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的使用管理 |
范文 | 刘宏志 摘要:文章基于农村公路资金使用管理现状,从资金筹集、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审计监管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农村公路资金使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路;预算管理;使用管理 一、引言 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公路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附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一般是指相邻县际间干线公路(国省干线除外)、同一县市区域内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机耕道。资金来源为中央车辆购置税和中央对地方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和企业个人捐助等社会方式筹集资金。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基础服务设施组成部分,是我国公路网的网络末梢。自2003年开展“村村通”农村公路大会战以来,多年建设,农村公路已由“树状型”向“网状型”发展,在公路网组成中起到“毛细血管”的作用。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完善了路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交通条件。 经过十几年的修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8万公里。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运输车辆的增加,加上原来农村公路大多设计和修建标准低、重建轻养等原因,大多数农村公路进入养护高峰期和大修改造期,十九大四中全会以后,以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开展“三路一危”改造集中攻坚,农村公路建设将迎来一次高峰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公路建养资金专款专用,管好用好,充分发挥各种监督优势,切实做好资金使用和管理就尤为重要。 二、农村公路建养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养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相比较有其管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一是农村公路建设点多、单个工程工程量小、设计标准低、相对投资少,但涉及到农村人民群众每家每户,影响较大;二是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主体多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规定农村公路“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原则,农村公路建养工程应由县、乡镇、村集体三级主管。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县乡级干线公路由当地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直接实施管理,而大量的通村路建养项目则由村落所在地乡镇实施管理;三是农村公路建养资金来源多渠道。农村公路建养属公益性事业,除了各级财政投入外,还有其它渠道资金做补充。目前从河北省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车购税返还、燃油税补贴分成、省市县财政资金、政府组织的银行贷款、农村一事一议资金、企业及个人捐资等。正因为农村公路以上这些特点,给管理部门加强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的使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公路建养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使用上存在挤占、挪用、拨款不到位 经近几年内审发现,农村公路建养资金使用不规范,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现行县级财政对建养资金分配管理实行的是授权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自2008年养路费改革以来,普遍行政经费紧张,个别单位出现为弥补人员经费、公务支出不足挤占、挪用建养资金行为。另外农村公路建养项目实施过程中牵涉到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严格执行国家对农村公路补助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国家、省、市财政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应当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但工程实施以后,地方政府承诺资金又无法到位,为了施工顺利进行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不得已挤占、挪用其他养护资金。 二是有的资金涉及到县(区)财政部门、交通主管部门、从乡镇到村多个渠道,牵涉多个管理主体,资金管理比较杂乱,致使资金“滴、跑、漏”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存在资金筹集困难,拨款不到位情况。国家每年对建养资金按照县道、乡道、村道的标准有一定的补助,差额部分由地方财政筹集补齐到位施工。按照预算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下达往往要求地方财政同步配套,上级补助少,地方配套多,而财力薄弱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难,到位慢,按照预算又无法应对上级财政对资金到位情况考核,只好根据情况对交通主管部门“打包划拨”,矛盾下移,拨款不到位让交通主管部门对资金进行分配,造成交通主管部门是活越干越多,欠债越来越多。 (二)地方政府财务控制意识较弱,资金缺乏跟踪监督 按照现在的农村公路资金管理体制,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对上级财政补贴的和本级财政筹集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把建养资金按施工验收进度拨付给各乡镇和建养施工单位。交通主管部门属于财权和事权条块分割管理的单位,加上建养资金大部分属于上级财政补助资金,这种体制使得财政部门“重资金到位,轻资金管理”,主要委托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导致地方政府财务控制意识较弱。而个别交通主管部门不重视资金如何使用和使用效果,只负责资金划拨,没有相应绩效评价标准来控制资金支出,财务监督职能弱化。审计中发现有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拨款随意性很大,随意变更建养计划,“人情路”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交通主管部门领导“一支笔”现象严重,不管有没有拨款计划表,不管工程进度和竣工验收报告,只凭主管领导签字随意划拨资金,致使资金安全难以保障。 三、加强农村公路建养资金使用管理的建议 为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保障农村公路建养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经济效益,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建养资金预算管理 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下,对于基层交通主管部门来说,无论从资金预算人员素质还是到预算制度管理理念的执行,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要求各交通主管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树立全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农村公路管理、工管、财务、质监等部门整合资金和业务,全局一盘棋,达到优化内部资源、提高预算管理效益的目的。 其次,成立专业人员和机构,引入绩效管理。通过在交通主管部门内部成立“预算管理小组”,配备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引入绩效理念,从而保证了预算编制基础数据更贴近实际,切实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最后,细化预算内容,更新预算管理方法。细化预算内容,就要规范预算科目,在预算时应根据农村公路的行业特点细化预算内容,新建项目严格按建设项目规范编制预算,公路养护业务除考虑日常养护、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绿化工程外,专项经费还要考虑到材料市场的季节性价格和人工费变动,象水泥、沥青、钢材、苗木等。因此在预算时应根据行业特点设置相应的二级核算和多级明细核算科目,尽可能将各项财政收支落实到最末一级科目,并分解到具体部门,落实到具体项目,从而使预算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本单位的资金收支情况。公路养护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不宜全部以上一年度预算为基数,而应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预算编制方法。公路养护单位经费包括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其中日常經费按人员定额核定时,要合理预测和考虑人员增添、退休等变动因素,专项经费应根据年末公路实际通车里程和公路良好率情况,结合来年计划,一事一议,把各工作事项逐项确定,适当浮动。 (二)充分发挥各种监督优势,做好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的监督 农村公路点多、量大、资金小,管理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等特点,给管理部门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农村公路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必须多部门联动,保障资金合法有效使用。 1.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管理制度。近几年,农村公路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注意,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河北省交通系统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审计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等。各市县级政府也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加强农村公路资金的监督提供了依据和制度保障。 2. 加强交通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监督。农村公路建养虽然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其建养主体是县乡人民政府,但实际上项目计划、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的任务基本上由交通主管部门承担,地方政府的控制意识较弱因此必须加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农村公路资金内部审计监督。实施内部审计,审查资金的来源去向,对资金的流向进行全过程跟踪,可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资金偏离预定使用方向,确保资金的合理、规范运营。 开展内部审计,通过对财务业务数据审查,实时监测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制止资金违规现象,弥补财务监督职能的个别缺位,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对于建设实施主体不是交通主管部门的单位,内部审计可以根据下拨的资金流向实施跟踪,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养。 3. 实行资金跟踪监管。对农村公路建养项目要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户管理、专项核算,一路一账,专款专用,提高项目资金的透明度,防止资金被挤占、截留。要建立良好的内部资金管理秩序,严把资金拨付程序,对资金的使用要有计划,做到有预算有决算,确保资金的高效使用。 4. 加强审计、财政监督、纪检监察多部门综合监督。由于目前农村公路建养管理的特殊性,交通部门内部审计在农村公路建养资金审计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资金监督方面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项目实施时,财政监督和纪检监察是农村公路资金监督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重点在前期评审、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5. 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自2011年,河北省率先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管、资金使用、工程验收)阳光模式,2014年交通运输部开始在全国推广,得到全国交通系统的认可。在农村公路养护领域也可开展“七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公示,接受沿线社会各界人士监督。 农村公路利国利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通过改进和监督,做好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管好用好资金,保障资金的安全高效,让农村公路资金成为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的推动剂,从而实现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现新生活、新农村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吴红霞.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交通财会,2015(03). [2]黄晓雯.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的探索与思考[J].交通财会,2015(10). [3]黄晓雯.完善公路养护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6(01). (作者单位:河北省泊头市交通运输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