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VAR模型的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范文 | 史静静 谈镇
摘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中投资驱动增长脉冲式演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的轨迹越发清晰和关注了。文章基于VAR模型选取1997~2016年的相关数据对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现状,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旅游消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互相影响,而且旅游消费的波动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关键词:旅游消费;经济增长;VAR模型 一、引言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6次提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报告中明确表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所谓“全域旅游”指的是城乡区域内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资源禀赋,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旅游产品。全域旅游涉及的产业范围很广,既包括狭义的人文旅游和自然风光游,也包括对一个区域内社会经济资源,如体制法规、公共服务等资源加以优化和提升,能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旨在研究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来考察国内旅游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二、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国外就旅游消费与经增长的关系研究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并结合传统的计量模型例如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等。Eugenio-Martin(2004) 以拉美国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能够拉动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Soukiazis 和 Proenca(2008) 以葡萄牙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有助于人均收入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Nilgun,C. Y.(2006)运用结构化的间断随机分析考察了旅游项目发展对土耳其经济增长的影响。Balaguer(2002) 和 Dritsakis(2004) 分别以西班牙和希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独立的案例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入境旅游是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理论。Stefan F.Schubert,Juan G.Brida(2012) 对小型旅游业驱动下的经济增长做了动态分析,认为国际旅游贸易是发展迅速,其贸易额已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10%以上,在很多国家,从旅游业出口所得的外汇远多于其他出口行业。旅游业出口对一国外汇收支平衡以及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十分明显。Marcelino(2013)运用多维变量分析了旅游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并探究如果联系存在,有多大程度。另一方面分析了对于这种关系而言,哪些因素是有有利的,哪些因素会阻碍它。Tamer Hamdy Abd El Latif Ayad,Shujun Ye(2015)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测度埃及Kharga Oasis当地市民對于旅游发展经济效益的看法。另外,评估了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定量分析认为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建议培育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意识。 (二)国内研究 从研究内容上看,关于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关系,即强调两者相互影响;另一方面的研究室着眼于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单方面的贡献程度。 一方面有关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赵磊,全华(2011),构建了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VAR计量模型,经过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发现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在短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而在长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杨勇(2006)利用历史数据并运用Granger检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出判断,认为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他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张丽峰(2015)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85~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国内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间存在变参数协整关系;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弹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985~1993年弹性系数增长速度较快,而1994~2013年弹性系数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表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逐年增加。今后应加大旅游投资力度,透过投资引领和促进旅游消费,不断完善和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旅游需求,从而提升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促进内需和经济增长。李榕(2013)通过对相关历史数据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国内旅游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可能出现非均衡状态,误差修正机制将系统往均衡方向调整。由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消费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整体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朗。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旅游发展状况对国内旅游经济效应产生影响。