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
范文 | 摘 要:进入21世纪,内蒙古确立了以呼和浩特、包头市、鄂尔多斯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圈建设的发展规划策略。近年来,呼包鄂三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最快的经济圈,三地总人口700多万,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三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近几年来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呼包鄂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呼包鄂经济圈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呼包鄂经济圈;一体化;现状及问题;建议 一、引言 2014年1月15日,刘玉华代表在内蒙古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鄂尔多斯代表团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旧话重提,谈及如何学习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呼包鄂,此言甫出,即引起代表热议。 刘玉华代表说,中国有三大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些地方经济发达、政通人和;呼包鄂2012年GDP占内蒙古60%,具有发展城市群经济的基础,要将之打造为中国西部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接住了刘玉华代表的话,他说:“这其实是个老想法,已经搞了三年,设想要想成真,得全面深化改革,政府得从产业政策、区域设施配套等方面倾力支持。”代表们又引申到三地“一体化”、“同城化”、“一小时生活圈”等话题。如何在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沿海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升在国内的影响力,已成为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考虑的重点。三地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一些问题,相信只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目标一定能顺利早日实现。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简要介绍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曾将被很多经济学家提过,目前被广泛认可和引用的定义是巴拉撒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旨在消除各经济主体之间的歧视;同时又是一种状态,意味着各经济主体之间可以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是各区域经济主体之间贸易障碍的消除;其原则是寻求最佳的区域生产分工;其出发点是使每个区域经济主体都能活得比实现一体化之前更大的利益。 2.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内生的客观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协同概念,是一个多组子系统整体协同变化的自组织过程和刑事,或者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系统演化是一个整体共变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可以从形态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等方面表现出来。 三、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1.三地城市化发展现状。“呼包鄂”三地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投资发展的城市群,不仅仅因为三地的资源丰富,经济发展速度飞快,还以为三地的城市化发展步伐相互一致,有利于资源优势整合,统一发展步伐。下图为三地2003年-2012年的城市化发展指数: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03年-2013年呼包鄂三地的城市化发展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发展水平,三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与趋势不相上下,为“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2.三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陷入产业同质化的困境。呼包鄂三地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能源基地之一。区域分工与合作能够促进区域专门化产业部门的发展,获得区域经济活动专门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区域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但是,近几年来呼包鄂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陷入了同质化的困境,三地都大力发展能源化工项目,三市经济发展均存在资源依赖型特征,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客观上形成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的局面,因此协同愿望不强,对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2)交通网络不够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条件的就是“交通一体化”,“呼包鄂”经济圈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尽管有京包、包神等主要铁路干线,但在“呼包鄂”经济圈内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城际交通,尤其是近几年“呼包鄂”区域经济飞速发展,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了“呼包鄂”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障碍。纵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体系发展比较成熟的经济圈,其交通条件都非常便利,只有完善的交通才能够为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3)三市产业布局不合理。“呼包鄂”经济圈三市产业结构一直为“二三一”型,并且存在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偏向“重型化”,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处于较低层次的问题。使得呼包鄂经济圈区域发展的优势很难体现出来。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成为横亘在呼包鄂三个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道坎儿。 (4)城市间的统一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城市经济圈一体化最大突破点在通过协同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从目前来看,“呼包鄂”区域协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区域市场,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目前虽然初步实现了呼包鄂三市区域同城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而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同城化远还没有实现,企业和个人异地通存通兑还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此外劳动力、技术、产权等市场要素整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没有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各地还是各自为政,联系较少。三是各地的政策和制度还不统一,不能很好的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制度规范和保障。 四、 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改进建议 1.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三市优势互补。通过区域间的产业整合和分工协作,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呼和浩特市要强化首府城市功能,加强服务业投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高新技术型产业尤其是非资源型加工业,做大做强资源能源、乳业奶业、生物医药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和一流首府经济。包头市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战略,全力打造以钢铁和有色金属为主的新型冶金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稀土新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等,把包头发展成为开发中西部的重要支撑点。鄂尔多斯市坚持以资源型产业支撑转型,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培育壮大煤化工产业、电力、化工、羊绒等优势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其他地区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发展与升级转型各地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成为呼包鄂城镇群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2.完善调整“呼包鄂”经济圈交通条件。首先要加快建设“呼包鄂”城际快速铁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规划建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1小时交通圈、包头-临河-乌海-银川-鄂尔多斯2小时交通圈。建成之后可以大大缩短“呼包鄂”三地的距离,为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呼和浩特要大力强化公路和其航运中心的地位,积极拓展客运功能和物流枢纽功能,建设大型物流节点,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包头市应强化公路、铁路的枢纽功能,发展成为物流集散枢纽;鄂尔多斯市应强化煤炭公路、铁路运输的交易和集散功能,努力建设成为“西煤东运”的能源集散基地。其次还要加强“呼包鄂”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加大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为“呼包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3.优化调整产业结构。2013年,“呼包鄂”三市遵循自治区“8337”发展的思路,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落在实处,集聚和释放出巨大的转型能量,在“8337”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这个着力点上率先破题。在产业构筑上,呼和浩特市相对更加注重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倾力打造四个千亿级重点园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区、4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群和4个特色支柱产业,以最大的努力弥补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缺陷。包头市正在努力从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基地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鄂尔多斯市应该在发展煤炭化工产业的同时,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比例,协调三大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完善城市间协调机制。建议自治区像上海支持浦东新区发展一样支持“呼包鄂”的发展,从自治区的高度统一架构“金三角”区域。要打破三地的户籍、交通、通讯等界限,推进呼包鄂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保障同等化,做到交通同环、金融同城、信息共享、协同发展。尽快明晰三地发展方向,统一架构呼包鄂地区的资源配置。 (1)要尽快建立与完善“呼包鄂”区域高层协调长效机制,创建一支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经济圈为主要领导的队伍机构,负责“呼包鄂”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与论证工作、规划与实施工作,共同协商解决“呼包鄂”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化升级、投资融资等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要打破三地行政区域划分,统一规划部署,以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为主要目标,加快交通运输配套与管理、加快运输管理协调与分工。统一交通收费标准与金额,以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运输管理的统一管理与调度,真正实现三地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体化。 (3)尽快创建“呼包鄂”区域内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首先是整合现有的通讯资源,加快三地合并通讯网络步伐,取消三地相互之间的长途电话费和手机漫游费,推进通讯网络的一体化,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是要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尽快使三地的城市就业、招商引资、行政审批等信息实现统一协调的管理。 (4)促进金融服务体系一体化。一是加快实现区域内通讯、水、电、气同网同价,建立统一的缴费系统,实现区域内包括通讯、水、电、气、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在内异地缴费。二是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尽早在区域内实现企业和个人异地通存通兑,加快推进区域内异地贷款的尝试,方便住房、汽车等消费领域异地贷款,降低区域内城市间资金流动成本,扩大资金流动空间,刺激区域商业市场繁荣;三是建立区域内统一的金融市场。