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大班型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
范文 | 李一芳 董欣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校连年的扩招,大班型授课在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课堂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实施转动课堂模式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大班型转动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今高校教育中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以渤海大学大班型的转动课堂为例,阐述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大班型课堂中的运用与作用,旨在为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班型课堂提供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关键词] 转动课堂;任务教学;大班型;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10-0184-03 一、引言 转动课堂是渤海大学依据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中不断摸索与总结出来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转动课堂模式下,将课程的计划学时按照6:4进行比例分割,课堂教学占6成,用于课堂教学,称之为第一课堂,个性化学习与能力训练占4成,被称之为第二课堂。并且,根据知识是什么、干什么用和怎么用的教学任务,再次分割第一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时间的6成由老师精讲知识点,4成用于互动和学生练习。由此可见,转动课堂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增强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同时,课时的分割对于学生人数众多,专业性较强,知识点较多的大班型专业课程的课堂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课时中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又能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面的调动与训练,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了转动课堂模式下大班型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渤海大学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转动课堂为例,在大班型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方法的理念,旨在为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班型课堂提供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二、转动课堂模式下大班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在我国连年实施本科扩招的政策下,大班型授课已经成为渤海大学各专业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颇有人气的会计学专业。2013年,渤海大学开始教学模式全面改革,实施转动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尝试中,5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成效,但同时,转动课堂模式下的大班型课堂也遇到了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如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小班型教学效率高于大班型课堂,大班型授课老师普遍反映授课强度上明显高于小班型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与全面性难以保证,学生人数多,“转”不动。 (一)学生人数多,调动困难,转动课堂优势难以发挥 转动课堂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创新、动手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知识点的传授更加深刻及易理解化。小班型的课堂中,由于学生人数少,书面批改量有限,老师可以很好的保持对每一位學生的关注度,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因此,转动课堂往往在小班型课堂中可以取得显著效果。大班型课堂中,学生人数多,课内秩序松散,老师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若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重多的知识点又难以实现转动课堂6:4的课时分割计划,因此,转动课堂在大班型课堂中的实施显得吃力。 (二)教学模式与内容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起学生积极性 由于转动课堂在大班型课堂实施中的局限性,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及进度,许多大班型转动课堂仍然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与练习搭配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教材章节内容的顺序进行讲解,把对知识点的提问作为转动课堂中的“转动”环节,方式简单,形式单一,缺乏新意,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起学生积极性。 (三)第二课堂利用效率低下 转动课堂模式下的第二课堂是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展设立的,旨在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不意味着无课课上,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通过多种形式与方式,自主的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自我感知与感悟,将第一课堂的内容进行自我消化与认识提升。但是没了老师的督促与监督,大多数学生将第二课堂视为“无课”,白白浪费掉了第二课堂的学时,大大影响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转动课堂模式下任务教学法在大班型课堂中的运用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动态发展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广泛的被语言类课堂教学所采用,但其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过程为重心,学习过程中充满反思,顿悟、自省的教学模式与转动课堂的教学理念与目标相一致,并且可以适用于任何学科。基于语言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运用的启发,本文认为转动课堂模式下的“大班型”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任务型教学方法,将知识点“任务化”,任务执行者“团队化”,任务责任“明确化”。学生在任务前,任务过程中及任务后三个阶段各持其责,从强调教法转变为关注学法,从而提高“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下大班型授课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以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为例,来说明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下任务教学法在大班型课堂中的运用。 (一)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建立任务型课堂教学体系,强化教学目的 1.将传统教学内容用执行“课堂任务”方式呈现 传统的按部就班的讲授教学内容中,学生接收的知识体系仅源于教材编写的内容结构与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某个知识点在本章节或本领域未涉及而草草带过,进而影响学生知识获取的完整性、连贯性。学生缺乏对所学课程的整体认知,也就谈不上怎么学以致用,更谈不上“课堂效率”。在大班型课堂中引入任务型教学方法后,可将讲授内容划分模块,分专题设置“任务”,使学生在执行任务中实行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感知,并呈现反思,顿悟,自省的心里活动,进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达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创新及动手能力的转动课堂教学目的。以会计学的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为例,可将教学内容按照属性划分为财务分析方法的学习、资产和资本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风险分析、财务报表综合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撰写九大任务模块,并设立各任务目标与内容,各项任务的教学时间可根据其在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合理分配。老师对各项任务中的关键知识点精讲后,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进而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经过自我感知后变得具体、生动,从而激发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 2.实施“任务”教学三阶段 任务教学三阶段分别为pre-task(任务前):介绍题目和任务;Taskcycle(任务环节):任务、计划、报告;post-task(任务后):分析、练习;在任务前的导入工作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教师的课堂角色通过引导、启发、激励等方式,逐步成为知识及技能信息提供者,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亲身体会知识的可用性,增强“学”的欲望,进而主动提出“学”的需求。任务执行环节中,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感知的过程。任务后,重注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与成果进行合理分析,总结归纳知识点及经验,并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 3.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要任务责任明确化,明确各团队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责 通过任务责任明确化,任课教师可以很好的掌握各团队及团队人员的薄弱之处,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并且,在执行课堂任务中,任务责任明确化可以大大减少团队合作中的“搭便车”现象。 4.高效利用第二课堂,加强任务后的分析与练习 大班型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多,课堂调动困难,进而影响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高效利用第二课堂,做好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并在教学目的上要有本质区别。转动课堂的第二课堂可以进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任务后”相关事宜,如对任务环节的分析与总结,对相关任务的加强练习等,能够更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当然,也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到学生感兴趣的任何知识领域。 5.强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表达能力,实行执行任务的竞争制与任务完成激励制 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下,大班型教学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及效果,学生必须合作,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要有竞争才有积极性。将学生“团队化”、“小组化”不仅可以节省教学资源,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各课堂任务的执行权实施竞争投标制度,每个团队竞标时都应具备详细、完整的投标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对于高效完成的团队给予奖励。 (二)建立课下课程学习交流平台,协助学生了解知识更新动态及互相学习交流 课下建立课程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及时了解课堂情况及相关知识更新动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教师也可定期在此平台进行答疑、任务布置及批阅工作,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标准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标准应该和与之匹配的课程内容设置目的相一致。基于任务型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考核指标应该进一步细化,使之与任务课堂教学内容目的相匹配。如根据事先设定的任务目标,制定学生完成该任务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具备的操作技能,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等标准,并对每一项标准合理设置分值,形成有依据可循的、多维度的考核标准,评分可以采取组组互评、组内互评、教师监管的方式等,使评分过程更加客观公平。 四、转动课堂模式下任务教学法在大班型课堂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使转动课堂模式下的大班型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明确、系统与完整,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责任制、竞争制与激励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转动课堂的最终目标,大大的提高了转动课堂模式下大班型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大班型转动课堂中任务教学的引入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任务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保证任务设计具有有效性。所谓任务设计有效就是指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在教学之前设计的任务,最终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状态。在任务设计环节,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知识点的关联性来设计任务,且多設计探究式任务。 其次,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引导、指导与监督。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动”起来是否是在执行任务。活动目的不明确,过程、结果不过问,任务布置后就放任不管,任由学生“动”,只注重形式忽略实质,这样的任务活动偏离了转动课堂与任务教学宗旨,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江加宏.任务型语言教学:基本原理与实例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Z2):121-123. [2]林琳,杨延东.转动课堂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6):97-101. [3]单旭萍.坚持三大原则,确保任务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8):116. [责任编辑:潘洪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