徐勇(2012)综合运用包括VAR模型、协整检验、VECM、状态空间模型和变参数模型等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及其他相关定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1994-2010年间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全面研究国内旅游业的季节特征、国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国内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相关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学术界、旅游业界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研究表明国内旅游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内旅游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推动国内旅游业发展。协整方程进一步明确表明国内旅游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的正相关的均衡关系。VECM的估计结果说明短期内国内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经济增长对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基本均衡,国内旅游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主要受其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短期动态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长期来看,国内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有关旅游消费单方面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周文丽(2011)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中定量测度了1997~200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及各部门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变化,并得出结论:1.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上升,农村居民的贡献在下降,总体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2.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各产业产出增长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3.我国旅游业发展八分靠国内旅游,二分靠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非基本消费比重较小,亟待提高。方法林,苏炜(2014)在回顾已有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全国31个省市从2004年至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旅游投资以及入境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周文丽(2011)采用比较分析、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及数理建模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旅游消费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两方面影响经济增长。旅游消费总量主要从三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一是旅游消费作为最终消费的一部分,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二是旅游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导致旅游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诱发旅游业和相关行业增加投资,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三是旅游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诱发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旅游消费结构也从三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一是旅游消费结构变动影响消费总量,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二是旅游消费结构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动,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动引发就业结构的变动,使从业人员由生产率低的行业或部门流向生产率高的行业或部门,产生积极的就业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刘艳艳(2010)的研究利用我国l985-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国内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内旅游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而实现的,也就是国内旅游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机制是内需的扩大。王亚男(2016)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得出我国旅游业对经济的收入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就业效应明显,但创汇效应近些年来略有下降,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国内旅游消费现状 (一)消费规模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从1997年到2016年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在这中间有两个增长加速点,一个发生在2004年,2004年比2003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增长了近27%,增幅明显,绝对数在一年内增长了2.32亿人次;第二个明显增长是在2011年,这一年比上一年国内旅游消费人次增长了近26%,绝对数增加了5.38亿人次。自2011年以后,我国国内居民境内游人数大约保持每年10%~13%的增长幅度,增速较快。入境游游客人数在1997年到2016年期间较为平稳,从人数来看变化不是很大。 从国内旅游收入来看,这期间出现三次明显波动,第一次是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国内旅游消费大幅下降;第二次峰值出现在2004年,国内游消费有明显回升;第三次峰值出现在2011年,无论是全国旅游消费总收入还是国内居民境内游消费收入都在2011年这一年出现大幅增长,2011年国内旅游消费总收入比2010年增加了6725.6亿元,同比增长了53.5%,国内居民境内游消费收入比2010年增加了6544.6亿元,增长了近70%,可见,我国旅游消费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自己国内居民的消费,国外游客入境游对我国消费带动并不显著。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从总量来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旅游内需拉动效应显著。