用于弥补一时不足,例如购买高档手机,或者毕业前期找工作使用。 (二) 学生对于校园金融贷款的风险认知 从统计数据得出,学生对于校园金融贷款的风险认知,明显的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同学对于风险非常了解,占45.23%,另外一部分同学对于风险基本不了解,占52.29%。 (三) 你对校园贷发展的看法是 在问卷调查中设计此问题,主要想通过匿名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预估一下校园金融贷款的走向。通过调查,得知,387名同学选择的是应当全面禁止,占被调查者73.85%,118名同学认为应当予以合理规制,占被调查者22.52%,19名同学认为可以保持现状,占被调查者3.63%。通过此项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的选择和目前政府以及银行监督管理部分的做法一致,都已经对于校园金融贷款给予的管制或者取消。 (四) 校园贷平台使用分布 学生群体对各校园贷平台喜好以及使用目的分布是确定校园贷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根据数据显示:调查样本中的大学生使用支付宝平台中的蚂蚁花呗分期的人数为 94 人,占比 33.9%,蚂蚁花呗是调查样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分期平台。使用京东白条的人数为 69 人,占比 24.9%;使用爱又米人数为 45,占总人数比 16.2%;使用分期乐的人数为 30 人,分期乐使用人数占总比重的 10.8%;有 20 人选择了趣分期平台获取校园消费贷款,约占比7.2%;另有 19 人选择了其他贷款平台获取校园消费贷款,占总人数的 7%。学生所青睐的其他信用贷款平台有名校贷,金豆分期,乐花花,花无缺大学贷等。数据分析显示网络信用贷款平台种类繁多,学生可接触的网络信用贷款平台数量很多,并且平台之间是互相独立,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多个网络贷款平台获取贷款,平台之间互相不受限制。虽然这些贷款平台的激增使得学生可以十分便捷,快速地获得贷款,但利率、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会畸高。 三、访谈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找到了一名曾经使用过校园贷款的学生进行了访谈。深入的了解了学生使用校园金融贷款真实想法以及过程。 笔者:你好,同学。你一共使用过几次针对学生的金融贷款? 学生刘某:我使用过几次具体忘记了,大概四五次吧。 笔者: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促使使用了金融贷款。 学生刘某:一次是想换手机了,家里给的钱不够,另外都是月末了外地来同学了,消费突然增加,没办法,和其他人借钱也抹不开面子,和家里要又觉得问东问西麻烦,就用了貸款。 笔者:放款速度快吗? 学生刘某:挺快的,在网上填信息,十几分钟吧,钱就到了。 笔者:贷款之前知道利息是多少吗? 学生刘某:知道,一看挺多的,但是又一想,我也不多借,就1000块钱,利息也没多少。 笔者:都按时归还了吗?怎么还的? 学生刘某:都按时还了,有的是干了肯德基小时工挣得钱还的,有一次还前几天,辅导员联系我了,因为我的其他联系方式留的辅导员的,所以到期前可能放款那边联系辅导员了,所以我和家里说实话了,家里给了钱换的贷款,被父母和辅导员狠狠批评了,所以也不敢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借过,借了最后还得父母还,还要付利息,不如直接说实话和父母要。 笔者:以后还考虑这种借款吗? 学生刘某:暂时应该不会了,我马上毕业了,自己工作养活自己,将来如果要买房子什么的,会从正规银行办理贷款,我也想办个银行的信用卡,这样万一有急用能周转一下,按时还不要利息。 笔者:看到过类似报道的说校园金融贷款不能按时归还被威胁,甚至失去生命的吗?害怕吗? 学生刘某:看过,老师和学校前段时间经常宣传教育,我也确实后怕过,还好自己借的钱不多,也都还上了。 通过访谈,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大学生消费有时不太理性,太爱面子和攀比情况会导致生活费不足以支付开销,又不敢和家里说,才导致去使用校园金融贷款。以此为戒,父母应该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消费观、人生观的引导,毕竟学生最大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交际和应酬。对于学生的消费进行正确的引导,出现错误不是批评,让孩子永远知道,父母是值得依靠和信赖的,这样才不至于酿成大错。 四、结语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全面的了解了高职学生对于校金融贷款的看法等问题,得知在政府、媒体、学校、老师等多方面宣传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清楚的知道校园金融贷款风险,而且还能理性看待,并且在需要之时可以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芳.高校消费信贷风险控制——基于p2p网贷平台的角度[J].科技和产业,2016(10). [2]何启志,彭明生.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网贷利率特征研究[J].金融研究,2016(10). [3]蔡彧.大学生网贷的现状及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 [4]谢留枝.如何解决大学生网贷出现的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6(19). [5]陈胜辉.青年在网贷中的主体地位——网贷用户调查报告[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02). [6]王翠,桂丽.浅析校园贷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时代金融,2017(21). 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校园金融贷款风险防范机制,项目批准号:NJDZJRW1721,项目来源: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枫(1983),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