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与防范
范文

    陈桂瑶

    [摘 要] 小微企业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民生、安排就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小微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却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的匮乏。小微企业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在融资过程中呈现很多风险,给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带来很多隐患。小微企业投资缺乏理性,资金调度和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信息真伪难断,缺乏政府监管力度。小微企业必须理性融资,合理分配资金,控制融资杠杆,优化资金结构,规范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才能真正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利用小微企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断做大做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10-0085-03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调整经济政策,减少了对小微企业的放贷,只是对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保留信贷功能。主要是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差、资金流动不明确、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政策影响有制约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出现,导致银行提高了对小微企业的放贷门槛,对小微企业的借贷要求采取回避的态度,轻易不会被审批通过,致使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的信贷中获得融资。

    小微企业想要通过借贷来进行融资,无论是银行的借贷,还是社会的借贷,都要付出很高的成本。银行对小微企业不信任和回避的态度,使得很多小微企业要托关系,走人情,为了融资贷款,花销很大,即使最终贷款审批通过,拿到手的金额扣除高昂的利息及人情成本,实际所剩下的款项也没有多少。如果小微企业要向个人或者社会借贷,小额贷款公司或理财公司巨大的非法利息,会给小微公司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也号召各地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但是银行所能审批并借贷给小微企业的融资金额有限,很多贷款金额都是属于创业资金,对于一些资金缺口较大的小微企业来说,根本不能满足所需。这就使得很多小微企业在向银行借贷的过程中,陷入两难境地。小微企业缺乏对市场走向的判断,在选择项目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小微企业缺乏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强,在经营运作上存在一定风险;小微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风险;小微企业缺乏安全意识,有被供货商欠款或被合作伙伴欺骗的风险。

    二、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一)小微企业投资过于盲目,缺乏理性

    小微企业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对于投资盲目乐观,缺乏理性,很难保证资金投入产生效益。小微企业贪心过大,急于求成,没有做好事先的市场调研,缺少所投资的行业技术知识和专业认识,对于一些缺乏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的项目,只看到了项目的资金流動不高,却没有看到项目可能存在的高负债和高风险,在没有做出明确的风险分析和收益分析前提下就盲目做出决定,将资金投入项目之中。还有的小微企业,虽然不去做项目投资,但却把资金拿去理财,由于对理财知识的匮乏和理财产品信息的缺失,再加上盲目信任客户经理的错误引导,将资金投在了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上,最终导致收益不高或收益受损。

    (二)小微企业资金调度不合理

    小微企业对于资金调动的不合理也会给小微企业带来融资的风险。小微企业对企业可控的流动资金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造成小微企业所融资的贷款不能按时还贷,造成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下降,让小微企业很难再获取贷款的机会,以致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转。还有的企业因为给其他企业做担保,受到牵连,被牵制冻结账户和查封资产,造成小微企业无法经营,损失巨大。

    (三)小微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

    小微企业融资的结构不合理,也会给小微企业带来风险。很多小微企业为了抓住时机,快速发展,不仅向银行借贷,还向一些没有资质的非法小额贷款公司以高息借贷,企图在一夜暴富之后偿还。可是,很多小微企业还没有获得切实的效益,就已经背上了极高的负债,无论小微企业多么努力,也不够偿还高额负债,给小微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不得不破产,宣告倒闭。还有的小微企业,在稳步运营的经济发展中,突然寻求经济的迅猛增长,不顾自身的情况和时机的把握,盲目进行市场扩张,对市场的风险和企业的经济实力没有做出正确的评判,盲目市场扩张带来的融资风险,引发了小微企业内部的经济危机。

    (四)小微企业融资信息真伪难断

    小微企业格局小,多为家族企业,很多小微企业的领导者自身综合素养较差,只想追求经济效益,缺少法律意识,公私不分,经常出现做假账、挪用公款、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还有很多小微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盲目乐观,不做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导致投资失败,损失巨大。像这样的小微企业,一旦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很多小微企业领导都会选择携款而逃,不仅让企业的信用等级遭到差评,也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很多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经常会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资产负债情况,弄虚作假,蒙骗银行,企图通过银行的审批,获得需要的贷款。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征信体系还不健全,银行也很难获得小微企业的一切信息,这就给银行在调查小微企业融资信息的时候增加了成本,也带来了隐患。由于小微企业融资信息真伪难判断,给银行调查和审批都增加了难度,带来了信用风险,所以造成银行越来越谨慎对待小微企业的贷款问题,贷款的门槛越来越高,小微企业贷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五)金融市场有缺陷,政府监管缺乏力度

    对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比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政府对于银行信贷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都缺乏足够的监管力度。虽然我国近几年来确实也推出了很多关于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办法和支持小微企业经济建设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的风险过大,纵使有相关政策规定,银行也不敢贸然执行,所以很多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都很难落实和执行,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有很大的缺陷,缺乏控制和规避风险的措施和方法,无法保证银行的利益,也就很难使银行可以顺利的将资金贷给小微企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三、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理性融资,树立小微企业投资风险意识