入境游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2013年,行情始终低迷,旅游消费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主要是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欧洲次贷危机的冲击,国际消费需求不足,但在2014年出现峰值,原因在于2013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回升,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摩根大通全球总和PMI2013年下半年强势反弹,另外美元受QE退出的影响,呈现震荡走强的态势,这些对我国入境游消费都起到了助推作用。旅游业属于典型的第三产业,它的发展不仅会对第三产业产值增值做出贡献,而且由于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它对其他产业产值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从上表可以看出,国内旅游消费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也在逐年上升。20年间,旅游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增加了133%。 (二)消费结构 总的来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旅游消费的波动性较强,这也与旅游业自身的特点有关,旅游业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服务业,不仅会受到客观因素例如国内外经济环境、季节(假期)、相关产业(交通、住宿、娱乐等)影响,还会受到消费者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例如从众跟风心理、攀比心理、好奇心理,甚至包括迷信心理。这些都会对旅游消费情况产生影响。 具体从境内旅游消费结构来看,表2中在绝对数上城镇消费占比高于农村,但从增长率来看,由于农村旅游消费者主要还是以中青年人为主,老年人一般故土情节较为严重,加上思想較为保守,外出旅游的人数很少,1998年以前农村旅游消费水平远高于城镇,主要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但从1999年开始,农村旅游消费增长率明显低于城镇旅游消费增长率,出现了负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珠三角地区外贸发展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大幅回落迹象,从而使得农村旅游人数有所下降。但自2001年以后,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复苏以及我国成功入世,外贸行业又出现了繁荣,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又有显著上升,农村旅游消费增长又一度超过城镇旅游消费增长幅度。而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行业遭受重创,沿海外贸企业对农村劳动力需求下降,农村旅游消费出现回落。这说明人们选择旅游与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形势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在此后的7年中,虽然农村旅游消费也有过大幅上涨,但增长率一直低于城镇,这是由于这些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加入了城镇的队伍中,而这些人大多是农村有能力有才干的年轻人,他们选择旅游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目前还留在农村的所谓的“6038部队(老人妇女儿童等)”。
城镇旅游消费20年来的最低点出现在2003年,这一年正值“非典”疫情爆发期,国内旅游业遭到严重打击。从2004年开始,城镇旅游消费开始复苏,到2011年旅游消费增长率达到20年来的最高峰,环比增长超过了50%,出现了国内旅游业黄金期,此后基本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这也说明近年来城镇居民对包括旅游在内精神文化消费日益青睐,随着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的进一步下降,旅游等精神层面的服务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从入境游客源地分布来看(见表3)亚洲游客人数一直占据我国入境游客人数的半数以上,其次是欧洲,第三是北美洲,拉美地区的游客占比是最小的;从增速看,亚洲游客数量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欧洲游客数从2015年开始有所下降,而非洲游客从2005年开始增长比较明显,主要因为近年来非洲有大批来华学习的留学生,这些人在自己本國一般处于中上阶层,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根据凯恩斯理论按支出法对GDP进行核算,它是由消费(私人、政府)、投资、净出口三大部分组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在改革开放头20年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但随着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成本上升,这一动力的作用开始减弱,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单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随即我国开始转向投资拉动,其实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我国一直较为显著,只是在2008年后更甚。但遗憾的是,消费特别是私人消费在我国长期以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虽然我国现在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一致将视野放在了供给侧,但是根据马克思的生产有机统一体理论,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来看,它是一个闭合体,生产的目的是消费,而生产的动力也是消费,消费既是这个环节的终点,也是起点。因此本文从消费视角考察我国旅游消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了1997~2016年的相关数据,其中旅游消费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它包括国内居民境内旅游和外国居民入境游两部分收入,经济增长作为被解释变量由GDP表示,同时还加入了投资、净出口以及除旅游之外的国内消费作为控制变量,用D表示,为减少误差分别对这些值取对数。 对取对数后的各变量作单位根检验,得出是LNGDP是0阶单整的,lntravel和lnnetex是一阶单整的,lnconsumption和lninvestment是二阶单整的,由于两个内生变量lngdp和lntravel不是同阶单整的,说明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lngdp和ln(travel income)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二)VAR模型建立 1. 滞后阶数的选取及模型回归 向量自回归(VAR)是指系统内每个方程都有相同的等号右侧变量,而这些右侧变量包括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当每个变量都对其余变量起作用时,这组变量便适合用VAR模型表示。根据AIC、SC等准则判断得出滞后阶数应选4阶为最佳。 2. 模型平稳性检验 结论:检验模型的平稳性,可以看出模型特征方程的根的倒数值都落在单位圆内,因此该VAR模型是平稳的。 3. Granger检验 由于在检验LNTRAVEL是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时,得到的P值为0.0713<0.1,所以LNTRAVEL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反之,LNGDP不是LNTRAVEL的格兰杰原因,因为P值为0.2183>0.1。 4. 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在给当期旅游收入一个正冲击后,GDP短期内会出现上下波动,在前三期是负响应,从第三期之后开始出现正响应,说明旅游收入对GDP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从第六期开始正负相应交替呈现,说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在短期内是有贡献的,但贡献率会受到外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上下波动。在第十期以后,又出现了GDP对旅游业的正响应。总的来说,旅游业在GDP有正向带动作用,但在短期内可能带动效果不是很明显。 在给当期GDP一个正冲击后,旅游收入在短期内也会出现波动,但总的来说波动幅度不大,在第四期出现最大负响应。先是出现负响应,在第二期时出现正响应,随后从第三起到第六期一直是负响应,这说明单纯的宏观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并不一定会使旅游消费有所增长。从第六期开始到第十期都是正响应,在第六期和第九期出现正响应的最大值,第十期以后又转为负响应。说明旅游消费会受到多因素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不一定会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总的来说,GDP的增长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明显的,而是会出现滞后性和周期性。
