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现代城市社区功能与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文献探索与研究展望
范文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与社区商业服务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社区商业服务的智慧化成为兼容城市发展与社区商业服务的有效路径。本文立足“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社区商业服务的智慧化发展趋势,探索智慧型社区在社区功能与概念界定、发展规律等问题上的变革,梳理关于智慧型社区商业理论的国内外文献,并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智慧型社区;社区职能;商业服务;智慧城市;文献探索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a)--04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精准的社区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凸显了城市社区商业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应急保障功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商业中心和大型商圈建设的现代化、国际化与社区商业服务相对滞后之间矛盾日渐凸显,存在社区设施与功能不完善、商业服务品质较低、安全性和便利性较弱、电商和物流终端缺乏管理机制等问题,社区商业服务亟需转型升级、向智慧化方向推进。智慧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商业经济发展。201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提高生活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2018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工作方案》,提出:“准确把握生活性服务业的商业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着力推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在诸多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区商业服务的智慧化程度将迅速提升,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我国部分城市的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滞后于城市现代化建设,仍有较大的可挖掘发展潜力。以北京市为例,“四个中心”城市功能战略定位要求社区有高品质的服务供给[1]。但学者研究发现,北京市社区商业整体规划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市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中占比不足40%,相比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等国50%以上的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研究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有利于强化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挖掘社区市场潜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回顾国内外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有利于为提升北京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宜居生活条件和居民生活质量、建立“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提供资料。因此,聚焦高质量发展、技术赋能和模式创新,破解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发展难题迫在眉睫。

    综上,从建设智慧城市的视角,在对现代城市社区性质与功能分析界定、梳理社区商业服务发展规律和基本理论基础上,构建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理论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意义。据此,本文针对现代城市社区功能与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理论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学者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1 社区商业服务的研究与发展

    1.1 国际化大都市社区性质与功能界定

    1.1.1 社区性质与概念界定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将社区解释为由同质人口组成、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气氛的社会群体。自此,社区的概念不断拓展、演进和地域化[3,4]。

    在我国,社区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泛化,具有独特含义。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2000年,中办和国办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开启了从单位制与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变的时代。有学者认为,现代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具有地域性、社会性、互动性、集聚性、联接性和多功能性等多重属性[5]。相比之下,我国的社区地理边界与其他国家社区属性和边界的差异之处在于:不是基于文化认同自然形成、或通过居民投票决定,而是由政府基于方便服务、居民自治等原则进行的行政区域划分[6];基于方便行政管理的角度,社区的概念常与辖区或“邻里”交叉[7]。

    1.1.2 社区功能

    在早期研究中,学者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发展,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功能从企业和政府中分离。现代城市社区的功能表现在发展社区经济、完善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提高生活质量和教育职能等方面[8,9]。当然,社区职能的运作机制是满足不断变迁的社会需要,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社区的“参与式治理”不但扩大了社区的自由和权力,也增强了社会自治的能力[10]。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关系构建中,社区中的社会组织作为公共领域的组成,填补了国家让渡的权利空白,促进国家与社会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社区治理的功能定位、动力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增加配合国家治理要求、回应社会内生需求的职能。总之,充分发挥社区的经济职能和管理职能,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1.3 智慧型社区的核心内涵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社区的性质和职能发生了变化。智慧型社区的建设是在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社会、经济领域的创新行为,其内涵可以理解为“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协同化有机链接社区居民的‘吃、住、行、游、购、娱、健等生活要素”的社区建设过程。对于智慧型社区的认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其一,智慧型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11]。在此视角下,智慧型社区也应承担部分城市治理、商業服务功能。例如,杭州等城市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使得居民可以在社区平台办理政务服务。其二,智慧型社区是智慧家庭的延伸[12],是智能化住宅技术的集合。当然,该视角重点关注与智慧型家庭相关的科技发展,但智慧型社区的发展趋势除精准先进的技术之外,更是从居住环境、治理模式、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等方面的整合与创新。

