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与防范问题研究 |
范文 | 何玺 摘 要:应收账款的生成原因主要是赊销业务的形成和发展。众所周知,应收账款的增加,将会面临销售扩大、库存减少这种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多非常可能出现坏账损失风险。因此,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与防范问题成为当下众多企业时刻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就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控制防范对策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应收账款;存在问题;控制防范 说到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与防范,首先要对应收账款进行正确的认知。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有一部分资金被客户占用,同时企业持有应收账款也是有成本的。很多企业盲目赊销造成呆账和坏账的比例不断升高,计提坏账准备后企业总体利润逐年下滑,甚至出现连续亏损,持续经营能力出现问题,应收账款占用企业资金,收款不及时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下,应收账款的存在的确会产生很多风险,这些风险应该如何控制防范,一直是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风险 1.管理者的不重视态度 应收账款可以刺激销售,增加销售业绩,同时可以减少库存。正是这两个作用,使许多的企业管理者认为应收账款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企业管理者对其风险的不重视,产生了许多问题。由于管理者的疏于关注,导致了赊销行为在发生之前,企业并不能完善客户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分析及资金偿还能力没有足够的认知,使得企业的坏账越来越多,并难以追回。除了对客户的详细了解做的不足之外,未定期对账也是造成风险的原因之一。企业未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账目,从而造成账目资料混乱,难以打理,且管理者无法详细了解企业的各项应收账款,这将会产生很多的风险。 2.管理流程中的账务处理问题 应收账款,于会计事务上为一项会计科目;专指因出售商品或劳务,进而对客户所发生的债权,且该债权且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书面承诺。看上去,应收账款只是简单地对应了应收到款项的记录。但是在实际上,应收账款的处理流程要复杂得多。首先需要应收账款专员对每一笔账款进行记录登记,再对客户进行追踪查询其信用状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对应到未到的账款进行催收,催收不回来的计提坏账准备。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风险,因此,应收账款管理流程中,账务处理问题也是造成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3.应收账款的成本问题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服务而应向购货方收取的款项。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應收账款可以给企业带来账面上的利润,同时也会增加相对应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管理成本。既然是成本就会为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这些成本也是造成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之一。分析应收账款的成本,全面核算应收账款的成本,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 二、应收账款的控制与风险防范 1.加强重视,建立合理完善的信用评估制度 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的各方面管控不重视,造成了坏账增多、账目混乱等风险问题。想要全面控制防范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管理者重拾对应收账款的重视和关注,并建立合理完善的信用评估制度。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制度,可以极大地避免坏账的形成。其目的在于对赊销的客户有详细的了解。既可以深入了解客户的各方面资信能力,又可以对与该客户合作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做出合理的评估。首先要设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将企业该了解的资料收集完全,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筛选出优质客户。其次是需要制定信用额度及条件。当对客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相信企业对其还款能力、信用额度等方面都会有较为详细的了解,此时,根据这些条件,为客户制定相应的信用额度,也就是企业允许该客户在企业的最大赊销额度。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赊销审批制度,企业的各位领导按照其对应的审批权限,履行审批程序后,才能进行赊销。企业的财务部门定期对赊销金额、赊销客户进行检查分析,可以有效避免坏账形成。财务部门将每个时期的变动情况上报给企业管理者,也方便管理者对企业财务进行了解。 2.严格要求,做好账务处理的每一个步骤 账务处理中,哪怕有一个小细节出错,也会出现不可预测的风险。由此可见账务处理的重要性。一个企业,要先对风险进行管控,就必须在账务管理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避免财务处理中问题的发生和建立好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 避免问题的产生,这需要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每一个细节都谨慎处理。账务处理是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严格把控客户质量,积极上报客户情况,认真处理每笔账款是企业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中的销售部门应该将客户的实时资料提供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客户与企业发生的每一笔账款都要认真核对,并按照销售合同的内容向赊销客户开具发票并且详细记录应收账款的款项。除此之外,企业应当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进。 建立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是对企业利益的保障。应收账款的形成,究其原因,是由于存在商业信用风险。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坏账准备制度,以此来应对坏账风险。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首先要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其次是完善坏账审批流程。评估可以为坏账准备制度做好前期了解工作,完善审批流程则需要对坏账进行初步认定和申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坏账准备政策,明确计提坏账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方式以及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等事项。 3.详细考虑,加强应收账款成本的管理工作 应收账款成本问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如何避免一直是企业管理层所关注的问题。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管理成本要区别对待,分别提供风险控制策略,才是最有效的。 机会成本,即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为了避免机会成本所导致的风险,企业在进行赊销业务时,要预算赊销款项的收回率,结合对资金周转效率的考虑,来进行业务的发展。坏账成本,即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一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同方向变动,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坏账成本无法进行精确的衡量,这时需要企业提供合理的坏账准备,除了坏账准备外,对于已经形成的坏账,也要制定合理的催收流程,尽量将坏账损失减到最小,保障企业利益最大化。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集各种信息费用;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催收账款所发生的费用;其他用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费用。那么,在风险控制方面,对于管理成本来说,需要企业的管理层详细考虑对管理成本的资金安排,加强管理工作,安排专职人员认真记录每一笔管理费用的产生和去向等。另外,控制应收账款的成本要业务部门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管理层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和合适的销售政策。 三、结语 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应持续进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从建立之日起就需要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进行筹划。日常的细节管理更能决定这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在平时企业经营阶段里,要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加强产品生产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确认应收账款最佳持有额度并对客户进行奖惩政策如现金折扣等,这些应规范化和制度化,并长期坚持。除此之外,坏账的处理也能够彰显一个企业的能力。另外对于这些风险,还可以申请法律方面的保障,采用资产保全的方式来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总而言之,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与防范需要时刻进行,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是企业管理好应收账款提高经济效益并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东显.应收账款核算应注意的几个特殊问题[J].财会月刊,2011(10). [2]辛欣.应收账款管理中信用条件的确定[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1). [3]杨建平.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