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产性服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范文 | 姜晓东 [摘 要] 现阶段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由于我国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而带动了生产性服务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及促进就业,生产性服务在未来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促进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可以采取选择试点城市、提升市场需求以及提升生产性服务实力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经济发展;制造业;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11-0111-02 生产性服务主要是指并不直接从事生产,但是服务于生产过程的产业,如金融产业、商贸流通等都属于生产性服务的范畴当中。现阶段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近几年,我国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也带动了生产性服务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生产性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生产性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从国际范围来看,近几年大部分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了生产性服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都加大了对生产性服务的投资力度,生產性服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并有效地带动了周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在GDP中都占据了较高的比例。如下表所示为最近10年纽约、巴黎与东京生产性服务在GDP中所占据的比例,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这几个城市中生产性服务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高,同时生产性服务所占据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当中。 纽约、巴黎与东京生产性服务业占城市GDP的比例/% 首先,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充分表明生产性服务的平均利润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基本上可以达到15%,而其他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只能维持在8%左右,尤其是与制造业相比生产性服务的利润率明显较高。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在苹果电脑的整机生产中,整机销售所获得的利润只能占据总利润的20%左右,同时相关电脑配件的利润也占据了20%,而前期的设计研发、后期的销售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却获得了超过50%的利润。其次,生产性服务的发展还能有效带动产业链附近产业的发展。例如,在销售会展当中,会展本身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与整个产业链所获得的利益大约为1:12。从以上的论述中发现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经济增长。 (二)生产性服务可以有效带动产业结构转型 最近几年我国已经逐渐进入到经济新常态时期,所谓新常态时期是指经济增速将逐渐放缓的时期,这一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而在产业结构转型中高端产业的发展则是最重要的内容。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会使市场资源的配置发生变化,并不断向高端产业辐射,最终促进高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允许制造业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进行打包交给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处理,制造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之上,最终使产业结构转型顺利完成。 (三)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情况看,服务业提供了最多的工作岗位。2003年德国的服务业为社会提供了超过50%的工作岗位,其中生产性服务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超过了25%。2013年德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据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则超过了60%,而生产性服务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则首次超过了30%。促进生产性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现阶段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的基本格局,最终引导我国走向劳动力强国的道路。 二、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发展策略 (一)建立试点城市 虽然生产性服务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我国的生产性服务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低,我国关于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经验还不够完善,如果贸然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生产性服务则必然会导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建立试点城市就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在选择试点城市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选择生产性服务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城市,例如可以选择深圳、北京等金融产业相对较为发达的城市或者南京、上海等商贸流通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二是选择具有一定人力资源优势的城市,例如可以选择合肥、成都等具有较多高等学府的城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只有具备较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生产性服务的进一步发展需求;三是选择制造业相对较为发达的城市。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所选择的试点城市本身的制造业并不发达则必然无法满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二)进一步拓展市场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 供求关系是任何商业获得生存的基础,即使生产性服务足够的发达,缺乏市场需求也必然无法发展起来,现阶段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拓展市场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一是促进制造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构建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机制,鼓励制造业将非核心的业务打包给生产性服务企业处理,并给予制造业企业必要的税收优惠,在降低制造业运行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生产性服务市场需求的提升;二是建立专业生产性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扩大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信息渠道,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机会;三是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生产性服务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则会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 (三)提升生产性服务的实力 实力是生产性服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总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的生产性服务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现阶段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的实力:一是加大对优秀生产性服务供应商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质生产性服务供应商进入试点城市,并逐渐形成聚拢效应,提升整体实力;二是加强现代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中的应用,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使用加大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玲.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5):37-53. [2]董欢,郭晓鸣.生产性服务与传统农业:改造抑或延续——基于四川省501份农户家庭问卷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4(6):84-90. [3]楚明钦.生产性服务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程度的国际比较——基于OECD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4,30(2):52-63. [4]陈艳莹,鲍宗客.行业效应还是企业效应?——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利润率差异来源分解[J].管理世界,2013(10):81-94. [5]钟韵,闫小培,林彰平.高等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输出空间特征——基于广州商务服务企业行为的探讨[J].地理研究,2010,29(12):2166-2178. [责任编辑:王凤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