    1.2 社区商业服务发展规律和基本理论

    1.2.1 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规律

    社区商业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作为基础性商圈对城市商业进行补充。学者研究发现,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生活空间场所结构变化、家庭消费行为方式转变,中心商业功能下移、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13]。

    目前,作为社区商业建设的理论主要有“中心地理论”“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理论”“商圈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等[14]。(1)中心地理论,讨论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和职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奠定了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2)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理论认为:零售业等级越高,支付地价的能力也越高;按照地价可区分为中心商业区、区域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和近邻购物中心等[15]。(3)商圈理论认为:每个商店都存在相对稳定的商圈(地理界限),因不同商店的条件限制,商圈规模和形态存在显著的差异。(4)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认为:行为与空间结构相互依赖,消费者的行为在任何层次的商业中心都会成批出现。

    国内学者对社区商业服务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早期研究主要针对社区商业服务功能、类型与布局问题开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研究重点逐渐向网点规划、组织模式[16]、发展模式[17]以及测评[18]等方面延伸。另外,也有学者针对一线城市社区商业服务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具体问题包括:社区商业供求失衡、缺乏整体引导和统一规划,商业开发以短期收益为主、管理水平低;社区商业功能单一、结构不完善且规模不当(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居民需求,或盲目开发造成资源浪费),难以满足社区商业持续发展的需求;商业布局不合理、商业与社区协调性差等[19]。

    1.2.2 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的趋势

    隨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智慧型社区建设为社区商业服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社区商业服务也出现新的发展趋势:社区商业从零售走向与电商结合的新业态;超市等一站式社区商业中心发展迅速;生鲜菜场的重要性愈发显现;社区电商发展减缓,而传统零售行业面临重新洗牌[20];便利店、超市等小业态和无人配送、无人店增长迅速[21]。在“第四次零售革命”背景下,由信息技术变革催生、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触发的商业模式变革,也是消费者主权确立、流通生态再造和零售模式的根本变革[22]。社区商业模式的革新优化,也一定会向智慧型商业转化,通过资源整合、移动终端“智慧支付”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模式转变。

    2 智慧型社区商业理论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2.1 智慧商业理论及发展趋势

    政府大力支持、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催生零售行业新的运营模式——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智慧商业”为先进商业企业运营提供新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为无人商店等新的运营模式提供支撑,也能够优化消费体验,为企业提供经营效率和创新优势。人工智能与商业模式的融合,增加了商业发展的价值创造功能[23]。

    目前,关于智慧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结合人工智能商业模式进行判断,认为该商业模式仍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未形成统一的商业模式,但前景广阔、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24,25]。智慧商业模式有以下特征:大数据是主要的生产要素;智慧物流是商业“血脉”,传统物流管理模式趋向于更高效、安全的方式;技术进步不断催生形成新的业态;移动支付是主要支付方式;线上、线下融合(O2O)为主要形态。学者从多视角出发对智慧商业模式进行研究,例如:基于供应链视角,对智慧物流商业模式进行研究[26];基于行业特征等因素对商业模式智慧化的研究[27]。

    总之,智慧商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步密不可分。现有研究也多从技术进步推动智慧商业形成与发展的角度展开,从智慧商业发展现状、智慧商业具备的特点以及经济前景等方面进行探索。但关于智慧商业理论的深入研究较少,且相对分散、理论框架的系统性不强。诸如智慧商业的理论边界、实现模式(尤其是在社区中的经营模式)等问题的讨论仍存在较多空白。

    2.2 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理论

    2.2.1 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理论研究

    截至2013年,全球大概有2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和“智慧型社区”。我国智慧型社区建设自2011年5月于北京广内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开始,逐渐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推开。研究指出,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发展,通过移动互联、云技术和物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既能够推动传统社区生活方式的改变,又能够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28]。

