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大学计算机文化》课程应用“对分课堂”后的思考 |
范文 | 孙海霞 党红恩 胡永 摘要:“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师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高校教师在其教学中应用本模式,笔者通过“对分课堂”在西藏民族大学的公共计算机课程《大学计算机文化》中的应用,思考与反思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文化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划分为讲授、内化与讨论三个阶段,结合了传统讲授模式与讨论教学模式的优势,出发点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笔者作为公共计算机课程的一线教师,也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在我校《大学计算机文化》课程中实际应用本教学模式,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其局限性也有一些体会。 1 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与传统课堂模式相比,对分课程教学模式对教师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这种要求主要表现在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上,难度比较大,首先教师需要非常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将原有在50分钟讲授完的内容精炼到10~15分钟时间上。其次在讨论阶段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讨论节奏,很多教师因为不具备相应的教学经验,就很难很好的掌控讨论过程,如果在讨论时如果按学生的思路展开,极易偏离教学内容,影响学习的系统性;但如果教师按教材内容去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可能沦为表面现象,实际上还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所以,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积累,对教师的知识素质与教学素质都要求较高,同时还要不断跟进学科研究前沿,才能跟得上学生的节奏,保证各环节的效果,由此也造成教师的备课量大大增加,降低了教师采用本教学模式的积极性。 2 教学实施过程不易把握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划分为讲授、内化与讨论三个阶段,在讲授阶段,教师要讲授知识框架与基本概念,精讲重点难点;在学生听取教师讲授后,在内化阶段独立学习,自主内化吸收;在讨论阶段,学生进行分组进行研讨与交流。对分课程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讨论,讨论过程又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2个阶段,首先学生需要在自己的小组中以教师在讲授阶段布置的问题为中心,围绕自己在内化阶段理解、掌握以及不理解的内容在小组内讨论,在全班交流阶段,教师随机选派成员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发言式、解答式或辩论式等。虽然讨论的内容教师以做了初步的限定,但小组讨论过程基本上是学生自由发挥,而且是多个小组,所以讨论的结果是否是教师预期的结果不易把控,此外全班交流中教师随机选派的成员能否准确的表达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有时候虽然花去了大量时间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实施过程不易把握。 3 “对分课堂”需要的学时较多 针对某个教学内容“对分课堂”的本质上是学生学习了三遍,一是教师讲解一遍,二是内化吸收一遍,三是讨论一遍,虽然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相比,同一个教学内容还是花费的时间较多,特别是讨论阶段一旦发动起来,不容易控制,往往会占去大量的课堂时间,不能按计划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如果一门课程中大量的内容进行对分课程教学,就会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目前高校的教学学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所以课程全部内容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显然不现实,只能节选适当的内容使用对分教学模式。 4 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对分课堂”中教师主要精讲重点难点,告诉学生知识框架与基本概念,而知识的推理过程、具体应用、与知识相关的方法、结果与结论、优点与缺点、发展趋势等内容都需要学生自己探索,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高,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认真按照教师设定的内容思考与探索,否则在内化阶段学生只是浏览了一遍教材,实际上并没有深入掌握知识,后续的讨论阶段也只是照本宣科。此外,笔者在《大学计算机文化》中使用本教学模式时,分组讨论阶段往往只有小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发言的学生永远都是喜欢表现、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的在等待,表现怠倦、懒散,所以实际操作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讨论也很少出现教师期望的思想碰撞、激烈争辩。 5 问题设定的难易度不容易把握 “对分课堂”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完成内化阶段要掌握的内容,一般在讲授阶段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后续参加小组讨论,这些问题要精心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多数学生经过学习后能答出较好。但在具体设定问题时,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层次、思维能力的限制,问题设定的难易度不容易把握,简单客观的问题多,启发性问题少,学生就不能深层次的探索教学内容,简單客观的问题少,启发性问题多的话学生可能都无法回答讨论问题,所以如何设定讨论的问题难易度很不容易把握。 6 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限定 “对分课堂”通过讲授、内化与讨论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特别通过讨论学生需要将自己掌握的以及还未理解的内容表述出来,但实际上有些课程适宜进行讨论,如社会学科中开放性,多维性的问题或情景较多的问题,适合于讨论,一些自然科学有些实验课也适合,但如数学中的公式、定理,英语中的语法等显然不适合讨论,所以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只能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下使用才能起到提高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思维的效果。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分课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方法,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等采取更加丰富的教学模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2]杜艳飞,刘立娜,刘鑫馨.PAD课堂在心理学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反思[J].高教学刊,2016(11). 作者简介:孙海霞(1972),女,汉族,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