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
范文 | 唐红美 舒晓惠 摘 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城镇化进程显然已进入下半场,在党和国家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了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的进展状况,简要分析了当前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县域? 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0(a)--03 1 引言 自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后,我国城镇化道路开启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旅程。截至201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0%,意味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虽然我国城镇化无论是从速度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城镇化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难题,如绝大部分县域的城镇化质量依旧较低,城镇化特征不明显及效率差、城乡之间的发展体现出了极度的不平衡现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相对不高、农民工进城以后的归属感仍然较差、后勤保障制度尚待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建立等,尤其是对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在其精准脱贫后,如何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我国下半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真实水平、发现制约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这对实现乡村振兴、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两个阶段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新型城镇化涉及多个学科和视角,广泛地受到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城乡规划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就目前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进行搜索,从获得的期刊数量来看,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已有25896篇文献,可见城镇化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领域探讨的重点对象。而以“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为主题进行搜索,结果显示目前仅有190篇,表明其研究的空间还很大,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国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的探讨,以及对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城镇化”(Urbanization)这一概念,由西班牙工程师Serda在《城市化基础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对城镇化的研究是从英国学者EbenezerHoward(1946)提出的“田园城市”学说发展起来的[1]。关于城镇化的概念,Moomaw(1996)指出城镇化是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同时,其生活方式、生产活动等方面也随之发生转变的一个过程[2]。而Marc Antrop(2004)把城镇化简单归纳为由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复杂过程[3]。 国外关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一开始是采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如美国地理学家Northam(1979)就采用城镇化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这一标准来衡量区域城镇化的水平[4]。2004年印度学者Qadeer在分析比较亚洲几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时,采用人口密度这一指标进行衡量,在当时成为了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一个参照[5]。后来,为使城镇化水平测度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衡量标准逐渐由单一型指标转向复合型指标体系,即构建复合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城镇化水平,如美国社会学家Inkeles(2005)重点选取人口居住质量、经济、产业等方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和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被当时国际社会所认可和应用[6]。除考虑经济因素,Nagy et al.(2011)还探索性的将土地利用结构和城乡发展差异等因素也纳入测度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中,并产生了重要影响[7]。 我国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及内涵、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测度、发展类型与发展路径模式、动力机制以及时空格局演化等方面,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2.1 关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研究 关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探讨,基于不同的外延有不同的界定,比较典型的有王国刚、张占仓(2010)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资源集约集聚,环境宜居友好,城乡统筹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人文优势凸显为指引的城镇化[8,9]。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刘建伟(2018)揭示了农村城镇化的新内涵,认为农村城镇化应是以科学发展和合理开发共同促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变产业发展的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和城镇,打造出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群,促进空间格局优化配置[10]。 2.2 国内关于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研究 在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后,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从对其概念及内涵的探讨转向对其建设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 从影响因素上看,以往官方常用的是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标准,但是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人的素质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一单一的人口数量型指标是不准确的。2011年叶裕民提出“城市化质量”一词,并给出了测度城市化质量的因素为人口、经济以及基础设施的现代化[11]。为体现评价指標体系的科学全面性,刘素冬(2006)认为城镇化质量不仅是指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完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指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削减,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12]。多位学者如袁晓玲、贺斌、卢晓璐、陈美伶(2017)、卢苇(2019)、刘雨婧等(2019)发现我国各城市城镇化质量水平除了与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城乡一体化程度有关外,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13~15]。 從衡量测度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来看,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对城镇化内涵的认知等方面构建了不同的复合型评价指标体系,后再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国家、省(市)级、县域等不同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新型城镇化的测度指标有很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王洋、方创琳、王振波(2012)在对我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中指出,人口城镇化这一指标便反映了城镇化水平的六成信息,而社会城镇化这一指标反映的信息量是相对比较少的,并表示在评价我国各地城镇化水平时,采用综合指标应着重考核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两个方面[16]。随着城镇化内涵不断地延伸丰富,曹文明、刘赢时、杨会全(2018)进一步考虑了环境与城乡协调两个方面,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应更重视环境与城乡协调的共同发展[17]。后赵秀清,白永平(2016)考虑到空间差异可能从不同层面影响着城镇化的综合水平,于是构建了由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劳动就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七个方面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18]。王怡睿,黄煌,石培基(2017)在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引入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三大二级指标,为突出效率和协调,因此又引入社会经济效率、生态环境效率、城乡社会经济和城乡公共服务四大二级指标,最终构建了涵盖经济增长力、环境保护力、公共服务力、人口发展力、社会和谐力、民生幸福力、城乡协调力七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19]。至此,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以及学者的不断研究与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越来越全面,接近现代化。 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时,针对多指标及多系统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熵值法等单一的综合评价法。考虑到每个单一的综合评价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主观性太强,或容易丢失部分信息等。因此,采用类似于熵值法结合灰色关联模型的组合评价方法来对各地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城镇化质量进行静态层面的评价后,学者们逐渐开始考虑时间维度,从时间轴这一水平线上测度其质量综合值并加以对比,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等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以求能精确地衡量测度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真实水平,明确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发现,以往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研究在定性与定量方面兼而有之,针对多指标和多系统大多学者都采用综合评价方法,缺少更加新颖和客观的方法。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空间尺度则涵盖全国、省域、市域以及县域等,但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关于城镇化建设质量的评价多集中在对城市的研究,对于县域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却略显匮乏,尤其是对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的研究,很少有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地研究。县域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性命题,随着时代发展的阶段不同,其内涵也处于不断拓展的过程中,研究的角度和重点也会随之变化。虽然随着新型城镇化内涵的逐渐丰富,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日益扩展,从单一指标发展到复合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但在指标设计思路上,还应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自身优势,综合更多的发展理念,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以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从不同空间层次研究县域新型城镇化是目前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是对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的研究几乎未涉及,所以仍需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3 结语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充分的就业机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高水平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便捷的公共服务,使人民群众切身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是朝着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进的关键。针对现如今我国城镇化面临的绝大部分县域的城镇化质量依旧较低,城镇化特征不明显及效率差、城乡之间的发展体现出的极度不平衡现象等问题,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县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上。县域就地城镇化有别于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强调的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种模式更符合农民的城镇化需求,所以有必要将县域就地城镇化作为未来推进农民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仍需砥砺前行,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体质机制,构建协调区域新机制,释放城镇化的发展潜力,打造“五化”“五特”现代化幸福特色乡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切切实实落实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人民的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人民的现代化、城市与乡村的现代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中国道路。 参考文献 Ebenezer Howard.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M].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46. Moomaw R L, Shatter A M.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6, 40(1): 21-32. Marc Antrop.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7(1). Northam R M. New Approaches to Crop Yield Insur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International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1979(2):22-25. Qadeer M A. Urbanization by implosion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4, 28(1): 1-12. Inkeles. Rural Areas and Trends Surpass Cities in Growth [J]. New York Time, 2005,3:53-70. Nagy R C, Lockaby B G. Urbanization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Socioeconomic forces and ecological responses along an urban-rural gradient[J]. Urban Ecosystems, 2011,14(1):71-86.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09).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45(12). 刘建伟.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市群建设[N].西安日报,2018-03-12.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07). 刘素冬.对我国城市化质量的深度思考[J].蘇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袁晓玲,贺斌,卢晓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估及空间异质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06). 卢苇.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刘雨婧,唐健雄,麻学锋.连片特困区旅游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化及模式研究——以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9,39(10). 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2012,31(07). 曹文明,刘赢时,杨会全.湖南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8(02). 赵秀清,白永平.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04). 王怡睿,黄煌,石培基.中国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17,37(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