建立起统一的区域性金融市场与实现经济一体化密不可分,应着重从体制、机制、体系和功能上加强建设和发展,切实形成区域城市间金融联系的协调机制、以效益为中心的金融经营机制和便捷高效的社会融资机制,努力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融资和结算能力的区域性金融市场。 五、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是目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研究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成功的经验和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但并非完全复制和照搬,它需要一条实践加理论的摸索过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保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未来的“呼包鄂”地区在解决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彼此之间的交通问题、完善协调机制等,促进区域整体要素协调发展与进步。只有充分改进结构机制问题,才能使“呼包鄂”地区成为真正的内蒙古“核心极”。 参考文献: [1]魏海娜,张璞.“呼包鄂”都市圈的形成及发展[J].时代金融,2011(5). [2]李博,刘玉海.呼包鄂一体化艰难前行[J].区域经济,37-39. [3]王志梅.对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坛,2012(12). [4]豆建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邬娜.呼包鄂地区区域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闫包成(1962.4- ),男,山西省,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2.完善调整“呼包鄂”经济圈交通条件。首先要加快建设“呼包鄂”城际快速铁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规划建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1小时交通圈、包头-临河-乌海-银川-鄂尔多斯2小时交通圈。建成之后可以大大缩短“呼包鄂”三地的距离,为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呼和浩特要大力强化公路和其航运中心的地位,积极拓展客运功能和物流枢纽功能,建设大型物流节点,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包头市应强化公路、铁路的枢纽功能,发展成为物流集散枢纽;鄂尔多斯市应强化煤炭公路、铁路运输的交易和集散功能,努力建设成为“西煤东运”的能源集散基地。其次还要加强“呼包鄂”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加大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为“呼包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3.优化调整产业结构。2013年,“呼包鄂”三市遵循自治区“8337”发展的思路,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落在实处,集聚和释放出巨大的转型能量,在“8337”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这个着力点上率先破题。在产业构筑上,呼和浩特市相对更加注重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倾力打造四个千亿级重点园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区、4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群和4个特色支柱产业,以最大的努力弥补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缺陷。包头市正在努力从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基地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鄂尔多斯市应该在发展煤炭化工产业的同时,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比例,协调三大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完善城市间协调机制。建议自治区像上海支持浦东新区发展一样支持“呼包鄂”的发展,从自治区的高度统一架构“金三角”区域。要打破三地的户籍、交通、通讯等界限,推进呼包鄂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保障同等化,做到交通同环、金融同城、信息共享、协同发展。尽快明晰三地发展方向,统一架构呼包鄂地区的资源配置。 (1)要尽快建立与完善“呼包鄂”区域高层协调长效机制,创建一支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经济圈为主要领导的队伍机构,负责“呼包鄂”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与论证工作、规划与实施工作,共同协商解决“呼包鄂”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化升级、投资融资等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要打破三地行政区域划分,统一规划部署,以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为主要目标,加快交通运输配套与管理、加快运输管理协调与分工。统一交通收费标准与金额,以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运输管理的统一管理与调度,真正实现三地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体化。 (3)尽快创建“呼包鄂”区域内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首先是整合现有的通讯资源,加快三地合并通讯网络步伐,取消三地相互之间的长途电话费和手机漫游费,推进通讯网络的一体化,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是要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尽快使三地的城市就业、招商引资、行政审批等信息实现统一协调的管理。 (4)促进金融服务体系一体化。一是加快实现区域内通讯、水、电、气同网同价,建立统一的缴费系统,实现区域内包括通讯、水、电、气、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在内异地缴费。二是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尽早在区域内实现企业和个人异地通存通兑,加快推进区域内异地贷款的尝试,方便住房、汽车等消费领域异地贷款,降低区域内城市间资金流动成本,扩大资金流动空间,刺激区域商业市场繁荣;三是建立区域内统一的金融市场。建立起统一的区域性金融市场与实现经济一体化密不可分,应着重从体制、机制、体系和功能上加强建设和发展,切实形成区域城市间金融联系的协调机制、以效益为中心的金融经营机制和便捷高效的社会融资机制,努力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融资和结算能力的区域性金融市场。 五、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是目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研究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成功的经验和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但并非完全复制和照搬,它需要一条实践加理论的摸索过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保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未来的“呼包鄂”地区在解决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彼此之间的交通问题、完善协调机制等,促进区域整体要素协调发展与进步。