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范文

    沈娴 连婷

    摘 要: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承担特殊使命,集聚各方的智慧。目前,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阶段,人才需求问题提上了日程,为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创新。本文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对此提出了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雄安新区;人才培养;创新

    1 绪论

    自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于了关于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开始,到目前,雄安新区已经初步完成了规划框架,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雄安新区的设立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承载着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创新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使命。发展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大量人才的需求,为各高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机遇。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而雄安新区的建设也将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培养目标不明确。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很普遍的问题就是专业知识不够深入,与就业岗位衔接不起来。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相似度比较高,深入挖掘不够,人才培养广度大,深度低,面临急剧发展的雄安新区,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2)“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雄安新区发展进程中,很容易出现高校科研资源与专业对接的不够。“产学研”的根本目的是整合高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科研资源和技术资源等,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当前的现状不是很理想,没有形成完善的“产学研”链条,不能有效的推动雄安新区的建设。

    (3)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不能有效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在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在三四年级才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学生在大四又要开始为毕业论文和工作所困扰,集中精力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深度研究,导致很多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能掌握不足,没有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效的推动雄安新区的建设。

    3 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置专业课程。高校要从新区发展的前景出发,以雄安新区的需求为导向,科学而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通过详细的分析雄安新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学科间的交叉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去参加各种实践课程,去利用好每一次实践的机会,提前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勇于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从社会责任感、政治敏感度、实践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设立全面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雄安新区发展输送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2)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开拓人才培养渠道。首先要从政府政策方面入手,学校要抓住和政府合作的机会,深入开展校政合作,盘活资源,建立交流平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学校之间也可以增加合作,实现师资和信息的共享,借助兄弟院校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此外,增进校企合作,构建“教学做”于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营造宽松的校园文化,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学术报告,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打开校门与企业合作,完成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通过各种政策的扶持,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打造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雄安新区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高校学生作为创业的主力军,可以将高新技术融入新区的发展中。高校要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学生的素质,帮助学生全面成长。鼓励学生在創业中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的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去,全面提高专业素养。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让学生在一进校门就可以感受到创业的气息,专业发展的前景,更好的在日后的专业和实践课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的特长,更快的成长为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雄安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新区要想更好的发展和推进,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要发挥好各自的职责,全面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源,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创新思路,找准突破口,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体系。雄安新区是一项千年大计,人才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要充分利用雄安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下,科学而合理的构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雄安新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京艳,钟蕾.依托京津冀区域经济优势探索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2,(6):65-66.

    [2]葛晋,赵丽娅.雄安新区助推河北高校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11-112.

    [3]曾红颖.雄安琴曲人才发展战略思考[J].前线,2018,(5):79-81.

    [4]李星莹,王芳,李运思.雄安新区建设视角下河北高校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法探索与实践,2018,(5):243,245.

    [5]赵培红,张榕健.雄安新区集聚高端人才机制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18(2):69-7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