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设计教学中领悟传统文化意境研究 |
范文 | 朱书华 邹涵辰 摘 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意境,领悟中国传统色彩、传统造型、传统花艺的意境之美。结合实践领悟文化意境,传统文化邂逅、碰撞、对接现代设计。年轻人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拔穗期”,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开发其价值,养成自觉学习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领悟意境;结合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习近平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是活态性的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华优秀文化能够提升艺术创造力,艺术的创作更多是在于所体现的价值和精神寄托,通过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鲜明的优秀文化。现在的学生是在改革开发的时代背景下长大,吸收了较多的外来文化后,反而冷落了传统优秀文化,对許多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理解,所以需要在艺术教学中利用项目实践教学逐步渗透传统文化,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让年轻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 一、领悟传统文化意境 现代设计作品要有内涵并能体现价值,就需要有足够的文化品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后,好多年轻学生不能理解古代文学的意境。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会积累和梳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意境和提升文化品位。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是一种精神性的体验。意境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意是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是客观的生活、景物。我们可以通过古代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戏文等来领略传统生活中的美,感悟端庄之美、娴静之美、贤淑之美、俏皮之美,这些美都是意境的体现,不断提升我们的精神愉悦性。 (一)领悟中国传统色彩的意境之美 传统文化意境不仅仅只存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也呈现在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里。古代只有很少部分的人有机会进学堂学习,但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对意境美的营造。古人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和憧憬,对生活充满仪式感和敬畏感,体现在立春尝纯迎春、清明品茶踏青、立秋吃瓜秋游、大寒咏雪赏梅等。 古人热爱生活,仅从他们对色彩的命名,就能真实地传达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浪漫情怀。“百草霜”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是颜色的命名,都以为是白色的护肤品,但实际上指的是锅底灰,指深灰色,“霜”带有着无尽的诗意。“竹月”不是竹子编的月亮,而是描述月色照竹林后月色清冷的感觉。可以想象古人对于颜色的敏感和意境的感悟。“黛蓝”指“山泼黛、水挼蓝”。我们看山的时候,会看到近处的山是绿色的,再远一点开始泛蓝。如果阴天,光线暗一点,远处的山就是一个青黑色的剪影。黛蓝,远山如黛,近水如蓝,一幅极美的山水画。传统色彩的名字富有诗意,引人浮想联翩,比如牙白、水绿、藏青、秋香绿、海棠红、桃红、杏黄等色彩命名。它们都能够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自然场景,能感受到日常的种种细节,引导学生慢慢感悟生活中美的意境。 (二)领悟中国传统造型的意境之美 中国传统经典造型很多,比如建筑设计、家具设计、饰品设计、日用品设计等等,每个领域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体悟的设计。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北京故宫,它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壮,因造型庄重、结构精巧、制作精良而得到广大学者、艺术设计者的青睐。 她一直传递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信息,通过空间的整体布局、装饰材料和装饰图形等诸多手段,完美的表达出了宫殿建筑中所蕴含的君权神权、天子之尊的核心思想。 古建筑也是丰富的图形资源,形式精彩,意蕴深厚。北京故宫建筑群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到处显现着传统工艺、传统色彩、传统纹样等。中国传统图形是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载体,也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审美及寓意。这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理解传统纹样寓意,牡丹象征富贵,仙鹤象征长寿,松竹梅象征气节,蝙蝠象征福气等。这些吉祥纹样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表现不同的审美意境。传统工艺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工艺,传统家具制作工艺、传统玉雕工艺、传统漆艺、传统服饰、陶瓷工艺等等制作过程,帮助学生甄别工艺优劣,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文脉。同时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包括古人对材料可持续性运用的理念等都有助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折射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简洁典雅,体现着不同时期的审美和工艺水平。教学中带着学生欣赏不同时期瓶的制造,比如梅瓶、象腿瓶、琮式瓶、橄榄瓶、凤尾瓶、蒜头瓶、贯耳瓶等造型,感悟其静态之美,它们都体现着对称和均衡,整体形态含蓄生动美。 (三)领悟中国传统花艺的意境之美 古人对生活的意境重构也体现在传统花艺中,传统花艺处处展现着“阴阳和合”的和谐之美。近几年来花艺成为大学生的各级技能比赛项目。