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中的风险及其管控策略 |
范文 | 胡海磊 摘 要: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海上风力资源,建立了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方式,但是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建设成本,增加了风电机组设备购置与使用成本。本文分析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探讨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成本风险、运行维护成本风险、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并对此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有利于提升风资源利用的准确性,保证风电设备质量,提升海上风电场建设综合效益。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风电设备;技术成本风险 当前我国风力发电的重要探索领域之一为海上风电,能够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电力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光热发电等共同构成了新能源的探索领域,当前国家对此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了海上风电项目的快速发展。我国具有丰富的沿海风力资源,具备海上风电发展的条件。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应当加强对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的有效管控,提升风电场建设的经济效益。 一、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分析 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建设项目承担更高的成本,当前我国海上风电的建设周期一般在两年左右,项目运营周期一般高于20年,项目建设成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并网接线建设成本、项目营运期维修成本、折旧费用等。海上风电建设中要求优化风机选择,选择中要求考虑海上自然条件,结合台风、海水、冰冻、闪电等气象条件可能对设备运行中产生的腐蚀作用,并对此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要求设备采用先进的防腐蚀材料,并运用镀膜技术。海上风机造价每千瓦约7000至8000元。 海上风电场项目营运成本主要有两项,包括财务费用以及折旧费用,在营运成本中占比约85%。维修费用在陆上风电建设成本中占比约8%,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中,风机成本约占30%-50%,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约15%-25%,电网接线成本15%-30%,安装成本10%-30%,其他成本8%。在营运成本中,财务费用占比41%,折旧费用占比44%,维修费用占比8%,管理费用占比1%,福利费用1%,材料费用占比1%。其他费用4%。 二、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中的风险 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中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成本风险、运行维护成本风险、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了一定风险。 (一)技术成本风险 海上风电场风电设备处于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之中,长期处于野外作业环境之下,规定的使用寿命一般高于20年,设备运行中难以做到实时监测。因此,海上风电场机组设备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依然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系统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设备故障统计中,电气系统故障23%,控制系统故障18%,液压系统故障9%,传感器故障10%,发电机故障4%,轮毂故障5%,机械刹车故障6%,叶片故障7%,偏航系统故障8%,底座结构部件故障4%,其他零部件故障2%。若出现运行系统故障,可以进行修復,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正常运行,降低可利用率,若出现结构部件故障则难以修复,一般需要更换或者大修,对海上风电发电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风电设备故障中一般不常见。 (二)运行维护成本风险 运行维护是海上风电场建设的重要成本之一,在项目建设时,若机型选择不适宜,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需要更换设备的风险,增大了建设成本。同时,在运维阶段,若针对风电场的管理规范与标准制定不统一,则加大了运行维护的难度。由于运行维护指标体系建立不足,以及激励制度建立不足,可能打击运维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益,同时部分海上风电场建设中对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足,针对海上风电设备运行故障的判断分析不足,加大了运行成本。 (三)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 海上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自然风险,若不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增加项目建设的经济成本,在项目开始建设之前,若对当地风浪、潮汐、降雨、大雾、雷电等气象资料数据收集不足,可能未能够充分掌握当地气候条件,影响了项目工程选址。使得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不良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加了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的成本,工程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着一些气象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使得工程项目施工中面临着自然风险。 三、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风险的管控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在项目建设中,要求制定技术风险应对措施,运行维护风险应对机制,针对自然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要求加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优化海上风电场项目技术管理,提升风电机组设备利用率,降低故障率,优化机组厂家选择,使得购置的风电机组设备能够满足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使用需求,设备相关指标符合海上风电的作业要求。在海上风电场建设中,同时开展海上升压站工程与高压海缆工程,其中升压站建设在离海上风电场距离较近的陆地上。 将风机所发电力进行一次海上升压,使用35KV海缆将电力引入220KV或者110KV升压站之后送入电网。若风电场离陆地距离较远,则要求将机组所发电力进行两次升压,之后采用220KV或者110KV电缆接入电网。优化海上风电项目施工,为了加强建设成本管理,要求优化风机采购,对采购方案进行科学、全面论证,结合海上作业条件,选用适宜的基础形式,结合具体条件综合选用单桩、多桩、吸力桶式或者导管架等。选择最佳的风电机组,提升风机利用效率。要求优化海上风电场建设中专业技术项目的风险,将设备的运用放在海上作业环境之中,综合考虑项目施工中的可行性,并对此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 (二)运行维护风险应对机制 要求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运维风险建立应对机制,在项目筹备阶段即选择可靠的机型,使选择设备能够满足海上风电场项目运行需求,降低或者减少大部件更换现象,优化项目后期运维管理,可以采用第三方运维管理模式。 针对项目运行,构建明确的管理指标体系,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与管理规范,在单位内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升运维单位的工作效率,对风电场派驻专业人士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要求运维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构建数字化运维技术服务体系,建立海上风电设备的动态监测机制,实时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后台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项目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并及时予以解决,提升项目建设的智能化水平。通过综合措施的制定,提升项目发电可利用率,降低项目运维成本。 (三)制定针对自然风险的防范措施 要求在海上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充分收集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当地的自然气象资料,收集近十年甚至二十年内当地关于潮汐、气温、风浪、降雨、雷电、大雾等自然条件的实测资料与统计资料,并对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由此确定最佳的海上风电场建设地址,减少或者避免不良自然条件对项目建设的不良影响,同时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加强基础防护措施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做好防潮作业与防水作业,并安装防雷装置,为工程顺利安全施工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海上风电场建设中要求考虑风资源的准确性,要求优化前期工程要求,优化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为了全面收集风资源数据,可以在项目建设地适宜区域建设一座或几座测风塔,优化数据收集,促进建设单位做出合理的判断决策。一座测风塔成本约八百万至一千万。 四、结束语 海上风电场建设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具有较高的建设成本,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场机型选择、基础设备、基础设计、设备安装等层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建设成本风险的分析,主要体现为技術成本风险、运行维护成本风险、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控策略, 要求在项目建设中,制定技术风险应对措施,构建运行维护风险应对机制,建立针对自然风险的防范措施,降低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成本风险,提升项目建设效益,实现对海上风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胡佳音. 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J]. 城镇建设, 2020, 000(004):298. [2]王严强, 孙劲松. 略论海外建筑工程成本风险因素和对策[J]. 珠江水运, 2020(7):86-87. [3]王祖兰. 竞价机制下海上风电投资项目风险及应对[J]. 中国总会计师, 2020, No.200(03):149-15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