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经济学再考察
范文

    摘 要:对于经济学研究人员来说,最令他们困扰但是也最具有价值与意义的就是对经济学的概念与特征等基本经济学知识进行定义、分析与研究。而风险与金融风险作为经济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不仅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而且两者都对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使人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与风险与金融风险这两大内容,本文将对风险与金融风险这两个经济学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与阐述。

    关键词:风险;金融风险;经济学;再考察

    早在上个世纪初期,美国学者就开始了对风险这一经济学概念的额分析与研究,例如A.H.威特雷曾经这样对风险这一概念进行定义与阐述,他认为对于那些不愿意发生事情的不确定性客观体现可以被称之为风险,而内纳特这认为风险是一种可测度的不确定性,人们可以利用概率计算来测定风险的大小。此后,世界各国经济学者都对风险这一经济学概念进行过分析与研究。而作为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核心,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经济的发展,而金融风险作为现代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和风险是存在着某种联系的。而本文将对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经济学再考察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风险分析

    1.内生性风险

    在经济学领域中,内生性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经济学家Tribes曾经说过,从本质上来说,信息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特征,并且每一个个体所拥有的信息数量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而这也就是人们所谓的信息具有私人性,即“私人信息”。在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促使社会中的分工变得越来越细致,而这一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类个体所拥有的信息之间的差异。并且,由于社会的分工具有着自发演进的趋势,因此使得社会中个体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越来越严重,并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倾向。而这种趋势的不断加剧就造成了个体之间不能够对其它个体的行为等进行准确预期。而如果将这一命题在经济学领域加以运用,人们就会发现,由于市场主体并不能够对外部其它主体的动作与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包含着盈利或是亏损的不确定的预期就会使市场主体的经营产生一定的内生性风险。内生性风险表现在微观上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其中,逆向选择风险主要产生于合约订立之前,也就是说由于代理人将交易客体的质量信息加以隐藏而造成的风险,这种分享往往会最终导致市场主体的价格机制与交易客体之间的质量维度无法匹配,因而使其作用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致使委托人的经济利益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代理人则会因此获得一定的利益。而道德风险主要存在于合约行为发生之后,主要指的是,代理人通过对其自身信息资源优势的利用,而在一些委托人不能观测和监督到的地方采取或者不采取某些行动,从而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对于委托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人们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内生性风险,其原因就是因为风险主要是在经济体的内部所产生的。虽然客观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人们为了获取利益而进行一些操作却是由于人们自身机会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天性造成的。内生性风险作为一种主观风险,就算在信息的总量不变时,人们也可以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其加以控制与消解。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而这也使得内生性风险因此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们对旧的风险加以控制的同时,也会导致新的风险的产生,因此,人们是不可能对风险进行永久控制的,因此它总会随着分工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而不断变化。

    2.外生性风险

    经济学领域中外生性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完全这一因素造成的。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并且会始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而这也正决定了人们将永远无法完全的认识客观事物,因此人们所拥有的信息也会始终有着一定的欠缺。因此,人们只能达到无限的接近真理,却永远也不能达到真理。利用博弈论中的观点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就是,在人类与大自然的较量中,人永远不可能取得胜利,人的信息量始终有所欠缺,因为,大自然总是拥有着人类还尚未发现与理解的“私人信息”。而信息的不完全性在经济学领域中的表现和应用则可以这样理解,经济体中的各个成员对于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信息掌握量永远小于经济体自身的信息总量,而这一现实的存在就决定了人们是不可能对经济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完整的综合描述的。对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而言,对经济现状和未来的信息不完全主要表现为对价格的现状和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隐含着的损失或获利的可能就是外生性风险。

    由于外生性风险主要产生在微观经济主体之外,并且人的个人意志不能够对其产生影响(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因此,人们也将外生性风险成为“客观风险”。在社会的信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客观风险也不会就此消解,并且会通过分摊的方式对社会范围内的经济体产生一定的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健全,人类对于大自然中蕴藏着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掌握也将更加深入,因此,人类掌握的信息总量也会越来越多,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经济外生性风险的几率也会越来越低。

    社会分工的发展作为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与基础,它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社会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剧社会企业的经济内生性风险,并对经济外生性风险的下降进行抵消。因此,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化分工的不断演进,经济内生性风险将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

    3.风险的计算与处理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在整理后可以发现,企业的风险处理方式也应主要有两种,即风险的分摊与风险的控制。

    众所周知,社会中的个体往往具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与不同的行业特点,而这一情况也决定了经济个体中外生性风险的分布是极为不均匀的。而外生性风险在社会中分布的不均匀性会导致风险的大量集中,从而增加风险的不确定性。从微观的角度对这一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对于低风险领域的风险偏好者与高风险领域的风险厌恶者而言,同属非帕累托最优。而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过度的风险在特定领域积累必将导致社会共信减弱,而这极容易造成经济个体之间信任危机的滋生,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因此,在进行经济活动中,各个经济个体需要对外生性风险进行分摊,以有效的对社会福利进行增进、对经济危机的发生进行预防。

