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变化研究
范文

    丁雨彤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飞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近三十年来,中国出口结构有所改善,全球产业链中所处地位也有所提升,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十三五”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变化,为中国“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全球产业链;中国;地位变化

    一、引言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GDP从1979年的4100.45亿元不断增长,到2016年首次突破70万亿元,达到74412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4%,自2010年以来连续7年位居世界GDP总量第二。人均年收入由1979年的285元增长到2016年的5.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的出口额逐年增加,在2001~2012年间发展得尤为迅速,如图1,增速远远超过了世界水平,中国出口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不断提高,2001年中国出口贸易额占全世界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为4.5% ,2012年,比重为12.2%,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获取利润低、竞争力弱、总体处于产业链底端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的变化,为中国“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全球产业链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变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独立完成一件产品生产的一个环节,使得产品生产被拆分为很多个环节,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的全球化,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产品生产中的分工便构成了全球产业链。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加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也提高了商品本身的利润,是国际贸易的必然发展趋势。全球产业链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三个部分,其中前端包括研发、设计、采购、材料,中端包括加工和组装,后端包括品牌、物流、销售、金融等服务集成。这三个部分都是产品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由于各个环节的含金量不同、可代替性不同,它们能获得的产品附加值有很大的不同。中端的加工环节付出的只是物化要素成本和劳动力,尽管投入也很大,但是各个国家间具有可代替性,所以相对廉价。而前端的研发环节和后端的流通环节投入的都是知识密集要素,其技术含量更高,掌握该能力的国家较少,具有不可代替性,故从中获得的产品附加值也就更高。不同生产阶段对应不同的附加值所画出来的图像就像一个微笑的表情,如图2,越靠近两端附加值越高,施振荣先生根据这种现象提出了微笑曲线这个概念。微笑曲线的提出迫使许多国家和企业更加重视产品附加值的问题,渴望突破瓶颈,寻求更高利润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各占50%,出口以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为主。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到2015年出口商品总值达到22734.7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约占4.8%,工业制成品约占95.2%,其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额有明显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而美国在2015年的出口总额约为1.5万亿美元,以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为主,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

    三、中国“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建议

    1. 改善出口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带动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协同推动

    长期以来,中国因为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价格低廉而不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该类型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中国带来了不少利润,但是随着国家不断强盛,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其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改变如今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大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优化产品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着力点,加强高新技术研究,通过高新技术优势掌握市场主动权。

    2. 调整出口方式,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发展民族品牌产业。

    中国一直追求以适应外部需求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空间,表面上看总量和出口额在不断增长,但实际获得的利润却处于较低水平。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应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给予具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更多优惠政策,使这些企业增加品牌产品的出口量。同时,科研能力是创造自主品牌的保障,为了使企业有更强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国家应该大力培养该方面的人才,将教育体系真正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相结合,这样才从根本上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基础和创新意识,才能达到创造自主品牌的目的,最终实现增强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3. 改善出口主体结构,扶持中小企业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在不断地调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应该适应中国的国情,调整自己的出口结构,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出口结构调整。国家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出口优惠政策,并给予中小企业融资帮助,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而中小型企业在这种良好的经济环境下,要发挥自身适应性、灵活性强的优势,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调整治理结构,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出口贸易做出更大的贡献。

    4. 完善出口区域结构,扩展国际市场

    首先,必须继续巩固与欧美等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目前来讲,这些发达国家仍然是中国出口产品的最大消费者,他们有更大的需求量,我们也就能从其中得到更高的利润。但是仅仅与发达国家合作是远远不够的,并且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是有很大弊端的,一旦出现紧张时期,对方不接受中国的产品,那么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保证传统市场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更多地与发展中国家发展贸易关系。其次,中国地域辽阔,我们应利用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多元化,带动出口贸易和市场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5. 继续推动供给侧改革,形成新的贸易增长极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减少过量的低质量产品的生产,增加中高质量产品的生产。通过调节供给端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这种政策还能够促进需求,激发潜在的需求,并且使供给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张燕平.中国出口結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学术论坛,2016(11).

    [2]刘畅,涂国平.供给侧改革与全球产业链重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6(04).

    [3]张宁.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研究——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视角[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