只有充分改进结构机制问题,才能使“呼包鄂”地区成为真正的内蒙古“核心极”。 参考文献: [1]魏海娜,张璞.“呼包鄂”都市圈的形成及发展[J].时代金融,2011(5). [2]李博,刘玉海.呼包鄂一体化艰难前行[J].区域经济,37-39. [3]王志梅.对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坛,2012(12). [4]豆建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邬娜.呼包鄂地区区域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闫包成(1962.4- ),男,山西省,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2.完善调整“呼包鄂”经济圈交通条件。首先要加快建设“呼包鄂”城际快速铁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规划建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1小时交通圈、包头-临河-乌海-银川-鄂尔多斯2小时交通圈。建成之后可以大大缩短“呼包鄂”三地的距离,为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呼和浩特要大力强化公路和其航运中心的地位,积极拓展客运功能和物流枢纽功能,建设大型物流节点,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包头市应强化公路、铁路的枢纽功能,发展成为物流集散枢纽;鄂尔多斯市应强化煤炭公路、铁路运输的交易和集散功能,努力建设成为“西煤东运”的能源集散基地。其次还要加强“呼包鄂”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加大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为“呼包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3.优化调整产业结构。2013年,“呼包鄂”三市遵循自治区“8337”发展的思路,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落在实处,集聚和释放出巨大的转型能量,在“8337”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这个着力点上率先破题。在产业构筑上,呼和浩特市相对更加注重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倾力打造四个千亿级重点园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区、4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群和4个特色支柱产业,以最大的努力弥补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缺陷。包头市正在努力从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基地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鄂尔多斯市应该在发展煤炭化工产业的同时,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比例,协调三大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完善城市间协调机制。建议自治区像上海支持浦东新区发展一样支持“呼包鄂”的发展,从自治区的高度统一架构“金三角”区域。要打破三地的户籍、交通、通讯等界限,推进呼包鄂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保障同等化,做到交通同环、金融同城、信息共享、协同发展。尽快明晰三地发展方向,统一架构呼包鄂地区的资源配置。 (1)要尽快建立与完善“呼包鄂”区域高层协调长效机制,创建一支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经济圈为主要领导的队伍机构,负责“呼包鄂”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与论证工作、规划与实施工作,共同协商解决“呼包鄂”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化升级、投资融资等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要打破三地行政区域划分,统一规划部署,以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为主要目标,加快交通运输配套与管理、加快运输管理协调与分工。统一交通收费标准与金额,以效率的提高来实现运输管理的统一管理与调度,真正实现三地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体化。 (3)尽快创建“呼包鄂”区域内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首先是整合现有的通讯资源,加快三地合并通讯网络步伐,取消三地相互之间的长途电话费和手机漫游费,推进通讯网络的一体化,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是要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尽快使三地的城市就业、招商引资、行政审批等信息实现统一协调的管理。 (4)促进金融服务体系一体化。一是加快实现区域内通讯、水、电、气同网同价,建立统一的缴费系统,实现区域内包括通讯、水、电、气、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在内异地缴费。二是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尽早在区域内实现企业和个人异地通存通兑,加快推进区域内异地贷款的尝试,方便住房、汽车等消费领域异地贷款,降低区域内城市间资金流动成本,扩大资金流动空间,刺激区域商业市场繁荣;三是建立区域内统一的金融市场。建立起统一的区域性金融市场与实现经济一体化密不可分,应着重从体制、机制、体系和功能上加强建设和发展,切实形成区域城市间金融联系的协调机制、以效益为中心的金融经营机制和便捷高效的社会融资机制,努力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融资和结算能力的区域性金融市场。 五、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是目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研究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成功的经验和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但并非完全复制和照搬,它需要一条实践加理论的摸索过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保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未来的“呼包鄂”地区在解决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彼此之间的交通问题、完善协调机制等,促进区域整体要素协调发展与进步。只有充分改进结构机制问题,才能使“呼包鄂”地区成为真正的内蒙古“核心极”。 参考文献: [1]魏海娜,张璞.“呼包鄂”都市圈的形成及发展[J].时代金融,2011(5). [2]李博,刘玉海.呼包鄂一体化艰难前行[J].区域经济,37-39. [3]王志梅.对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论坛,2012(12). [4]豆建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邬娜.呼包鄂地区区域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闫包成(1962.4- ),男,山西省,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