    诸多研究将社区服务的关注点集中于养老助残服务体系的智慧化、社区文化设施的智慧化以及智慧型社区信息化的平台构建等问题,如帕特尔等(Patel,2013) [29]。对于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的研究大多偏向于商业实践,且文献资料相对较少。例如,张荣齐、张寻(2015)研究了平台战略下社区商业业态业种共生问题[30]。针对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的研究离不开对信息技术与商业融合框架的探索,也离不开以多维度视角对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内涵的研究。随着智慧型社区的快速普及和建设,如何以创新设计驱动社区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创新供给完善智慧型社区的管理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商业的经济价值,也应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

    2.2.2 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的问题及趋势

    根据零售生命周期理论,智慧型社区商业发展正由创新阶段向成长阶段过渡、趋于普及化。何继新、李露露(2019)认为: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的实质是以大数据、智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现代通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商业模式和管理手段,将服务供给各环节、各主体聚合在同一系统中的商业服务模式 [31]。

    国内对智慧商业和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且大多研究是针对智慧型社区建设及优化策略、智慧型社区运营和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实践中存在的误区进行讨论。朱懿、韩勇(2020)研究指出,现有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发展中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如缺少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建设及运营模式仍需改良;过分关注技术推广,而忽略社区商业本质和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政府推动力度较大,但与实施效果和社区落实情况存在差异;仅从技术方面对社区建设进行提升,缺少应对智慧型社区建设的专业化运营人才和管理人才;社区居民对智慧化缺乏认识和信任 [32]。

    总之,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带给居民的不仅是便利,更是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的相关研究,实质上是探索商业服务价值创造的逻辑和价值实现的过程[33]。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的设计,应该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公共管理服务与商业服务的矛盾;商业主体争夺社区资源的矛盾;商业经营与居民生活的矛盾。通过结合社区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融合商品零售、终端配送与多功能服务,融合线上、线下O2O,最终实现服务与需求“零距离”、云服务和安全便捷的智慧型社区。

    3 未来研究展望

    3.1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本文基于智慧型商业视角,按照社区职能与内涵—社区商业服务—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的脉络回顾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上述文献的回顾发现: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社区商业服务进行研究,从社区建设、社区商业服务到与“智慧城市”融合,视角从微观到宏观、由实践到理论再到顶层设计层层递进、不断深化,为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相关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从整体来看,相关研究仍比较分散,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1)文献多基于社区的社会功能和治理职能进行研究,关于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的研究也多聚焦于养老、智能化服务技术等问题,较少从商业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进行讨论。(2)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智能化、智慧化、“互联网+”等新颖概念,关注在社区商业服务中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使用,但缺乏对“智慧社区”理论框架的充分探讨。这容易造成学术讨论、政策制定和公众理解之间的偏差,使得社区商业服务发展倾向于高科技的使用,而缺少经营理念和模式创新。(3)缺乏针对社区与“邻里”、社区与城市等概念的辨析,造成部分研究对智慧型社區的理解局限于“智慧化的多功能住宅区”,影响对于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发展模式的研究。(4)随着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深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智慧商业向社区延伸问题。但相关研究仍然缺乏对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整体理论框架与发展机制的研究。

    3.2 未来研究拓展的方向

    根据上述分析,在进行相关研究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向拓展,以期推动中国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

    (1)研究中既要参考和借鉴国外成果,又要立足本国特色。在关于中国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的研究中,要基于本国居民的人口结构特征和消费习惯特点进行探索,基于本地城市建设战略方针进行设计(例如北京市“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基于中国特色进行概念辨析和界定(如社区与“邻里”、社区与城市等)。

    (2)社区商业服务的公共属性和公益性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智慧城市概念框架中的重要一环。在零售革命的驱动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在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也可以看出,无接触配送、线上、线下融合等社区商业创新凸显了社区商业智慧化在保障民生上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关注智慧平台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营。在相应政策指引下,政府、企业等市场主体均对准社区向终端延伸,容易引发资源浪费、运营效率低的问题。例如,社区养老驿站、老年餐桌等资源缺乏有效管理。因此,应从智慧平台整体视角出发,在整合平台、兼顾各方主体利益的条件下,探索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的创新。

