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研究 |
范文 | 摘 要:风险,源自于各项事物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就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1.在负债业务方面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严重影响债务的清偿和客户的需要,一旦一家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银行将没有充足的现金来偿还债务和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能保证客户合理正常的贷款需求,会影响银行的形象还有信誉。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就是资金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利率的不确定性而致使的负债成本的增加。利率变动所引起的银行收益的变化和市场价值变动幅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利率风险的变化。银行在各个方面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各不相同,比如说在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存贷款类型方面、还有数量和期限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别。银行在筹集资金的时候,应该考虑资金的运用情况,筹集不同利率敏感性的资金,这样才能合理避免利率风险给银行带来的一些损失。 (3)清偿风险。清偿风险分为绝对清偿风险和相对清偿风险。相对清偿风险是由流动性引致的清偿性风险,绝对风险不能立即清偿,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全部偿还所有债务。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债务人违约而导致贷款、债券等资产丧失偿付能力所引起的风险。银行为获取更高的收益将资金投资于那些比较高的风险的项目,一旦这些项目出现意外,将影响银行的营运能力,影响银行的偿付能力,导致信用风险,银行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是不同的,在所有的资产中,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最大。建立对银行客户的评价体系和债项评价体系是风险识别和防范的重要内容。 (5)资本金风险。银行的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在经营管理中,由于银行资本的成本高于吸收存款和其他负债的成本,银行总是倾向于不断提高资本的杠杆作用,就是在既定的资本规模下,加大负债比例,吸引更多的负债资金,起到降低资金成本、增加银行盈利、扩张资产的目的。在过高的杠杆作用下,银行资本与资产的比例便会急剧下降,使资本充足率受到考验,在资本充足率不足时,会导致较高的资本金风险。为防止银行无限制扩大负债规模,避免造成资本金风险。 2.在信贷方面的风险 (1)来自社会层面的贷款风险。政府的干预会造成贷款风险,政府在必要时进行干预是非常有需要的,但一旦干预过度就不正常了。有时政府为了实行某项产业政策而让银行给指定的企业贷款,而不会考虑给银行带来的效益和安全问题,使企业与银行之间原本单纯的借贷关系掺杂了更多杂质。就比如说,在2004年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农业贷款增长非常迅速,2004年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这两个月的农业投资只有10亿元,这可能是因为有些地方拿着本该农业贷款的钱,却进行的是基础产业的投资和重复建设,而这些投资和建设的收益并不高,有的甚至是一直亏损的状况,这就会大大增加贷款的风险。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觉得搞好地方企业有利于当地发展,而银行的钱是国家的,就算少了也不会损害自己的收益,这些思想促使地方政府对银行贷款进行干预,而银行因为受到政府干预就不得不改变贷款的用途,使贷款无形中产生风险和隐患。 (2)来自企业层面的贷款风险。企业的经营成效直接影响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一家企业经营的好,银行自然不必担心它能否偿还贷款,但若一家企业经营混乱长期亏损,这会对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产生重大影响,致使银行的贷款产生风险问题。 (3)来自银行层面的贷款风险。如果银行对借款人财务分析不到位,导致无法收回贷款,或是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比如说,银行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随意过度发放贷款;银行将贷款集中发放给几个企业,这些企业一旦出现问题,银行一定会产生贷款风险。 很多银行虽然被问题贷款所烦扰,但却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之中银行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反而是经这一系列问题都归罪于企业不好的经营绩效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从来不会检查自身是否存在问题,从来不会进行自我的改造,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在这种不会反省自身的错误思想下,银行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大祸临头。 二、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此次我们主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从社会经济层面 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甚至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贷款,因为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关系到借款人是否能够按期偿还贷款,从而增大贷款产生的风险。 2.从银行自身来看 (1)银行内部管理存在缺陷。虽然贷款风险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企业本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可是银行产生贷款风险的另外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源于银行的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比如信贷操作的方法不恰当,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等等。现实生活中,虽然借款人一方有时是贷款不能正常收回的一部分原因,但实际上银行内部对贷款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该为此负责。 (2)银行内部人员欺诈。有些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在银行中工作的便利,为了向借款人收取好处,忘记自己的职责,与贷款的企业相互勾结,从而帮助贷款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有的则是自己私下或者通过亲属建立企业再通过其骗取银行的贷款,还有的人为了各式各样的私人原因向借款人借款,因为是银行内部人员,熟悉银行各项业务和流程,违反银行规定谋取个人私利就会更加容易,所以贷款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3)借款人外部欺诈。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其资信状况,获得企业贷款通过故意把销售额往大了报,把应收账款和负债往小了报等各种手段虚报提供的部分信息。当然,大多数企业是真的将贷款用于生产,也是希望能够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以免在银行留下不良记录的,但也有个别企业纯粹是为一己私利挪用银行贷款。 3.