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的国内文献综述
范文

    代汝云

    [摘 要] 税收风险防控是税务机关的重要目标,而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是税务机关做好税收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国内各专家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税收风险防控的实际状况也做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为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为应对税收风险,构建防范税收风险机制的对策是:在税务机关内部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转变税收风险监控方式,建立“雷达”预警平台;构建大数据平台及数据库,加大信息技术共享力度;规范奖惩制度,明确第三方协税义务,加大违法打击力度。

    [关键词] 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B

    2002年国家税务局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2002-2006年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战略规划纲要》,首次正式提出了“防范税收风险”这一理念。2008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正式组建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从总局到各地税务机关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应对大企业管理。2009年,总局出台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明确了税务机关的大企业管理机构针对大企业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标志着我国对大企业实施税务风险管理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012年,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构建以税收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税收风险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受到税务部门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内很多知名的学者也都有了不少独特的见解和建议,为大企业税收风险防控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从现行的研究成果看,国内学者对税收风险防控的研究主要从一下三个视角:一是对我国税收风险成因的研究;二是基于理论基础模型之上对我国税收风险的研究;三是基于应对税收风险而提出的构建防范税收风险机制的研究。

    一、对我国税收风险成因的研究

    范忠山(2003)认为企业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原因是企业不能充分重视税务风险;客观原因为我国税收法规频繁变动。蔡昌(2007)认为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税法本身存在缺陷,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不充分;税务机关在执法中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经济环境中存在着一些虚开、代开发票等不合理的外部环境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张平平(2010)认为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包括;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办税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信息不对称、国家税收政策多变以及外部经营环境复杂。

    栾春华(2010)将税收风险的成因归为三类:税收立法风险、税收征管风险、纳税遵从风险。李忠华(2011)将税收风险(主要指征税风险)按其形成的原因不同分为固有风险、制度风险和管理风险。朱淑芳(2011)从征税环境、制度因素和征管过程的“寻租”现象三个层面阐述存在税收风险。涂京骞(2012)指出我国的税收风险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为:税收征管风险、税收法律适用风险、税务协助风险以及协调税收法制与和谐征纳关系的风险,并针对以上四大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婉宜(2014)指出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如大企业税收信息建设不足,不能有效适应税收管理的实际需求。部分信息系统程序复杂,功能单一,加大了大企业税收管理难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企业税收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姚轩鸽、魏春田(2014)指出税收风险复杂性的根源在于税权民意的基础不坚实与不广泛,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纳税人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导致税收立法难以体现大多数纳税人的意志,进而产生税收风险。并指出税收负担较重也是税收风险产生原因之一。

    二、基于理论基础模型之上对我国税收风险的研究

    当前用于估算我国税收流失或识别税收风险的模型主要有投入产出模型和随机边界模型。税收风险的测度评价模型,在定性分析方面主要是专家经验法,在定量分析方面,主要是数理统计测算与评价法。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下:

    胡云松(2010)经过分析后建立的风险评定模型是:税收风险积分,依据模型的评定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为静态特征概率,为动态特征概率,为置信系数,表示动态特征调整系数,用表示规模,用表示战略层面作出的风险概率判断,用表示风险度特别值。李小平(2012)构建纳税人风险评估积分模型,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设置预警值区间,根据纳税人指标值与预警值之间的偏移度进行单项积分。

    李晓曼(2013)在税收风险评价方法中,将各单项因子指标的风险分值与确定的相应风险权重进行综合,确定纳税人税收风险分值:,对税收风险坐标图法、Monte Carlomethod(蒙特·卡罗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做了描述。陈洁(2013)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同类企业产出效率,通过DEA方法和一定的判别标准确定遵从税法纳税人,提高测算样本质量,再用Tobit模型构建税收流失模型。

    张景华(2014)构建了行业税收风险识别模型,根据评分标准及计算公式:(风险识别指标预警值-风险识别指标值)/风险识别指标*100%,以风险识别指标值与预警值之间的偏移度进行单项积分,将税收风险的大小用风险积分表示,为风险评价积分,为单项积分,为指标权重。将各指标的单项积分按照其在整个模型中的权重进行汇总积分处理,形成整个模型的风险积分。

    三、基于应对税收风险而提出的构建防范税收风险机制的研究

    (一)在税务机关内部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无锡市国税局“风险管理”课题组2010)指出我国税收风险管理要注意省、市、县税收风险联动管理机制构建;强化层级管理机制,明确省、市、县的三级分工。黑龙江省财税研究基地蔡德发教授(2012)根据黑龙江省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特点,研究了“管查协同”的新管理模式,建议选定行业进行风险管理,积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业化管理经验,实现稽查和管理的无缝对接。

