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范文

    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因此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用文化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营销艺术”。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由地位决定的价位,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发挥重要决定作用的是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呼唤文化的支持。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

    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其表现形式为企业形象、精神面貌、环境氛围、宣传口号、标记标识、产品广告、企业刊物、音像、网站、创业历史、荣誉称号、教育培训、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企业文化既受到企业的所有制、发展方向、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产品质量、领导及其员工的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方面,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大量涌现,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提高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有着积极的意义。

    加快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围绕企业发展目标,使企业员工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办事,使生产经营中员工的人际关系得到调节,使员工把现实的努力和长远的目标结合起来,把提高自身素质与企业命运兴衰自觉地联系起来,主动地加强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同时,它又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无形力量。另外,它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情况沟通和矛盾化解。因此,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决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着十分具体实在的丰富内涵。

    二、民营企业现状及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民营企业从市场中诞生,在竞争中成长,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它们的成长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许多企业更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由于其管理模式的局限,成为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瓶颈”。

    1.民营企业的形成及管理模式。从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一种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一种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式企业;还有通过组建、承包、买断乡镇或国有企业转型过程的“红帽子”企业等,其共同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一些投资者所有。其中,家族式企业又因为具有合作、决策的优势而更为普遍。但不论是家族式,还是合伙式,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即企业由一位强有力气人物作为统帅,以家长的身份带领几名亲信,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 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在家族管理中,家族关系决定财产继承关系,重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也通常是以伦理规范代替行为规范。这种家族式管理源于中国文化的浓厚基础。中国的家以血缘谱系为主,民营企业试图用这种血缘关系建立起一种天然信任关系,以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秩序和法制建设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资源极为有限,家长式管理模式是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这一特殊阶段,较为有效和实用的管理模式。但在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寻求再发展时,在企业向现代化、国际化和集团发展过程中,家长式管理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和不足,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

    (1)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导致了其知识断层与人才危机。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上的“家庭情结”始终困扰着绝大部分的中国民营企业,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化在中国民营企业制度转换中的至关重要的影响。民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创业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产和成长的,既从这种文化中吸取养分,又受到这种文化的制约和束缚。民营企业家族血缘文化导致了吸纳和利用人才的最大障碍,造成难以吸引理想人才,造成企业高层管理者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贫乏,任人唯亲,唯亲是用。许多优秀人才难于融入其家庭圈内,其抱负得不到施展,无奈跳槽,造成真正的优秀管理人才匮乏。

    (2)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许多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概念朦朦胧胧,有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没有什么关系,个别企业主甚至说企业只要能赚钱就行,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有的企业明明有企业宗旨、企业口号等,但不知道这就是企业文化。

    (3)形成企业文化的观念不清晰,定位不准确。一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虽已具备了雏形,有的已经上了一定的层次。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形象、生产、经营和发展,对客户、员工乃至整个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从整体上看,还缺乏理念体系的模糊。理念体系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企业理念宣言,包括远景、使命、宗旨、价值观、哲学、精神、经营理念、人才理念、营销理念等,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和经营思想。

    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没有核心理念的企业,就如同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人云亦云,一会觉得这个行业赚钱,一会又觉得那个行业有前途,很多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会长不大或者遇到成长的瓶颈,大多是跟自己没有核心理念有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发展比较盲目。造成理念不清晰,定位不是很准确的弱点。

    (4)企业文化建设“形神不合”。民营企业文化的理念层面是企业的“神”,企业理念说简单点就是企业对成功经营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有些民企还处在创业期,因此还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这时如果要建立系统的理念体系是不现实的,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把握的是抓住核心理念,比如在用人标准和企业经营思路上。中国企业在塑造文化时,更喜欢提炼企业精神、企业哲学这些“虚”的理念,比较注重精神层面,但文化是根植于企业管理,管理即文化,是一种“实体”文化,是文化的“形”。对于创业期的企业而言,企业高层管理者往往没有理解文化必须根植于管理,所以导致文化与管理“两张皮”,互相不统一,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神”与“形”不合,悬在空中。

    (5)缺乏长远规划,功利性较强。部分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比较注重实际操作,有的只是为了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功利性比较强。而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企业文化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方向以及企业人才培养等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对企业文化建设缺少理性的总结、提炼,缺乏长远规划,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企业文化创新和文化力的力量源泉。“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民企也不例外。

    1.要体现企业自身文化的风格。企业文化表现为一系列的基本价值判断或价值主张,在不同的企业因企业的特性决定了有不同的价值主张,这就是企业文化差异性,同时,这些价值判断是由内在逻辑的,具有共同的灵魂,它是支撑基本价值判断的核心价值主张,它是世界领先企业文化的本质的和共同的特征。

    企业文化的建立应根据自己企业的文化特点,确定长远的企业远景。首先要选择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风格,突出个性。所谓文化,重要的是差异,没有差异,没有个性,也就没有企业文化存在的空间和必要。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在遵循其理论规律的同时,要体现企业自身的风格,突出个性。

