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
范文 | 禹建奇 摘 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持续加快,广西区域经济发展被赋予新定位、新使命,要巧借因子和聚类分析法,精准定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高效利用可行的战略措施,促使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因子和聚类分析;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近年来,广西各区域经济都有所发展,发展程度、发展规模并不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因子和聚类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在规范化应用过程中准确测出广西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提出合理化应对方案、应对措施,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战略引领广西全区经济“全面、协调、高效、持续”发展。 一、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有着良好的地理优势,包括三大区域,即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北部湾有着优良的物流港口。当下,广西三大区域开发战略有序实施,两大核心增长极日渐形成,为实现全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关键性支撑力量。以2017年上半年为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增速领跑全区,南丁、钦州等市生产总值达到3185.3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8.8%,增速高于全区1.6个百分比,有着较好的发展势头,进出口、工业增加值等增速明显超过全区整体水平。广西珠江—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达到5107.59亿元,同比增长7.4%。该区域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有所增长。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生产总值达到1170.10亿元,同比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方面也有所增长。但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广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需要灵活应用合理化的评价方法,深层次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持续而深入推动沿海沿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对策 (一)因子和聚类分析法 简单来说,因子分析法是明确潜在的支配因子的一类模型分析方法,可以实时转换不止一个观测变量,以几个不具有关联性的综合指标呈现出来,可以客观折射出事物本质以及具有的多样化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先分析观测变量,再合理提取公因子,以因子旋转为基点,准确计算因子得分,对其进行合理化的评价、分析。同时,聚类分析法就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主要作用到样品分类问题研究方面,将属性相似或者相近样品归为一类,区别于属性不同的其他样品。当下,因子和聚类分析法不断作用到经济领域相关研究中,即消费态度、消费习惯。 (二)因子和聚类分析法作用下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1.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在应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规范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客观折射广西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指标,要具有目的性、可操作性等特征。研究人员多层次准确把握广西各区域各方面具体情况,比如,人口、资源,而不仅仅是经济状况,明确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中的经济指标,比如,土地面积、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同时,研究人员根据广西统计年鉴作用下的各区域关键性经济指标数据,巧用SPSS13.0,客观分析并处理收集到的关于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方面信息数据。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借助因子分析法,准确定位广西全区各市关键性经济指标潜在因子,以分析结果为切入点,明确全区各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情况,再规范化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全区各市进行规范化分类。 2.分析结果 在因子分析方面,数据处理结果准确输入之后,在初始变量经验作用下,变量之间相关系数比较大,与之对应的sig检验大都比较小,因子间的相关性明显,满足初始变量某些矩阵结论。随后,研究人员根据因子载荷信息绝对值,准确把握公共因子在该地区经济指标方面的载荷情况,比如,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支出,深层次了解该地区人民收入与消费具体情况,比如,南宁、桂林等城市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商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比较高;经济排名靠前;百色、是河池等城市不具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人均收入不高,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在聚类分析方面,南宁、桂林、柳州为一类,因子分子作用下的综合排名相同,是广西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北海、防城港为二类;玉林、来宾、贵港等为三类,主要是桂东难、西江流域作用下的区域经济带;河池、百色为四类,呈现的桂西资源区域经济带。 3.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我国要大力支持广西地区一线城市带动附近区域经济发展,促使区域一线城市已有的交通、产业等优势顺利发挥,实时而有效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更新升级。同时,我国要引领广西地区深化制定的沿海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方案,深化对北部湾沿海城市铁路、港口基础设施等建设,利用地理位置、资源等优势,高效发展该区域外向型经济,提升区域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我国要指导广西地区科学规划西江流域经济区,进一步深化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广东各发达区域有机衔接,实现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转移。我国要注重广西西部地区矿产等资源合理开发与应用,保护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实时擴大经济发展规模,促使广西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全区经济效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要根据广西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借助因子和聚类分析法优势作用,精准把握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性原因以及多方面制约因素,通过多样化有效路径深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全面高效部署“双核驱动”战略的同时形成“三区统筹”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陈文捷,高雪.基于VAR模型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研究——以广西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8,(2):38-44. [2]韦锦义,赖洁基.强基项目运行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协调度模型[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7,22(3):255-260. [3]杨英,李海萍,于向东,等.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中国各省市竞争力分析与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3,30(5):347-35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