    通常来说,风险分散于风险转移是对风险进行分摊的最有效的两种形式。其中,风险分散指的主要是,对于那些风险过于集中的单一个体来说,需要一些其它社会个体对过量的风险进行分摊。而风险转移主要指的是,风险厌恶者向风险偏好者转移的情况,风险转移能够较好的使两者之间的评价趋于一致。

    二、金融风险分析

    1.金融风险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金融风险在理论上表现为,由于社会中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无从得知、更无法对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企业产品价格水平进行预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这一决策最终获利或者是损失的双重可能性。在可观测的经济现象中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层次:社会个体金融行为趋于投机和加剧动荡模式、金融机构具内在脆弱性、金融资产价格具过度波动倾向、金融危机时时爆发。

    对于市场中的经济个体来说,往往由于金融风险而导致的经济收益与经济损失是可以进行相互抵消的。所以不会对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可是由于个体信息的不完全,社会金融市场的金融资产价格往往会因为机会主义行为模式的影响而产生教的的波动,这对于稳定的市场预期的形成具有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不仅会造成风险厌恶者交易愿望的降低,而且会致使风险爱好者的交易欲望上升,进而加剧市场投机行为的倾向,造成金融一体经济的混乱与动荡。对于宏观金融一经济运行来说,和一般经济个体一样,金融机构也是微观的金融主体,也需要经受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的考验与挑战。金融资产价格的超幅度波动会使得一些投机性较强的金融主体经历赤贫的惨痛,也会使一些金融主体实现一夜暴富的美梦。而金融机构在这一过程中也会经历兴衰、成败的变迁。

    通常金融机构都是由专业人士进行运作的,人们往往将其比喻成一个黑箱,因为社会金融机构与社会普通大众之间所拥有的信息量水平是极为不对称的,则会造成巨大内生性风险的形成,从而使金融机构更加脆弱,使社会各种风险偏好个体的行为趋于非理性,进而加大波动的扩大。由于社会个体与金融机构的行为模式都主要以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增大为主要倾向,因此会使得金融风险能够不断的进行自行累积,而这则会导致金融风险越来越高,形成金融泡沫,当社会个体或金融机构中的某些因素发生变更,就极可能导致金融泡沫的幻灭,引发金融危机。

    同一般的经济风险进行比较后,我们就会发现金融风险具有着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特征:首先,金融风险具有潜在性与累积性特征。也就是说,由于金融机构与融资者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且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的价格信息变化又存在着较大的不完整性,因此使得社会中的金融风险具有十分明显的潜在性特点,而且会在金融机构中进行不断的累积。其次,金融风险具有突发性与加速性特征。由于金融投资主体中投机化行为模式的存在,使得金融风险具有加速性特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金融泡沫的出现。并且当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并超出其临界值时,随着某一金融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潜在的金融风险变为现实,而金融投资主体投机行为的出现则会造成金融风险的加速,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第三,金融风险具有扩散性和传染性特征。在统一的金融市场中,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之间往往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而金融市场中金融价格的波动则会对各种金融机构造成影响。这就使得金融危机发生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金融影响会快速蔓延扩散,传染到全球各国,对现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2.金融风险是经济风险的集中性体现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金融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金融风险则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分工扩展与交易秩序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基础,货币与信用也是界定社会经济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学认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使得社会商品交易中的买与卖这一过程被分离,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商品拥有了价格。而货币这一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使得之前商品交易中具有不可比性质的商品交易成为了可能。而这也是社会中统一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而随着统一市场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各种内生规范与惯例也由此产生,并且在不断的演进中升华到了法律——制度框架一级。并且,社会分工的加快与在社会中的全面铺展,促使了现代经济的形成。人们所谓的现代经济,实际上指的就是市场经济,价格机制是其生存与发展得以维系的重要条件。因此,现代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信息不完全就使得其价格状况与未来的变化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其中的外生性经济风险的主要表现就是金融风险,也就是说,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外生性风险的演进与发展。

    假如说在原始的物物交易时代,信息的不对称所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交易双方的共同行为倾向的话,那么在以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为交易媒介的现代经济中,交易个体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道德风险与逆向交易的分析模式也更加具有实际性价值与意义。所以经济的内生性风险也会表现为金融风险。信用的产生在扩展现代经济秩序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内在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资金供给者和资金实际运用者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内生性风险。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经济学中的风险与金融风险这两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在增近人们对这两组概念深入理解与掌握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学中这两个概念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减持修正案的设计原则、定价机制和资金运作模式[J].经济导刊,2011,13(5):101-110.

    [2]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配售的价格确定与方式创新[J].经济导刊,2011,13(5):101-110.

    [3] Cosmides,L. Tooby,J.Better Than Rational:Evolutionary Psyehology and The Invisible Hand[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2010.

    作者简介:杨思雨(1992- ),女,辽宁营口人,经济学专业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