从企业来看 贷款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企业,一家企业如果经营的好,那么它将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贷款,反之,银行风险将无法避免,而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几个因素。 首先,是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的长久的发展必须靠充足的资金来支撑,如果一个企业资金不够,甚至是没有资金,就算是有再好的项目和计划都是空想,就算是再有潜力的投资活动都无法进行。因为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它对企业的启动和发展起着根本性作用。一家企业正是由于资金不停的流动而保持正常的运转,所以,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就可以大胆的进行各个方面的开拓和发展,而如果资金不足,就算机会摆在管理者面前,也抓不住,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威胁到银行贷款的偿还,因此,银行对企业的资金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据此判断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银行的贷款。 其次,技术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核心技术可以让企业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中保持一定的优势,可以保证一家企业能够持续地经营和发展,如果一家企业能够拥有一项技术,甚至是别人没有的好的技术,那么企业的发展将是可预见的,将一定是成功的,像这类企业也有典型的几个例子,就比如可口可乐的秘方让这家公司能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屹立不倒,始终站在饮料行业的前端,又比如苹果公司的软件开发,也是它的一项核心技术,凭借着它的这项本事,苹果可以轻轻松松赚取丰厚的利润,银行把钱贷给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那么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银行的贷款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但若是银行的贷款贷给的是一家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这家企业将由于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很可能在众多企业中被淹没,所以,技术是一家企业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和燃料,而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将是银行贷款偿还的保证和依托。 最后,企业管理问题也是我们不得不探讨的,一家企业的管理也是企业经营发展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一家优秀的企业必定也会有着好的管理模式,同时,失败的管理也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引起的,比如企业的领导人借着自己的权力大量腐败和贪污,或者企业领导人能力不够,或者企业不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或者企业混乱的内部秩序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失败的管理往往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而企业经营的失败常常会引起企业无力还款而产生银行的贷款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贷款给一家企业之前,银行必须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资金、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只有企业经营好了,银行的贷款偿还才能得到保证。 三、针对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的对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银行负债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呢?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 1.两个制度可以被我们利用起来 一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二是存款保险制度,一旦银行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或出现倒闭的前兆,会使银行存款人感到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有可能集中到银行提取存款,引发挤兑,使银行资金流动及清偿能力出现危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保险机构可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化解金融风险或防止风险蔓延,缓冲因银行倒闭可能导致的剧烈金融震荡。 2.针对政府干预形成的贷款风险,我们可以有以下措施 (1)政府要对自己本身的职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政府的精力应该是放在社会管理上,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而不是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 (2)解决政策性贷款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常以存在政策性贷款为理由延缓金融体制改革,其实政策性贷款确实存在,但并不多,在这样的状况下,政府需要将政策性贷款剥离出来,转移到政策性银行,也可以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使国有商业银行迈出改革的第一步。 (3)对增量的信贷业务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把关,可以对新增贷款有一个不良贷款率的限制,这样就可以控制新增贷款的信用风险。 3.针对由于企业形成的贷款风险,我们可以做到 首先,我们可以严格实行贷款审查,对企业各个方面,包括企业的负债情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保证银行的贷款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再者,我们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当发现企业经营产生问题时,采取必要的手段防止问题贷款的发生。对于企业拖延甚至拒绝偿还贷款情况,要实行严格的惩罚和制裁,对不合理被占用的贷款实行加息、罚息,对企业胡乱收购没有销路的产品实行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多种多样,包括负债方面的风险,贷款方面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不同的层面,有来自于社会经济层面的,也有来自于银行本身和企业的,而商业银行对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操作和管理,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才能更好的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加稳定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盖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 [2]杨军.银行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00. 作者简介:张侨(1994.06- ),女,汉,重庆开县,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