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 |
范文 | 赵慧礼 [摘 要] 发挥理性信念在执政党治理和国家社会治理中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对党员公众进行有效的传播和教育。针对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基于理想信念生成规律和党员干部成长规律,激活理想信念的生命力和社会感染力,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是:进行组织创新、阵地创新、思路创新、操作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同时,通过加强研究、广泛宣传、加大投入、强化队伍建设,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现实意义;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B 理想信念是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表现,是93年来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的驱动力,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根本价值取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持久思想动力。然而在实践中,理想信念教育陷入现实困境,总体效果不好。如何基于理想信念生成规律和党员干部成长规律,全面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育吸引力和有效性,激活理想信念的生命力和社会感染力,不仅是执政党自身建设,而且是整个国家和社会治理,急需破解的一项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难题。 一、理性信念在执政党治理和国家社会治理中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作用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理想信念教育创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并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理想信念的新内涵和如何坚定理想信念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具体阐明了衡量理想信念的具体标准。“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定理想信念是党自身更加硬朗、成为一名好铁匠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梳理习近平同志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可以看出理想信念的三个层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现实目标。他把两个百年目标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丰富了现实目标的内涵,使其更具感召力,更贴近共同理想。 坚定理想信念的要义在于如何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的传播和教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创新方式方法。一是从外部环境看,外部环境考验复杂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科技发展信息化都对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严峻挑战。二是从党的事业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全面实现“自身硬”进而更好地“打铁”,迫切需要理想信念为之提供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三是从创新教育的现状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创新效果有待评估,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创新队伍有待加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手段有待丰富,创新氛围有待优化。例如,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的调查问卷显示,61.5%的党员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居各类问题之首。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拥有的理想信念资源与党员干部的认同度、满意度不对称,一方面是党成立90多年来,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先进共产党员群体的光辉形象和感人事迹,另一方面却是一些党员干部是信非信,不真信,信不信无所谓,没啥可信,说啥也不信。这些都凸显了创新理性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主攻方向是遵循理想信念生成规律和党员干部成长规律,如何用党员干部听得懂、听了信的朴实话语、生动语言、现代手段,将党拥有的丰富的理想信念资源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精神信仰、行动智慧,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同到内心坚信再到自觉践行。 (一)主要途径 1.组织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在党建工作和国民教育中的固本性地位,建立党委领导、组织部门负责、各个相关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理想信念教育领导格局和运行机制。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国民教育的整体规划。加强协作,进行一些大的选题、策划,形成理想信念教育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找准党的优良传统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在感情共鸣中增进思想认同。把9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内化为党员群众的“三个自信”,特别是讲清楚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新进展和执政党建设呈现的新气象,通过这些最新素材进一步增强党员群众的“三个自信”。以加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建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绩效管理,切实提高科学性。 2.阵地创新,优化整合党干校系统和高校系统的教育资源。发挥党干校的主渠道和领头雁作用,强化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把理想信念教育贯彻教学全过程,针对学员的不同特点,运用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实效性。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党干校系统和高校系统在理想信念教育创新上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实现警示教育的阵地化、规范化、经常化,心灵触动和思想引导相结合,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说服力和震撼力。 3.思路创新,突出科学思想方法教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贯穿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注重运用方法论,传承和创新了科学思想方法,提出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五位一体思维方法,要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和普及这些思维方法,更加理性客观地看成绩、识问题和看中国、观世界。 4.操作创新,关注引导思想热点。认清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想对理想信念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把握党员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心态特征和思想波动规律。敏锐发现党员干部关心、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方面热点问题,弄清来龙去脉,认清其阶段性特征,聚合更多正能量。 5.方法创新,注重互动体验式和隐性化教育。充分利用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使党员群众在亲身体验、艺术互动、灵魂触动中坚定信念。开发案例教学,科学合理选取理想信念教育的案例,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 一些外国政党利用媒体、学校、党组织活动、社会活动等多种载体和途径,灵活地运用隐性引导方式,促进理想信念的“无意识”化教育。应当借鉴其中有益做法,通过环境营造、社会活动等隐形形式,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6.手段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方式。在继续运用报告、讲座、演讲、会议、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手段的基础上,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手机、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型话语平台,占领新媒体阵地。同时,更新话语体系,使用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群众性语言,使理想信念教育生动打人、平易近人。《领导人是如何炼成的》、《习总书记的时间都去哪了》等动漫视频颇具创意,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好评,对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二)保障力量 1.加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理想信念教育涉及人的心理因素、文化因素、时代背景因素,应综合运用党建、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精心编写时代性强、接地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理想信念教育教材。及时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好做法,加以推广。加强“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前瞻性研究,形成一套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2.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实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评比常态化,激发争先创优的持久动力,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理想信念的可学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大对理想信念的宣传活动,着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论述的大众化,并把其融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之中。 3.加大投入,提高硬件水平。通过财政投入、党费拨付等固定化渠道,确保理想信念教育有充足的经费来源。全面加强基层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有效利用党员服务中心和远程教育网络等培训资源,建立网上党校,确保各级党组织有地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4.强化队伍建设,筑牢人力资源基础。通过引进人才、定期化集中性培训等方式,建设一支稳定的理想信念坚定、业务熟练、忠诚可靠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参 考 文 献] [1]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205/c40537-23757123.html [2]习近平同志的从严管党治党思想:打铁还需自身硬[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716/c1003-25286954.html [3]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保持共产党员信仰纯洁性研究[J].党建研究,2013(2) [4]高新民.从宏观视角解读“南京样本”[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12) [责任编辑:王凤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