Lngdp与Lntravel列分別是它们作为自变量的方程对割弃预测误差的贡献度,每行结果相加等于100。由上表可以可以看出,第一期GDP只受自身波动影响,而旅游收入的冲击是从第二期才开始对GDP产生影响的,说明旅游收入对GDP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并且从第二期开始,旅游收入对GDP的影响作用很微弱,一直到第四期影响才较为明显。在一到六期,GDP波动对自身的影响逐渐减少,旅游收入波动对GDP的影响逐渐增强,但到第七期之后,旅游收入冲击对GDP的影响开始趋于稳定并出现减弱态势,而GDP对自身的影响又开始增强。说明旅游收入对GDP的影响并不是平稳的,在短期内两者并不具有均衡关系,但总的来说旅游收入冲击对GDP的影响是加强的。 对于第一期旅游收入来说,GDP与旅游收入自身的波动都对其产生了影响,相比较而言,自身影响更多一些。从第一期到第五期,旅游收入对其自身的冲击影响呈现减弱态势,但从第六期开始到第九期影响效果又开始加强,转到第十期,旅游收入对自身的冲击影响开始减弱,贡献度基本与第五期持平。而GDP对旅游收入的冲击影响从第一期开始逐渐增强,而到第六期开始趋于平稳并出现下降态势,到了第十期影响效果又开始增强,且略高于第五期。可以看出对于旅游收入的冲击,GDP与旅游收入自身的贡献度在前九期是此消彼长的,而从第十期开始,两者波动对旅游收入的冲击影响都开始加强,说明旅游收入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周期大约为四到五期。 五、结论与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旅游消费不仅会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会通过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来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而经济增长或者说单纯的GDP增长对旅游消费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但结果却不是整齐划一的,因为把GDP增长细化到我国的地域上、城乡结构上、各个工作阶层上来看,它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分析GDP对旅游消费的影响,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就如何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提升旅游特别是全域旅游质量,加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重视全域旅游的发展,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培育旅游业专业人才队伍;二是发挥旅游产业的对相关产业例如住宿、餐饮、交通运输、金融、娱乐、通信等的带动作用,注重旅游产业结构的跃迁和优化,将旅游产业链做长,大力培育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特色旅游等;三是加强景区和其他渠道的融合提升旅游业营销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智慧旅游”,注重培育与游客线上线下互动的营销模式,比如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挖掘对旅游地有价值的游客信息,对游客提供“私人订制”版的旅游服务;四是应该把旅游内需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居民的境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远大于国外游客入境游对经济的贡献,这就要求国家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公平,释放制度红利,刺激内需。 参考文献: [1]赵磊,全华.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04). [2]王鹏,汪金菊.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变结构协整分析[J].大学数学,2014(05). [3]周文丽.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03). [4]杨勇.旅游业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2006(02). [5]张丽峰.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6). [6]方法林,苏炜.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6). [7]朱耘婵,孔令江.我国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07). [8]李榕.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9]徐勇.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0]刘波.公平与效益:近十年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 [11]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2]刘艳艳.中国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SA). [13]王亚男.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时代金融,2016(30). [14]Ongan,S. ,Demiroz,D. M. The Contribution ofTourism to the Long - Run Turkish Economic Growth [J].Journal of Economics,2005(09). [15]Nilgun,C. Y. Test for the Effect of Tourism Receipts on Economic Growth in Turkey: Structural Break andCausality Analysis [J]. Dogus University Journal,2006(02). [16]Narayan,P. K. ,Prasad,B. C. Does Tourism Granger Causes Economic Growth in Fiji[J].Empirical Economics Letters,2003(05). [17]Brida,J. G.,Carrera, E. J. S., Riss,W. A. Tourisms Impact on Long - run Mexican EconomicGrowth[J]. Economics Bulletin,2008(21). [18]Lee,C. G.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TheCase of Singapore[J]. Regional and Sectoral EconomicStudies,2008(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批准号:16AJL008);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良性互动研究”(13EYA004)。 (作者单位:史静静,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部;谈镇,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