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浙江省乡村旅游体验路径研究 |
范文 | 吴小川 [摘 要] 乡村旅游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而逐渐发展,人们希望暂时告别拥挤喧嚣、空气污浊、高楼林立、竞争激烈的城市生活,去宁静、优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寻求放松、娱乐身心。游客通过体验乡村旅游的各种参与互动形式,达到增益知识、丰富阅历、开拓眼界、焕发精神的休闲目的;而乡村也受益于旅游的带动溢出效益得到较好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带动了乡村就业增收,促进了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而浙江省在乡村旅游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展迅速、深受游客喜爱。 [关键词] 乡村旅游;意义;体验;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5-0123-02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而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国外的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法国。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较晚,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山东省,但发展缓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乡村旅游近几年发展迅速,乡村旅游的游客人数总量与旅游经济规模都有较大的双增长,各地纷纷效仿开展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典型体现,具有发展潜力巨大、相关产业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优点,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体验经济的重要表现力量之一,是“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好途径。 浙江素有“诗画浙江、山水江南”的美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境内水网密集、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富含氧离子的空气,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的宜人气候条件;颇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民俗风情、乡村人文遗迹等乡村旅游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旅游、避暑、康养、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各地开发的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与城镇相互促进、共同生存,彼此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而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为活动空间,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农村田园风光、乡村人文遗迹、乡村生产生活、乡村民俗风情等为载体,以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康养、学习、劳作、娱乐以及购物等需求为一体的旅游形式。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促进乡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而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浙江省总体上经济发达,民营经济较为活跃,但城乡差距较大,有些乡村收入仍有待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2019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18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76元,2019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1:1,比上年缩小0.03,虽然连续7年呈缩小态势,但仍然存在3万多的差距。发展乡村旅游,通过“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带动,增加农村当地农副产品的消费,促进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帮助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就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有助于实现乡村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据统计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4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2018年农家乐休闲旅游接待游客4亿人次、增长17.4%,营业总收入427.7亿元、增长20.9%,足以证明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發挥了有益作用。 (二)促进乡风文明,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 在城市游客来乡村旅游的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给乡村带来了现代文明,在卫生意识、时间观念、经济效益、环保理念等方面都会做出有益的改变。从而有利于乡村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三)乡村独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浙江省拥有风光旖旎的田园,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众多的乡村人文古迹,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庆元的梯田栽种,苍南开渔祭海等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独有的文化、生活习俗体现出了市场价值和保护传存的意愿,有利于尊重乡村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有利于形成乡村特色文化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四)贯彻“两山理论”,实施“八八战略”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多举措地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浙江省“八八战略”的重要举措方式之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 三、浙江省乡村旅游的具体体验路径 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往往希望能够亲自参与到旅游的各种活动过程中,如采摘、劳作、垂钓、捕捞、制作土特产等农事活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过程,会形成自身对旅游乡村的体验感知。而针对游客的个性需求和突出感受,设计和开发出来的乡村旅游体验型项目,往往比较容易吸引游客,同时游客也愿意付出更高的旅游费用。目前浙江省的乡村旅游体验路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娱乐型体验 主要包括田园观光、水果采摘、民俗体验、度假休闲等。如青田县世遗农耕探寻、庆元县精品瓜果采摘、文成县黄坦镇烂漫田园、杭州梅家坞采茶体验等以特定广阔的田园自然风光为依托,游客们可以通过观赏和亲自参与简单的田间劳作,感受放松、安宁、烂漫、自然的田园氛围,得到回归自然与田野的体验需求。特别是让来自城市的小游客们了解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体验农趣,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农家初心。水库度假游,如淳安千岛湖、青田千峡湖等,展示出了人与山水自然景观的天人合一,让游客们在湖光山色里可以尽情的娱乐、垂钓、水上泛舟等,暂时忘却城市生活的浮躁与喧闹,在世外桃园尽情放松身心。 (二)审美型体验 主要表现为民俗歌舞欣赏、风景观光、古建筑观赏等。如泰顺廊桥观光,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其中15座廊桥于200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具有较高旅游欣赏价值的古建筑。如景宁畲乡民族舞蹈是浙江省非遗薪传的典型代表,凝聚着畲乡先辈代代传承的民族智慧,独居特色。随着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战略实施,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展示浙江省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历史价值和独特魅力,在乡村旅游中很具人气。此外,还有兰溪诸葛八卦村古文化村落游览等。 (三)教育型体验 主要包括农事活动、文物鉴赏、历史人物故事、红色革命基因等的体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就是一种快乐而又可增长见识的学习方式。如学生们游览走访青田乡村间石雕工作坊见证师徒传授的传统技艺,了解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吸收了“巧玉石”制作工艺,开创了中国石雕“多层次镂雕”的技艺先河等知识。如丽水古堰画乡写生体验,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知名度日益提升,前来绘画、摄影的人越来越多,而同时当地打造的江南民宿慢生活,安静自由随性的慢节奏生活让更多的游客停留驻足。如文成刘基故里探寻,阅览“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传奇人物故事,感受文成县南田镇的地灵人杰,极为丰富的乡村文化积淀等。 (四)逃避型体验 主要包括避暑保健、江南特色古镇、古村落,传统文化体验等。如作为避暑胜地的莫干山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大量的游客在炎炎夏日来避暑,暂时忘却城市的激烈竞争与喧闹。如嘉兴西塘古镇、富阳龙门古镇体验等让人们暂时脱离城市钢筋水泥的高楼建筑,回归到古朴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古镇悠闲生活。 在浙江乡村旅游体验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了形式上创新,融入新元素与技术,如乡村旅游农产品设立“二维码名片”,做到一物一码,一户一码等,方便游客购买与体验。推行“村播”让游客和农户一起网络直播销售介绍农产品等。近几年的浙江“村晚”小舞台村民游客大联欢,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的活动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加体验与纷纷点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A]. [2]林芳蘭.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4. [3]胡孝平.旅游者主导下的乡村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9,5(3). [4]王丽丽.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6(2). [5]邓湘南,张筝.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J].乡镇经济,2008,6(97). [6]李金梅.基于体验营销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J].中国商贸,2012. [7]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 [8]李钰.旅游体验设计理论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0(3). [责任编辑:高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