    2.打造企业品牌战略。名牌战略是一种文化战略。名牌创立既是物质的生产过程,也是精神的生产过程。名牌追求丰富的技术含量,它也包含深邃的文化含量,成功的名牌里面包含该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包括企业自身的文化特色,反映企业的文化地位和价值观念。名牌是文化和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注重名牌就是注重文化,创造名牌就是发展文化。除此而外,名牌战略还包括科技观、市场观、发展观、改革观。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品牌延伸、精神升华、形象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增长的保障。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能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诚信度、忠诚度,不断弘扬和升华企业精神,使员工达到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品牌是产品的标志,它包含着功能、质量、外观、色彩、包装、服务等丰富的信息,是产品整体形象的高度集中的反映,也是企业形象的突出反映。品牌战略是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其重要性,树立“品牌就是企业的形象大使”的观念。同时要从品牌建设的系统性出发,建立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关注品牌还在于它能传播一种文化,把企业文化融入到产品中,提高产品的文化品味,使人们能在消费产品时品味出企业的文化,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消费经验。例如当今的“可口可乐”,人们饮用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享受一种“可乐文化”。

    同时企业品牌的特征是高知名度、高信誉度,它的影响持续、深远而且广泛,需要建立在优秀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的基础之上,并且要得到消费者的公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品牌并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或大企业的专利,民营企业也应该树立品牌战略观念。火柴大王刘鸿生就是靠卓越的信誉和良好的品质起家的,他十分珍视消费者的拥戴和品牌知名度这一无形资源,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将“大中华”、“鸿昌”等几个品牌产品经营了几十年。 还有10多年前在广东顺德一带有众多小型企业,它们靠生产电风扇、电饭锅等小家电起家,但在创业之初就树立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在产品质量方面严格把关,最终赢得了市场认同,终于涌现出今天声名如雷贯耳的万宝、科隆、美的集团。我省的民营企业不乏品牌,但是能长期保持优势,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却很少。

    3.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任何形式的企业文化都离不开制度的承载和支撑。制度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生产经营中运用制度进行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制度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制度文化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企业的一种文化风格,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又能促使制度更健全、更完善、更有效执行。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软件,其构架的重点是管理系统和管理风格,企业应以现代的内部控制结构理论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创造优良的控制环境,提高风险意识,强化监督意识,以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制度文化的建设不流于形式。

    4.整合企业精神文化,建立价值理念系统。企业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状况和技能水平的综合体现。企业理念必须根植于每位企业员工的心中,从而才能体现在企业的各项行为中。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表层形象来反映深层的企业价值理念,包括对企业使命,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目标和用人理念等全部价值理念进行发掘,总结,提炼和升华,或者灵活的引入当代前言的先进理念,以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又具科学性、现代性、系统性、统一性的理念识别系统。

    任何企业都会遵循“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的原则,制定、倡导并信奉本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而这种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全体员工追求的企业文化,它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和行动中。世界上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其他企业难以移植和模仿的特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亲和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任何企业都有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包括创业期的企业。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进行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塑造明确的理念体系,还需要系统地对制度、行为和物质层面进行规划,并且要专门组织培训、研讨等活动进行文化导入和重塑,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创业期的企业,业务模式还不成熟,还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思想,因此无法形成自己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但这个时期是文化形成的阶段,就如同一个儿童开始接受各种观念和思想,如果在性格形成的这个关键阶段能够灌输优秀的思想和方法,那将来成才的可能就比较大。企业也是这样,随着企业的慢慢壮大就会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象索尼,在创业之初就为公司确定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可谓高瞻远瞩。

    5.再造和创新企业文化。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环境和经营形势,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不断再造和创新,形成一种人性化和主动式的企业文化,形成包含终生学习,永远保持最强的竞争力;心胸开阔,注意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他人(顾客、供应商、消费者);信任人,同时取信于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变革,强抓机遇,甘冒风险,善于和敢于决断;敢做敢为,敢于承担责任;齐心协力,通力合作;艰苦创业,严格要求等基本要素。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一方面要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成为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内在约束力;另一方面,也必须顺应形势发展,与时俱进,按照以上要求,不断在理念、观念等方面创新,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最强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载体和产品息息相关,和企业追求的目标紧紧相连,但是企业文化的推广也任重道远,重要的是坚持灌输和潜移默化的引导,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企业文化,通过合适的载体使企业文化具体化、人性化、系统化。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所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总是随着企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是永远在变,民营企业要想在变动迅速的市场中成功、持续地发展,做好做大做强,在市场经济的角逐中取胜,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惟有高举企业文化大旗,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充分彰显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佚名.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http://www.thechoice.com.cn/career_de

    velopment/consultant_display.php.DocID=2748

    [2]浅论民营企业的文化再造.http://www.cnxuexi.com/jiuye/guanliz

    hinan/qiyewenhua/27077.html

    [3]陈庆修.从企业文化看世界500强的成功之道.http://lib.86v.cn/Lib

    rary/Print.aspArticleID=32442&Page=1

    [4]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整合重组三步曲.http://www.cnxuexi.com/ji

    uye/guanlizhinan/qiyewenhua/26527.html

    [5]何谓企业文化及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http://www.itisycom/b

    bs/dispbbs.aspboardid=3&id=771&star=1&page=1

    作者简介:郭保伟,女,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副研究馆员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7: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