    (4)加强对于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的研究。在对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的研究中,应积极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例如,从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概念界定、平台建设的模式创新、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瓶颈等方面综合考虑,为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的发展提供资料和思路。

    (5)发展智慧型社区商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基于社区商业具有公益属性,政府对民生高度重视和“新冠疫情”凸显出社区商业的应急保障功能等背景下,智慧型社区商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的建设,也需要系统的政策支持。因此,从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整合现有政策,完善支持智慧型社区商业服务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是未来实用性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王成荣.智慧型社区商业:现状,模式与政策导向[J].时代经贸,2019(22): 13-16.

    汪欢欢,姚南.未来社区:社区建设的未来图景[J].宏观经济管理,2020(01):22-27.

    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Wellman B, Leighton B. Networks, Neighborhoods, and Communities: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ty Question[J]. Urban Affairs Review,1979,14(03): 363-390.

    徐雪梅.现代城市社区的性质与职能[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06): 41-43.

    张雪霖.名义社区与实质社区:社区的本质与分类——基于土地产权性质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二维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24-31.

    徐中振,李友梅.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 “康乐工程”与上海社区实践模式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Williams R J, Kittinger D S, Ta V M, et al. An Assessment of Community Capacity to Prevent Adolescent Alcohol Consumption[J].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2012,13(05): 670-678.

    Kemner A L, Donaldson K N, Swank M F, et al. Partnership and Community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 in 49 Sites Implementing Healthy Eating and Active Living Interventions[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and Practice,2015(21): S27-S33.

    费爱华.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及其社会管理功能研究——基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1(05): 99-105.

    黄一倬,张天舒.国内外智慧社区研究对比与反思:概念,测评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19(07): 63-65.

    Li X, Lu R, Liang X, et al. Smart community: an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1, 49(11): 68-75.

    杜霞.城市商業结构的郊区化,社区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8(09): 38-43.

    周锐.北京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Garner B J. Central Place Studies: A Bibliography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 Urban Studies,1966,3(03): 258-259.

    梁运文,谭力文.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05(01): 57-63.

    袁娅薇.价值共创视角下的社区增值服务模式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陶晓波.社区商业设施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06):21-27.

    王春娟.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思路及路径研究——以北京某新城区为例[J].时代经贸,2019(22): 60-64.

    董利.社区商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J].时代经贸,2019(22): 17.

    张先振.社区商业发展与便利蜂的实践[J].时代经贸,2019(22): 24-25.

    王成荣.第四次零售革命:从电商到智能零售[J].时代经贸,2018(01): 6-13.

    王砚羽,苏欣,谢伟.商业模式采纳与融合:“人工智能+”赋能下的零售企业多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19,31(07): 186-198.

    Chesbrough H, Rosenbloom R S.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03): 529-555.

    Ferrando F. Is the post-human a post-woman? Cyborgs, robo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futures of gender: a case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Futures Research,2014,2(01): 243-275.

    罗永红,林楠.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 82-85.

    周波,周玲强.国外智慧旅游商业模式研究及对国内的启示[J].旅游学刊,2016,31(06): 8-9.

    杨雅厦.智慧社区建设对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 151-153.

    Patel A S, Darji H, Mujapara J A. A Survey on Role of Intelligent Community and Social Networking to Enhanc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3, 69(4): 14-17.

    张荣齐,张寻.平台战略下社区商业业态业种共生研究[J].商业研究,2015(08): 45-51.

    何继新,李露露.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功能价值意蕴与建设模式设计[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7(04): 56-64.

    朱懿,韩勇.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及其优化对策[J].领导科学,2020(02): 122-124.

    阮重晖,李明超,朱文晶.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浙江学刊,2015(06): 216-22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