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
范文 | 黎海涛 冉妮妮 摘 要:文章以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分析研究了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最后简单提出了一些改善城市建设环境地质问题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得到了集中地体现。环境地质问题作为阻碍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对于相应问题改善,推动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环境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好坏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主要由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及地质环境组成,上述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时刻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并且对于污染物也起着良好的净化作用,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干净的生存土壤。地质环境作为自然环境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遵循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的分级模式,是地质环境中自然环境属性属性的表现。环境保护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世界上超过100多个国家也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的性,而针对地质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整个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凸显了环境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地质工作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城镇化建设进程依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末,我国的城镇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7.35%,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显示的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覆盖率将有望超过60%。而在城镇化进程发展过程中,城市环境地质勘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地下空间监测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随着城市发展日益深入,逐渐告别了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开始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主张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这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有效解决城市空间拥挤的有效手段,环境地质工作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促使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更加合理,有效避免地质灾害对人们造成的安全威胁,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加剧了地质灾害 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建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很多,客观原因为我国水资源本就匮乏,且分布不均衡,沿海城市水资源分布较多,西部内陆城市用水则比较紧张;主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大中型城市人口较为密集,集中用水量较大,造成水资源严重短缺;二是水质浪费问题,很多城市污染物排放严重,导致水质遭受大面积污染,属于“水质型缺水”;三是水资源浪费问题较为严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例如水龙头没有拧紧造成长时间滴水,生活用水没有实现一水多用等,另一方面,据关数据统计,我国约25%的生活用水器具存在漏水问题,每年浪费水资源高达4亿m3。水资源短缺致地下水被过度开采,从而引发大规模地质灾害问题,比较典型的是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城市地面沉降,土质疏松,从而对城市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水污染增加了环境地质压力 从我国当下城市建设发展来看,水污染问题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也是当下环境地质工作开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水污染不仅会导致城市环境地质造成进一步的恶化,对于人类生存发展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6)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6124个地下水质监测点中,接近60% 的水质监测点显示当地的地下水质为较差或极差,对于当地水文地质状况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致使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加重。 (三)环境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 城市发展离不开工程建设,然而在实际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预先没有对施工场地进行规范的地质勘查,致使在实际施工时对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地基稳定性变差,容易造成建筑塌陷问题。另一方面,在进行一些大坝等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时,由于对地质环境勘查不到位,也很容易引发地质盐碱化问题。 三、改善城市建设环境地质问题措施 首先,在看待地质环境问题上,应立足长远发展目光,建立人与环境地质协同共生、和谐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忌城市发展建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绿色环保城市建设发展之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其次,应增加地质环境容量,促进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在实际进行城市发展建设中,需要对地质环境容量进行充分的考虑,严禁盲目建设规划,尽最大程度的降低城市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带来的影响。针对已经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质量,促使地质环境容量得到有效的恢复与提升,例如针对地下水位下降问题,需要统一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管理,做好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使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一水多用。 最后,构建全新的自然资源监测平台。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加以考虑,并与当下环境地质监测机制相结合,建议立足于国土资源监测平台,构建全新的自然资源监测平台,实现自然资源全领域覆盖,有效实现地质灾害安全监测、土地调查监测、地下水基土地监测等统一的整合,促进监手段优化,并与森林、草原、地表水等不同平台的监测数据接入整合,构建全新的评估模型及方法,在环境地质监测上是以自然区域为单位,而不是以某个资源为单一目标,实现统一的监测、评估及预警,提升环境地质工作开展水平与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城市建设发展中,环境地质问题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性,明确环境地质问题产生原因,并在环境地质工作开展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相应问题,推动城市建设平稳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执华.浅析如何有效预防与控制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低碳世界,2016(29):1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