2008年6月7日,传统插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对传统花艺的欣赏和制作,不断领悟传统文化意境。传统形式美的意境在骨不在皮,以韵取胜,这是传统美学推崇的审美观念。传统花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传统花艺追求造型的端庄典雅、形神兼备、情理相通,具有诗情画意的画面感和韵外之致。适当的留白是为了让我们寻找自己的“诗与远方”。强调花枝叶的调和对比、动静变化来营造诗情画意之美,还注重天然素材的条线、简约、禅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和谐及不对称的动态平衡等再现自然美,积极表达和创造着生活美。传统文化意境之美,还展现着还与诸多传统文化艺术门类(如文学、诗词书画、造园、盆景、雕塑等)进行融会贯通。 二、结合实践传承文化意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应“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在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如何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充分发挥当代人的智慧和创造性,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一)传统文化邂逅现代设计 因为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在时间的长河里邂逅形成大家喜欢和接受的新中式。新中式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元素进行堆砌,而是既保留着传统文化的优势,又体现着现代特点,突破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力不足等常见的弊端。新中式家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來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新中式花艺寻求传统审美的韵律美,再与当代设计风格相结合,既有古典之美,也兼具现代之明丽,花叶触及之处,满是长长的遐想与回味,呈现现代人眼里的传统东方美感。传统文化一直滋养着现代文化,使现代设计有着多样性、多元化的展示。日常生活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和符号,优秀传统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才能激发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传统文化邂逅现代设计,在教学活动中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引导学生解读传统文化,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 (二)传统文化碰撞现代设计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是文化活动内涵的碰撞、文化活动形式的碰撞、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以及审美意识与人文精神的碰撞等。传统纹样服务于现代生活时,选择材料要考虑能否适应现代加工手法,使形、质、工艺高度融合统一,让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纹样和现代材料的碰撞,体现历史余温和现代设计碰撞,生成变化丰富的新趋势。新材料层出不穷,加工工艺也是日新月异,利用传统纹样的形选择合适的材料合适的加工工艺,大胆进行传统纹样与现代材料碰撞,使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散发着新魅力。传统纹样和现代材料碰撞时,可只选用一种材料一种加工工艺,也可同时使用多种材料和多种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将传统图形与现代工艺和材料相结合,设计纹样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会使现代设计形式更加丰富,从而发挥更大的艺术、文化和商业价值。 (三)传统文化对接现代设计 传统文化如何对接现代生活,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未来设计师积极吸收传统文化,对要开发的产品融入传统文化,使现代产品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产品“朕知道了”胶带、白玉翡翠伞、故宫口红等越来越具现代感,逐渐以时尚的面貌服务着我们的生活,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接日常生活。有设计师们把传统文化敦煌莫高窟和现代产品雪糕联系在一起,把雪糕设计成莫高窟的外形,是一个把传统文化对接现代生活的成功案例。“表情包”是现代生活的产物,居然有设计师用“甲骨文”设计表情包,用甲骨文设计“神马、大神、有木有”等等网络流行词,将古老而厚重的文化记忆对接到现代生活中,产生了一系列神奇的碰撞和反映。 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传统文化不只是过去的,还关系到现在与未来。通过不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年轻人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拔穗期”,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开发其价值,养成自觉学习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M].2017. [2]张美双.园林景观设计中光影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20. [3]张睿.传统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演绎[J].职业时空,2010. [4]《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中央国务院[M].2014. [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M].2017. 课题:本论文是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产品设计专门委员会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融合发展的教学研究》(编号:cpsj20195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书华(1972— ),女,汉族,江苏建湖人,硕士,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为空间环境艺术设计;邹涵辰(1981— ),男,汉族,河北丰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家具设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