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 |
范文 | 张燚 摘 要:制定医院的内控机制,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同时也会减少医院的违规行为,避免公立医院出现贪污受贿问题,以加强医院医疗服务风险管控,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优化梳理现有的医生医疗卫生管理机制、医疗保障制度,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实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要加快单位运营模式的改革,向现代化的医院方向发展转型。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一、公立医院内控的意义分析 近年,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规范,要求医院加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同时医院要优化完善内控体系,增强对各运营服务医疗服务活动的控制。通过设计医院的内控体系,可以加强对医疗活动的监督,保证医院运营活动公开透明,避免出现贪污腐败问题。优化完善现有内控机制,是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制定内控制度,可提高运营服务的质量水平,也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各医护人员的行为。而且,制定的内控体系也是当前医院改革的重要措施。 二、公立医院内控的问题分析 (一)人员配备不符合内控的要求 有些公立医院的部门设置不够科学,部门的工作岗位设置不明晰,而且有些科室的工作岗位的职责相互交叉,有些工作岗位的权责不对,医院人员调动频繁。有些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而导致医疗服务水平低下。同时,医院内控人员数量不足,这样就很难去独立地推动内控制度的执行。 (二)内控执行监督力度不足 医院在执行内控制度期间,由于未能够设置相应的监督部门,而造成内控的执行没有人来管理,造成后期的内控效果不佳。有些医院尽管设置了内控管理岗位,但是人员不能够充分地落实监督职责。在医院经常有拉帮结派、无视制度、讲关系、公私的不分问题,以及也存在着滥用职权等现象。在部分医院执行内控监督期间,有些监督人员怕得罪人,而对监督工作敷衍了事,经常在出现内控问题的时候避而不谈,而造成医院的运营风险集中。有些医院内控监督岗位缺失,经营负责人对医院的重大事项把握不够正确,认识不充分,经常会出现推诿扯皮的问题,而给公立医院带来较大的损失。 (三)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增强 医院的内部控制需要将内控职能纳入到信息系统,来提高内控执行的效率,然而有些单位内部的内控信息系统功能不够完善,系统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方面优勢不强,无法为内控的执行提供数据资料的支持。 三、提升公立医院内控水平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设计内控组织部门,配备专业的内控人才 公立医院推动内控水平的提升,加强医院风险防控,也要根据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规范的要求,来编制内控制度。根据规定的要求,以及结合医院实际运营的状况和医院发展规划,搭建内控体系,尤其是要优化设计现有的组织架构,组建内控部门,设置内控岗位。优化梳理内控流程,给内控岗位分配合理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并配备高端的人员,给现有内控人才开展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此外,还要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监督,并设计相应的监督机制,开展内控工作的检查。考核内控执行的效果,给员工开展培训,在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内控执行氛围。 (二)拓宽内控的范围 医院要加大内控制度与单位运营管理融合研究,组织医院的医护人员学习内控管理制度和国家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规范,加强对内控关键环节的研究,增强内控的执行力度,以此来提高内控管理质量。 第一,在开展单位的医疗服务业务的控制方面,要突出单位的医保政策检查,同时要加大收费标准执行力度的监督。还要对单位的运营流程进行梳理,加强对医院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控制,避免出现违规收费的问题产生。第二,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监控,把控资金的使用要求、使用范围,并优化梳理现有的报账流程,增强对业务项目运作过程的管控。对参与项目的各职工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进行系统梳理,以保证项目运营资金可以被合规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价值,来推动项目的稳定运转。第三,在医院采购药品期间,要优化梳理采购单提请、采购审核审批、采购验收等相关运营流程,设置相应的采购管理,可加强对采购环节的审核和监督。同时,医院还要要求各科室和医护人员规范的用药,避免滥用药物,避免在采购药品期间出现贪污腐败、职权滥用的问题。第四,要严格地把控合同,建立合同管理部门,来实现合同管理的规范管理,要提升项目运营效率,避免出现无效的合同或亏损合同。在签订、执行合同、合同的变更、合同资料的归档等方面,都要加强管控和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价值。 加强资产的管控,在资产采购、资产验收、资产维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环节加强监督,同时还要对资产购置开展可行性研究,尤其是针对大批量物资的采购,要开展评审论证。将医院的资金用在高价值的环节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增强内控执行的监督力度 公立医院加强对医院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力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医院,也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负责机制,开展事前的监控、事中管理、事后的评价,增强内控的执行力度,要杜绝医院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严惩违规操作行为和贪污腐败的相关人员。要对医院内的运营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明确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点,并加强对关键点的监督控制力度,做到事前的审批研判,以及加强事中的监管。建立高效的内控信息管理平台,由管理平台去收集各内控执行的数据信息,高层的管理人员在系统平台上,去分析研究存在的内控问题,来优化梳理内控制度。 (四)在内控关键点融入信息系统标准 优化医院的内控流程,同时还要在医院的收入、资金使用、药品采购、资产管理等方面将内控管理制度融入进去,来实现对医院关键工作的控制。将内控的关键环节纳入到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而提升内控的管理效率。利用信息系统可以搜集数据、整理数据,进而提高内控数据信息质量水平,并优化完善医院的信息系统功能。通过实行内控机制,来达成增强内控质量的目的,促使单位的内控工作与医院的运营管理工作相融合,提高内控在医院中的地位,突出医院廉政建设工作,防止职权滥用,保证医院的合法利益。医院内的运营业务和管理水平会受到内控质量的影响,优质的内控制度和强有力的内控执行,可以使医院的运营效率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也会有效地遏制单位滥用职权的问题产生,使医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上。 (五)优化设计内控流程 医院使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来设置单位的内控流程,并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对于关键性的岗位要定期轮换,制定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医院要规范各工作岗位的审批,尤其是对采购验收付款等关键环节,要加强对审批权限的分级管理,并赋予不同运营人员的工作权限,以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避免内控流程不规范,而带来许多违规操作问题。医院各医疗服务活动运行需要有相应的指导来规范,通过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内控流程,帮助各职工去明确工作开展的要领。 四、结束语 公立医院在改革期间,仍然存在很多的运营问题,医院就要对现有的医护制度进行优化完善,制定资产管理制度、投资制度、采购制度、规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类规章机制,以使单位的运营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和规范。在单位运营中,也要针对医院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外部的咨询单位合作,来优化完善单位运营机制。处理制约公立医院发展和改革中的瓶颈问题,增强内控的执行力度,以使医院的各类医疗服务活动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医院内控水平的提升也能够提高服务的质量,为广大的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就医服务。医院与外部咨询机构合作,设计内控体系,编制内控制度和流程,咨询机构组织落实内控方案,给单位的职工讲解内控培训内容,并且将内控的新思想、新理念都讲解给医护人员,提高职工对内控的重视,来大力地落实内控方案。 参考文献: [1]张严萍.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思考[J].大众投资指南,2018(02):33-37. [2]梁允萍,冯欣.公立医院收入内部控制案例——以医疗退费为例[J].会计之友,2018,000(005):93-97. [3]郑淑颐.加强公立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000(010):150,1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