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风险分析 |
范文 | 摘 要: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是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相比与技术转让、许可等成果转化形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由于受到企业、科技成果、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本文通过识别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风险,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科技成果;作价投资;风险 一、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概念和意义 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是指科技成果持有者通过将科技成果作价后,以资本形式参与投资的过程,目前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主要形式是作价入股,指成果持有者将科技成果作价后,投入企业生产,并取得股东地位,履行股东权利和义务。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是指企业通过吸纳投资方式,引进外部科技成果,形成科技成果持有人与企业的投资合作关系。 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意义在于:一是促进企业与科技开发人员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技术改进和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提升科技研发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激发科研人员研发、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开发和转化;三是加强科研人员与市场的联系,解决技术研发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二、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风险识别 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对市场状况的把握、科技成果的先进性、适用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从而对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效益造成影响。 1.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指在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过程,由于不确定性指标而引起的定价过高或过低,因而产生对预期收益造成一定影响的风险。企业对吸纳的科技成果定价过高,导致企业获得成果的成本增加,直接影响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收益;且促使企业的权益结构产生变化,造成权益分配的不平衡,间接损害了原有投资者的利益,影响投资者间的合作关系。定价过低则导致成果所有者的实际效益低于其预期效益,造成严重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其将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2.生产风险 生产风险指成果引入企业后,在投入生产的过程中,存在因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生产受制的风险,包括科技成果无法规模化转化风险、生产成本高于预期成本等风险。生产因素主要受科技成果自身的成熟性、资源条件、外部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当科技成果本身不够成熟,受特定环境的影响,无法实现企业的生产环境,可能导致产品生产品质下降或生产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出现无法生产产品的状况,而促使科技成果的效益低于企业的预期效果,间接造成科技成果定价过高的风险。 3.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其受管理者、企业战略、企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后,对企业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也可能因此而转变,从而产生一定的管理风险。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普遍不高,对科技型企业的管理经验不足,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把控不到位,无法满足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因而产生一定的管理风险。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企业产品在投入市场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其中包含了市场接受度低的风险、市场竞争力低的风险等。市场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包含科技成果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因素。科技成果因素表现为企业所吸纳的科技成果一般为先进技术,市场需求量和接受程度只能依靠旧技术产品的市场数据进行推测,在实际投入市场的情况可能偏离预期效果,且市场状况预测作为科技成果定价指标之一,当实际状况偏离预测状况较大,将间接导致科技成果定价风险的产生。企业因素则源于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外部环境则来自与市场竞争者能力、竞争环境和竞争者素质。 三、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风险因素 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风险影响因素包含企业因素、成果因素和环境因素。 1.企业因素分析 企业资源状况、管理能力等,决定了企业在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过程对科技成果的技术信息把握程度,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定价过程;当企业受制于自身技术水平,将影响科技成果技术的更新速度,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法发挥出科技成果的内在潜力,造成资源的浪费,且降低了科技成果的收益;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运作是否能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可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风险,导致企业资源与科技成果的发展不匹配,最终导致双方的合作失败;企业的技术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科技成果所有者的故意隐瞒等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增加了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 2.科技成果因素 科技成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包括特殊的存在形式、与资源的融合性较强、与开发主体的不可分离性及可复制性等属性,决定了科技成果定价的困难性,对科技成果定价风险具有直接影响;科技成果对其研究人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就为科技成果的转移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科技成果转移是否完全难以判定,这就增加了成果所有者隐瞒关键技术或关键问题的可能,加大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科技成果是否成熟,表现为科技成果能否进行顺利的生产,所以科技成果的成熟性对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过程的定价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等都有一定的影响;科技成果是否具有先进性,及先进程度,决定了市场对该科技成果的接受程度及需求量,但因市场状况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其定价风险、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等。 3.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当前的产业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国家的产业政策包含了产业支持政策和产业制约政策,将影响各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政策将成为科技成果定价的考虑因素之一,这就说明不同的产业政策环境将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定价及生产;市场用户对旧产品的忠诚度,影响了其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因而产生市场风险;且产品的销售状况不佳,说明企业的收益下降,当预期收益低于实际收益,则科技成果的定价偏高,间接产生定价风险;市场竞争者的实力决定了科技成果的市场竞争力,如当市场竞争者实力较强,在短时间内生产替代产品,则科技成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时限较短,这是科技成果价值考量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市场状况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定价风险产生的可能。 四、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 1.强化企业信息收集能力,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定价风险、市场风险等的关键原因,针对信息不对称现象,企业需加强信息获取资本投入,强化的信息获取能力,借助多种渠道,帮助企业充分获得市场信息、资源信息、科技成果信息等与企业决策相关的信息,协助做好科技成果定价工作,降低定价风险、市场风险;通过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市场竞争状况等相关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做好产品推广计划,及时调整市场战略,助推科技成果产品流向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增加企业的市场收益;通过获得科技成果所需原料市场的信息,明确科技成果的生产资料价值变动,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2.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的技术识别能力 企业技术水平是制约企业向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实施与高校、合作企业联合培训模式,加强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对科技成果的识别能力,降低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过程中的定价风险和道德风险,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降低了生产风险;通过引进高技术人才,强化企业的技术团队;在企业能力范围内,加大高水平设备设施的投入,提升企业整体的科技实力;加强科研投入,确保科技成果的可再生性,避免企业产品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即当市场中出现新的替代产品后,只能被动的接受被淘汰的命运。 3.优化企业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 企业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后,原管理体系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因此企业需对自身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加强管理者素质培训,丰富管理者的管理理论知识,结合管理者多年的实践管理经验,提升其综合管理能力;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每一步运作,每一项工作都有章程可咨询,有制度可依靠,推进企业运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引进科学的管理系统,实现科学化管理,促进企业进一步健康稳步发展,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科研人员收益与成果联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2:4-5. [2]勒中坚,刘满凤.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价[J].企业经济,2003,10:16-18. [3]李彬.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探析[D].西北大学,2009. [4]李春林.技术出资特殊风险及其法律防范[J].国际贸易问题,1999,02:50-52,65. [5]李军山,杨明,王虎男.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产业化的瓶颈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08:44-45. [6]刘冰.试论技术入股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法制与社会,2008,20:115. 作者简介:游静(1990- ),女,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管理学硕士,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