    小微企业必须要理性融资,树立正确的投资风险意识。小微企业要做好市场调查、风险与收益的分析,理性对待融资,不要贪功冒进,盲目乐观。要在小微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应急响应机制,严格落实,认真执行。小微企业在融资之前,一定要对可能会造成融资风险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考虑周全,没有遗漏。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财务人员和市场开发人员,一定要对融资项目进行考察和调研,充分了解该项业务的一切情况和有关因素,对于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的成本要有精确的计算,还要派专人负责监管和审计,确保制定的项目开发流程规范化、具体化、细致化、效率化,确保融资资金不会浪费,确保公款不会被侵吞,不会出现徇私舞弊、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等违法犯罪现象。等到一切影响项目开发的因素调查明白,流程制定规范清楚的时候,再去向银行申请贷款,开展企业的新项目。还要注意,小微企业不要向社会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贷款融资。因为目前社会上的小额贷款公司,良莠不齐,资质很难保证,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挂着贷款公司的牌子,实际在背地里坐着放高利贷这样违法犯罪的事情,不仅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与稳定,也给小微企业本身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隐患,高额的利息会使小微企业难以承受,在法律层面上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都很难得到保证。

    (二)合理分配资金,确保资金应用到位

    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因此一定要合理分配小微企业手中能够控制的资金,确保融资所得的资金能够应用到位,用在正处。小微企业必须要重视融资的杠杆作用,要把融资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时还要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要使小微企业账面上常有流动资金,要保证小微企业拥有风险准备金,避免举债过高,负担过大,最终难以承受。要根据小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要进行融资,切不可盲目贪多,错误的以为企业可控的资金越多,企业能产生的效益就越多,最终给小微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造成小微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在资金是使用前必须对项目进行研究和规划,进行确认和审核,防止受到金融诈骗和投资陷阱。小微企业的资金如果运用的不正确,投资的项目有问题,融资杠杆带来的巨大负债压力和投资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会使小微企业的财力入不敷出,很难支撑小微企业正常运转,只会起到阻碍、停滞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会给小微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三)控制融资杠杆,优化资金结构

    小微企业要控制融资杠杆,优化资金结构,不要让小微企业长期被负债所累,要确保小微企业的盈利。要增加对小微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增加小微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文化底蕴,确保小微企业的经济实力。对于小微企业流动资金的控制,必须长期保持账面有结余的状态,并将这些结余的资金作为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基金和债务偿还基金,只能用来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偿还债务,不能挪为他用,要谨慎看管,定期审计和检查,从而保证小微企业资金链的稳定。在资金结构上,也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在同一个项目上,要尽量分散投资,要尽量做小项目投资,短期项目投资,减少项目失败对小微企业造成的风险。不可急功近利,过于激进,小微企业资金不多,经不起折腾,要做好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要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能投入资金,开展项目。小微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资金原始积累,有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基础时,才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和完善,拓展市场,突破瓶颈,开展产业结构转变和经济转型。

    (四)规范健全小微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现阶段,要想解决我国银行业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力、贷款门槛高的问题,就必须要规范健全小微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解决银行对小微企业信息的不了解。首先就要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评级系统,实行全国联网,全网共享。我国目前的征信系统只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小微企业的征信力度远远不够,录入的信息也很少,部分信息也很难保证真实可靠。所以必须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信用评级系统,把所有在册的小微企业的信息全部纳入其中。当小微企业申请贷款的时候,按照小微企业信息披露制度规定,强制要求小微企业向银行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银行根据小微企业披露的信息结合信用评级系统的数据,进行比对与核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可以缩短调查和审批的时间,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审计的效率,又可以让小微企业难以进行信息造假。除此之外,对于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过程中出具的担保手续、抵押资产,都可以通过小微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强制披露,杜绝一切违法犯罪手段,保护银行的利益,让银行的贷款能够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小微企业,让国家的政策能够真正支持到小微企业,实现其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

    (五)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提供政策扶持

    加大政府监管的力度,提供更多、更切实际也更有效果的政策扶持。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健全法律法规,以宏观调控来引领金融市场的发展走上正轨。要确保现行的法律法规适应时代的需要,能够满足经济的发展和小微企业融资的要求,不能存在遗漏、空白、含糊不清、执法不力的情况。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和激励,对于那些愿意支持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的银行给予一定奖励或政策扶持,促进银行推出更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贷款优惠政策。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帮扶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给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给小微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小微企业进行融资和贷款,彻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后,相关政府部门还要继续推出一系列优惠的扶持政策,帮助小微企业进行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政策指导和经济支持。

    四、结论

    我国小微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基础,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小微企業的融资难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造成的,这些风险来自各个方面,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资金流动、财务管理等诸多重要领域,给小微企业的融资造成了阻碍。因此,小微企业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摸索更多的解决办法,从源头上遏制这些风险和隐患,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促进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利用小微企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断做大做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纳新,伍中信,林剑峰.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传导过程研究——基于小世界网络视角[J].会计研究,2015(1):56-60+97.

    [2]周松涛,董展眉.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机制及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5(2):118-121.

    [3]白应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46-47.

    [4]何亚莉.区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3):61-62.

    [5]毕洪.面向小微企业的p2p网络融资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J].商业经济,2017(2):98-100+138.

    [责任编辑:潘洪志]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