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探究
范文

    秦显军

    高中地理涉及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抽象性、繁杂性与综合性比较强,对高中生的空间思维等综合学习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模式,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与效果,从而限制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生本理念,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从被动听讲状态向主动探究状态转变,这有助于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

    一、激趣入手,巧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该种教学法的基本应用流程与要点。問题式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即以问题为引导教学的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进行思考,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结合地理教学目标,从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兴趣入手,确保问题情境设计的合理性。

    例如,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起始阶段为学生播放《泰坦尼克号》中的沉船片段,并提出问题:你们是否了解泰坦尼克号发生事故的原因?因为很多高中生对该电影都比较熟悉,所以,借助这种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导入了洋流部分的知识,从而为学生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问题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入的方式,以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思考,使其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这样可以显著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效果。但是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和程度等的差异性,教师在设计启发性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力求以阶梯型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例如,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层次化的问题启发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开展思考。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可以展现荒漠化危害性的图片或视频等,并提出问题:你们对这些荒漠化现象有什么感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荒漠化与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了解荒漠化的成因。最后,教师可以设置“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等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通过自主思考掌握治理荒漠化的方法。这种阶梯型的问题设计,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逐步掌握教学内容。

    三、合作讨论,开展有效思考

    在问题式教学法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就所提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促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看法与见解,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待学习的地理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本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不仅有利于使高中生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先介绍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案例:我国某城市遭遇的一次特大暴雨造成了79人死亡以及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针对该案例,教师为学习小组创设“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这一互动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沟通和交流。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引导不同学习小组的学生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角度考虑问题。在各个小组开展讨论后,教师要归纳、总结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针对性讲解。这样,就可以显著提升问题式教学法的效果。

    总之,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生本理念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顺利地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教师可以从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以阶梯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配合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