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
范文 | 高金凤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都受传统思维的约束,难以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已经难以跟上单位发展的步伐。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都由财政拨款,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决定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关乎公共财产的安全性,必须予以重视。文章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强化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固定资产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中使用一年以上且价值达到规定标准并能够持久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各类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首先是增强了国有资产依法监管意识,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是夯实了国有資产监管工作基础,明确各单位之间的产权关系,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最后是摸清了国有资产账实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资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防止国有资产外流。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购置、轻配置 在预算管理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都非常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保证固定资产购置在年度预算控制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方案时都会将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列入其中,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会尽可能的购置更多的固定资产用于单位资产的更新。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单纯的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而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日后配置。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将固定资产合理配置的机制,致使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被分配到最优的位置,造成固定资产的限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系统缺少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分配制度,各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处理上没有科学的办法可以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配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单位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二)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壮大,提供服务的不断多元化,单位办公对办公设备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固定资产占单位总资产的比例逐渐提升,但单位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却没有同步增加。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少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或者形成的制度缺乏可行性。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没有对单位的真正需求进行分析,只是按照预算数额增加固定资产的数量,造成购置的固定资产无处安排。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利用热情较低,资产共享情况差,固定转产限制情况严重。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对外出租、投资、出售等工作时,取得的收入要全部上缴财政,这就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缺乏处置固定资产的热情。在固定资产处置上的消极,造成单位间固定资产共享效果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三)处置随意、流失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处置和处理上比较随意,由于目前缺少比较科学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上存在手续不严格的现象。对固定资产处置上的随意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失严重,不利于国家公共财产的维护。造成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缺少有力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源于国有资产的监管不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约束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处置存在报备上的问题,有的甚至不向监管部门申报就擅自处理固定资产。权利的擅自使用会造成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到组织纪律。 (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效果差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缺少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尚不能将固定资产管理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体系中各部门原本已经建立了许多分散的、独立的应用系统,并且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没有形成信息系统间的对接机制,许多跨部门的业务系统信息不能够进行融合,给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带来问题。资产信息化需要既懂专业信息技术知识,又熟悉财政管理业务的复合型知识人才。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水平普遍不足,缺少能够将信息系统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的人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还依赖于传统的手工记账,管理效率极低。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采购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保证采购工作都严格依照国家的采购法,同时能够遵照单位的预算方案。行政事业单位要从源头上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把关就一定要加强采购管理,采购方案的制定一定要由单位多部门共同完成。由单位各部门提出需求,由采购部门集中汇总,不得采购与单位需求不一致的固定资产。形成的采购方预案要经过单位主管领导的审批通过,既定的采购方案不得擅自更改。采购工作必须由两人以上完成,形成监督机制。在采购完成后,要按照方案分发给各部门。由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建立卡片,明确各类资产的使用年限和负责人。 (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维护好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投入的逐渐加大,单位固定资产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由一把手带头,组织全部人员召开固定资产管理专项会议,动员全体人员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常态化工作,并且纳入到绩效考核工作中。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人员和部门的晋升、评优挂钩,提高人员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规范化工作进行处理。首先,要完善固定资产采购制度,采购工作必须在单位领导的批示下进行,如是政府集中采购要填报财政申请立项表,没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向主管部门申请。其次,要完善固定资产的领用、借用和使用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由单位的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在固定资产的购买、领用、管理上要建立专门档案,经过正规手续。最后,要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对所有固定资产,每年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每年固定资产清查都要留有书面资料。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必须形成常态化机制,要及时发现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四)实现信息化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人员,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完全纳入到信息化中。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由政府牵头统一安排部署,再由政府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各单位要积极组织人员参与,以点带面,最后将培训范围扩大到整个单位。信息化工作要从单位的基层抓起,不能成为管理部门一家的工作。在实践中要逐步脱离对手工记账的依赖,将手工记账作为系统记账的辅助。要强化对档案资料的管理,定期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导出、备份,防止信息流失。 (五)建立内部控制机制 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一部分,定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内部审计。通过自查的手段发现单位内部存在的违规处置固定资产现象,对涉及的人员进行惩戒。定期召开内部控制工作会议,对一段时间内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效进行评比。内部控制的作用是形成监督机制,防止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的舞弊行为,切实维护国家公共财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 [2]迟晓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和其对策解析[J].财经纵横,2016(05). [3]张志强.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09). (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