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议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发展
范文

    李青青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模式,农村经济也逐渐随着电子商务的步入,开始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了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相比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生产模式落后、经营规模小、增收渠道狭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远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大部分的农村互联网发展相对落后,信息闭塞,只能依靠传统的经营模式维持产业增长,无法向集约型、高技术含量的经营模式转型。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加速,农业网点激增,农业企业开始入驻电子商务平台,总体来讲,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商处于摸索阶段。农村市场虽然充斥着一些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如互联网接入数量较少、物流配送到户存在不便利性、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消费水平不高等,但是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商务已经在农村市场上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2015年度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调查报告》报告认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规模在2014年达到1800亿元,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对网购接受程度达到了84.41%,人均的网购消费金额预计在500-2000元之间,主要是买一些日用品、服装和家电品类商品。这不仅说明了农民村人口对互联网的使用程度日益俱增,更预示着农村市场成为了电子商务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换句话说,农村电子商务有着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的一系列商务活动。那么农村电子商务就是运用这种技术来进行农业的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农产品的网络交易、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经济运行方式。通过把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有序的商业联合体,将电子商务有效而巧妙应用到农村经济发展之中,是农村经济的实现现代化必然结果,为农产品生产技术、销售渠道等寻求了更为广阔的宣传平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1.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化地实现,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会被集约型、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所替代。农业生产成本会降低,生产效率会有所提高,这自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2.获得市场信息,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无疑是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福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使农村的经济得以向现代化转型。农民们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得有益的市场信息,及时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而达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3.提高农产品的推广效率,节约销售成本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主要是采用集市、超市或者者菜市场的形式,推广的范围受区域性限制。农村电子商务打破了这种传统、单一的经济模式,为农产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有效利用了互联网多、快、好、省的特点,足不出户就轻松实现了对农产品的销售,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4.吸引青年劳动者回乡创业,传承乡村特色文化

    目前,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导致很多农村人口逐渐外流,青壮年都在外地务工,包括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们毕业以后许多也选择在城市发展,致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的留守人员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应用会不断吸引这些在外的青年们回乡创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传承和发扬了地域文化。

    5.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由于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城乡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变大,农村的生活水平始终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随着电子商务慢慢步入农村,人们改变了以前陈旧的思想,学会如何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来改变自身的经济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思想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步入而得到有效提高,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它正逐步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淑慧是英德市大湾镇中步村的村干部,2014年初,微信的普及和微商的流行让她看到了商机,于是她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果场场主创建了一个微信群,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把产品信息发布出去,客户范围由一开始的珠三角地区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中国东部地区,销售范围在扩大,获利自然也在稳步提高。农淑慧在刚开始做电子商务销售的时候,村里不少人对她的做法表示怀疑,但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电子商务的前景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许多村民纷纷向她讨教如何经营好电商的经验。[3]农淑慧的亲身经历向人们证明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可以得到新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吸引着广大年轻人回乡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电子商务相对发达的地区浙江省在2014年,全省的网络零售额达到5641.57亿元,比上年增长47.64%,其中,县域网络零售额占网络零售总额的33%以上,村级网络零售额约占零售总额的10%。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180亿元,比上年增长80%,约占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的22.5%。阿里巴巴发布的“2014中国淘宝村名单”中,该省共有62个“淘宝村”、6个“淘宝镇”入围,村、镇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9.4%和31.6%,均居全国首位。据统计,62个“淘宝村”从事电商及相关行业达41129人,占村人口总数的42.7%,共开设网店10478家,2014年销售额达100.5亿元,村均销售额1.6亿元。2014年底止,全省已经建成了4491个服务点和30个县级服务中心。[4]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电子商务已经在农村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正在有力推动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日益成熟以及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但是数据显示的仅仅只是对少部分农村地区,对于大多数的地区而言,还没有得到普及,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目前,我国农村的设施构建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因此这样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农村地区偏远、崎岖,网络传输路线本身也不好部署。至今为止,拥有计算机的农村家庭不足30%,部分地区的农村网络还存在网速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建设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文化水平的偏低,农村用户的信息消费步伐总体上比城镇用户“慢一拍”

    近年来,虽然各个地区都相应建立了农村电子服务点,并开通了宽带服务,电脑和智能机在农村也慢慢普及,但是不少农村居民由于不懂得使用网络,使用的是较落后的功能机,这样也降低了农村居民们对电子商务建设的主观动能性。

    3.受制于落后的交通运输建设,物流成为一大难题

    一方面,我国农村分布广阔,居民居住地点零散,农村商品配送的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使得大多数民营物流企业难以将业务扩展到农村;另一方面,只有单一的公路运输方式,对于需要保鲜的商品不便于在短时间进行配送,双方信息交换的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交易的达成。

    4.产品缺乏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质量管控依然存在风险

    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来宣传,产品保持好质量的同时,拥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很重要,近年来在淘宝上就涌现出了一些受消费者青睐的农产品品牌,如三只松鼠、切糕王子等。倘若没有品牌化的引领,产品的销售会很艰难,势必会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

    对于资金来源,除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之外,可以向公众进行资金筹集。其次,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相关企业投入农村建设,研发适合农村地理特点的宽带网络设备。为农民、基层的信息服务站、市场需求者之间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加强广播、电台、电视、电话、邮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更加切合实际。同时,还要加强农业网站上下、左右间的协调,即上级对下级加强指导,同级之间加强沟通,共同为打造健全的农村信息网站而努力。

    2.培养专业人才,注重电子商务知识宣传

    首先,鼓励技术较强的大学生担任农村电子商务负责人,带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引进技术人才的同时,组织专家对农村网民实施面对面的网络培训和教育,编写一些符合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特点和生产需求的相关读物,让农村居民学习互联网知识。还可利用高校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帮组农村居民了解和运用基础电脑知识。

    3.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提高流通效率

    随着近几年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农村公路网逐渐形成,与此同时,需要建立农村合作社或者与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签订合同,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基于农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鲜活量多,不易储藏运输的特点,这就要求加强对符合农产品运输、储藏设备和技术的开发利用,满足农产品物流多样化的需要,以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

    4.提升产品知名度,打造特色品牌

    品牌是支持产业发展的核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产品品牌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规模的不断扩大能为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统一采购、统一技术、统一经营等方面的作用,施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另一方面,严格把好产品的质量关,有质量的产品才有市场,品牌才能越做越响,规模才能越做越大,再利用如今“节日”多的特点,加强宣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为农村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将电子商务应用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充分发挥“互联网+”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实现农业生产与需求的对接,促进农村经济由传统向现代化模式发展。然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程,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的规划、实践、完善、适应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蔡靓.《2015年度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调查报告》发布农村电商或为农村经济新增长极[N].中华合作时报,2015-10-23(9).

    [2]唐宜英.浅议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08(08):113-114.

    [3]陈咏怀,卢红媚.电商盘活农村经济大湾镇紧接潮流让村民受益[N],南方日报,2015-11-05(DD04).

    [4]陈畴镛.“互联网+”:浙江经济新动能[N].浙江日报,2015-11-03(00009).

    [5]刘为敏,曹勇.如何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物流体系[J].商业时代,2007,2(2):20-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