    2013年,杭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指出要建立全国性的税收遵从战略管理委员会,制定全国性的战略规划以及年度性的风险管理目标。同年,马岩在其《中澳两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比较与启示》一文中指出澳大利亚在大企业管理对象上选择重中之重的企业集团,是全国性重点行业,并设定长远的管理目标,构想5年甚至10年后的税收管理模式。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14)指出我国应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开展顶层设计,稳妥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实施工作,明确各级的职责分工。同年,王宇航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行业风险税收管理工作组,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队伍建设以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落到实处等建议。

    (二)转变税收风险监控方式,建立“雷达”预警平台

    钱莹(2013)认为可以通过制订风险应对工作规程,规范风险应对操作,构建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并引入指标等级理念,构建税收风险识别模型等措施来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质效。同年,李晓曼指出我国针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的防控应该建立和完善税收风险分析监测系统,完善税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分析监控模型,并按照“服务+管理+执法”的差别化、递进式模式建立税收风险应对控制管理体系。

    肖慕鸿(2014)建议要积极构建预警体系,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的智能识别水平。开发建立税源风险控制系统平台,导入可靠数据,形成预警风险模型指标,并建立各行业风险模型,按风险值确定预警对象。

    (三)构建大数据平台及数据库,加大信息技术共享力度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2013)提出要创新大企业个性化纳税服务,通过建立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知识库、优化风险管理流程等措施来提升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专业化水平。

    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科研中心提到税务部门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要加强数据分析,推进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仲崇文提出不仅要重视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还应该重视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质量,通过提高信息的可靠性、设计精准的模型、培养专业人员以及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理念等措施,来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质量。唐晓鹰、吴蔚指出要丰富数据来源,夯实税收风险管理基石;加强第三方和税务评定信息的比重,减少对纳税人申报信息的依赖度,提高信息准确性与可靠性。并指出要强化信息处理,构建风险技术支撑平台。

    (四)规范奖惩制度,明确第三方协税义务,加大违法打击力度

    徐祥乾(2013)提出要加强风险应对,打击违法行为:要做到强化过程控制、强化监督保障、强化税务稽查从而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2014年,陕西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建议强化风险监督应对措施,加强第三方税务信息的提取以及交流,并强调对大企业进行风险意识培养来防范税收风险。同年,国家税务总局赴澳大利亚大企业税收管理第二期培训课题组对澳大利亚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建议借鉴其成功经验,实行对所有大企业的服务和预防性管理措施以及针对风险较高企业的纠正性管理措施相结合,以服务措施为主,结合威慑手段,引导、促进大企业与税务机关合作,实现纳税人自我遵从。樊勇(2014)梳理了OECD国家税务风险管理经验,就我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提出了建立大企业税收风险反馈机制的措施,指出应丰富各种途径,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税收立法部门反馈各类大企业税收风险信息,通过不断完善各类税收法律、堵住税收执法漏洞,从源头上减少企业税收风险的产生。

    尹淑平、宋雷娟(2015)指出要充分发挥税务中介的积极作用,通过提升服务以及加强管理等方式来促使税务中介机构为税务机关对企业风进行税收险管理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尹淑平,宋雷娟.税收风险管理的国际借鉴与启示——基于税务中介行为视角[J].财会通讯,2015(8):120-122

    [2]陈洁.税收风险管理条件下的大企业案头分析[J].中国物价,2015(3):89-91

    [3]姚轩鸽,魏春田.税收风险的预警和防范[J].中国经济报告,2014(1):57-62

    [4]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朱广俊,张林海.风险管理理论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研究[J].税收经济研究,2014(1):26-32

    [5]张景华,彭骥鸣,田山鹏.税收风险识别方法与应用[J].财经理论研究,2014(5):24-29

    [6]国家税务总局赴澳大利亚大企业税收管理第二期培训课题组,王道树,倪廷辉,蔡宇,朱江涛,张锋,陈恩宪.澳大利亚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进展及借鉴——在全球BEPS行动计划背景下[J].国际税收,2014(12)0:54-59

    [7]张景华.税收风险识别模型的构建[J].税务与经济,2014(1):96-99

    [8]国家税务总局赴澳大利亚大企业税收管理第二期培训课题组,王道树,倪廷辉,蔡宇,朱江涛,张锋,朱焰宇,钟亚晖.澳大利亚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评介[J].税务研究,2014(12):78-81

    [9]李小平.税收风险管理与模型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王凤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