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议医院经济类合同管理的风险与控制策略
范文

    徐卫东

    摘 要:医院在对外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时,经济合同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有一定的风险,且在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对此,医院需要增强经济合同签订前、签订时、执行中和完成后的管理,充分了解经济合同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进而使医院的经济利益以及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关键词:医院;经济合同;风险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医院大多数经济活动会涉及合同签订与履行,这不只是法制的需要,也是确保合约双方权利、义务的主要途径。同时,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医院经济活动变得越发复杂,所以增强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属于推动医改进程的重要工作。

    一、医院经济合同概况

    医疗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使得医院面临诸多挑战,增强自身竞争力属于医院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所面临的风险较多,其中经济风险尤为显著。将经济合同风险发生率最大化降低是防止经济风险出现的有效途径。医院每年与合作单位所签订的经济合同极多,并且与合作单位经济上的往来均在合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双方权利和义务都是借助合同展开约束。因为合作单位众多,医院不存在统一版本,导致签订合同版本种类较多,难以掌控经济风险。

    根据合同性质能够将医院经济合同划分成三类,即采购类、工程维修类、技术类合。其中,购买类合同指的是医院设备、物资采购,此类合同因为经济关系简单,且大多数参与政府集中采购,存在规范的合同版本,所以风险偏低,但需要重视产品质量与后续服务;技术类合同管理较为困难,由于医院技术合同包含许多临床科研合作,专业性强,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进而导致该类合同风险控制困难;工程维修类合同需重视合同细节,工程维修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若没有在合同中对事项进行明确规定,那么医院就可能会被动签订补充协议,影响医院利益。

    二、医院经济合同存在的风险

    因为在医院中,涉及经济相关的合同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医院对外经济事项的各个方面,诸如基建、药品采购、物资采购、软件开发、水暖电气、借款融资及其他。再加上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有待提升以及缺乏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等,进而极易出现以下风险:

    其一,质量风险。医院若没有在合同中掌控好质量实施约定,那么在采购各类设备、物资与基建、维修等方面,就会产生以次充优、偷工减料的情况,导致质量和标准不符,最终引起医院出现经济损失。

    其二,价格风险。医院若没有在合同内容中对约定价格明确,并做到公正、公开,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医院买入的价格会不符合实际,导致成本上升和资金浪费。

    其三,法律风险。医院在开展和经济相关的活动过程中,签订合同的另一方存在施工、运输以及安全方面,存在偷税、漏税等情况,亦或是出现经济利益受损、人员伤亡等,如此,医院便遭遇法律纠纷。

    其四,其它风险。其它风险主要源于合同对方与主体资格要求不符;经济行为没有获取到法人书面授权,但依然对合同进行了签订;未对经济合同进行仔细分析,理解出现偏差;经济合同条款存在漏洞;由于各类因素导致纠纷后处理不当以及诉讼失败等。

    上述风险均会使得医院合法权益出现损失,并且不利于医院信誉与形象。

    三、医院经济合同的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一)完善合同内控制度

    1、健全医院合同管理制度

    将《规范》与《体系》要求作为基础,积极对医院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重新整理医院现存合同管理模式与流程。科学设置相关岗位,详细划分相应职责,确保无关联岗位之间的独立性和相互约束性。避免出现超越权限批准签订合同以及私自凭借医院名号对外签订各类合同的情况。

    2、设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

    医院需要以合同业务的类型为基础,对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进行设置,同时对此部门的职责予以规范,立足于合同类型,规范合同立项、谈判、签订、实施、档案管理等环节[2]。例如,就采购合同而言,需要对供应商准入、筛选等进行规范,并构建供应商档案,对售后服务质量等环境展开全面追踪;就基建施工合同,需重视对工程预算、质量、款项结算等管理;物业服务合同则以人员数量、满意度、服务质量等作为重点;对外合同需要增强合作费用收取、履行情况评价、法律风险防范等。

    3、建立合同全过程管理体系

    医院各归口部门以及合同管理部门,需要对签订的各类合同进行分类登记,并结合签订时间构建相應档案,跟踪合同履行状况和质量,若合同即将到期,需及时发出预警;针对合同履行时出现的相关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分析状况,运用正确的补救措施;与财务收支存在联系的合同,需要构建和财务部门进行交流的机制;管理合同的相关部门需要对全院合同管理档案进行建立,并运用分类的方式定期梳理医院合同,检查合同履行状况,立足于问题要求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二)加强合同的保存登记管理

    医院中,管理合同的相关部门需要保存登记好经济合同,运用合同管理系统,结合不同合同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归档,并立足于时间截点,对合同管理台账进行设置,为合同各种情况的登记工作提供方便,完成了合同办结后,要第一时间对注销与归档手续进行办理,将有效的闭环管理形成。

    就对外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而言,需要秉承科学管理、连续编号以及统一分类等相关原则,并且合同内不能出现断号,若发现需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展开防控。同时,充分了解合同借阅、流转、归档等职责范围和权限。合同外借时,需要将外借等级手续切实落到实处,将科室名称、借用时间以及借用人的名字记录完整,同时和此科室负责人员做好沟通工作,掌握借用状况。规划合同的过程中,需正确记录归还日期,并由回收人员签名。另外,就还没有归还外借合同的科室,保管合同的部门要在固定的时间开展回访工作,以加深对相关情况的了解。

    (三)规范合同管理流程

    其一,合同立项。对于合同立项环节,医院需要结合年度发展计划,对签订合同事项可行性予以评估,主要涉及经济、社会效益等,并根据“三重一大”的规定,严格落实审批流程。

    其二,合同签订。医院合同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合同签订范围以及条件。然后再对合同订立流程进行完善,准备好合同立项、招标流程、预算审批、可行性论证等环节不可缺少的资料,对合同订立各环节的审批流程与权限进行细化。

    其三,合同审核。医院需要在合同管理制度中对审核主责部门进行明确,并且把合同内容审核作为重点,根据合同分类将不同类型合同包含的必备条件列出,由外部法律顾问提供合同模板,进而促进提高合同审核效率,诸如物资采购合同模板、维修合同模板、对外合作合同模板等。

    其四,合同履行。医院合同主责部门需要结合合同内容开展分类管理。物资采购合同,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合同中涉及的内容,对验收入库手续进行办理,之后将交付款申请提交给财务;基建、维修合同,管理部门需结合合同规定的付款方式与时间,将工程结算申请交给审计部门,然后以審计部门提供的工程计算报告为依据,提交付款申请;服务类合同应根据服务时间与完成状况,将交付款申请交给财务部门[4]。针对以上情况,就所提交的各申请书,财务部门应严把审核关,与科室预算执行状况相结合,遵循合同中约定好的付款方式办理付款手续。同时,为了可以随时随地地对合同实施的情况进行监控,需要合同档案管理人员将合同实施情况登记好,如果未按要求落实合同的相关条款,应马上向管理科室反映。此外,医院需要对合同实施监督审查制度进行建立健全,确保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完善性,对合同履行监督的频率、形式以及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做出明确规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合同管理属于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需做到系统性、全过程性以及动态性,同时针对合同各个环节,医院需立足于相关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动态管理与风险控制工作,加强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以便于实现维护医院合法权益,并达到最大化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瑜萍.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06):80-81.

    [2]谭婉君,杨超颖,何毅.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实践探索[J].管理观察,2018,000(005):168-170.

    [3]曲倩.从内部审计视角探究医院经济合同管理[J].中国内部审计,2020,251(05):61-62.

    [4]赵暖.医院经济合同履约管理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000(008):84-8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