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校企合作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优化
范文

    徐碧玉

    关键词:电子商务? 校企合作? 课程体系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移动终端和支付技术的进步,中国电商稳步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已到195209.7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4.7%;截至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将突破7亿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9年8月30日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购物应用的网民使用率为74.8%,除去未成年青少年及部分老年人,可以看出中国电子商务的用户规模接近网购网民数量的天花板。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自2016年开始,从超高速增长期进入到相对稳定的发展期。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稳定成熟的体系。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从早期野蛮生长时期的粗放式经营转向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精细化运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将推动电商服务业效率不断提升。电商服务业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培养应该与行业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本校电子商务专业概况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设在经济管理系下,除电商专业外经济管理系另设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三个经管类专业。学校缺乏有在企业做电商运营经验的教师,2015级和2016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计划从本科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删减部分难度较大的课程而形成,大致分为:

    文化通识课:约500课时

    实践课(含顶岗实习):约500课时

    专业课:约1500课时

    其中专业课有经管类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会计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统计学基础等;有计算机技术类基础课: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基础与应用、PHP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络技术与应用等;还有传统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商运营、电商物流、网店支付与结算、视觉营销、客服务和美工等。

    2015级和2016级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显然忽略了本科学生和专科层次学生的特点和就业定位的差异性。传统本科教育追求的是全通识教育,即专业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都有所涉猎,具体表现为把各类学科的概论类或入门课都学一遍再加上入门计算机网站技術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基于本科层次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具体对某一方向深入自学的基础。而专科层次的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就业时学生普遍反应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和好像什么也没学到。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实际上电子商务这个专业一直备受争议,在网上甚至有“电子商务到底是不是一个专业”这样的讨论话题,可见很多高校对电商这个专业的培养也是迷茫的。二、引入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不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争议如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定是基于其社会服务定位的。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专科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问题是来自企业,人才培养的问题还是要回到企业中去。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必须要借助企事业的力量。

    为寻求变革和发展,在2017年底开始寻找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共同协商校企合作模式。在与企业方深入沟通中发现,校方和企业方对课程体系构建有不同的思考。校方基于高等教育性,会不自觉地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而企业方为缩短培养符合企业运营要求的学生只注重某一个或几个岗位能力的教学。企业方还强调,学生的专业课程一定要有方向,切忌多而全。经过多番讨论,最终确定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方向),课程体系为:

    文化通识课:约500课时 基础教学部

    专业基础课:约600课时 电商专业教师

    专业方向课:约900课时 校企双方教师

    综合实训课:约100课时 企业

    实践课(含顶岗):约400课时

    其中专业基础课为Web前端设计、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数据库基础、跨境电商、现代物流概论、市场营销与新媒体营销等;专业方向课为网店运营、网店美工、网店客服等传统淘宝运营课和SEO搜索引擎优化、互联网营销调研、营销型网站策划、移动互联网营销、网络推广、内容营销、网站数据统计与分析等;综合实训课为中小企业网站的全网营销项目实战。

    检验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成果是学生的学习感觉和就业反馈。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得到2017级电子商务班学生的学习感受。

    学生反应中好的一面是有方向感和获得感,起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业方向比较明确。因为在校学习期间合作企业引入多个真实项目让学生团队进行运营,学生容易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生反应不好的一面就是,企业教师的上课节奏有快有慢,节奏快的老师很少同学能跟上,节奏慢的老师又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就业反馈来看,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毕业后可以成功从事相关工作,有项目经历的学生对就业比较有信心但是也容易过于乐观。总体而言,这次校企合作是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进步。三、校企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企业师资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企业师资是项目实践出身,追求高效和快速沟通。他们往往不具备合格的教学素养,教学管理能力弱。

    企业方向单薄限制学生就业面向。本次校企合作的是一家中小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服务方向聚集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这个行业本身提供给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较窄,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企业不能很好的完成人才输送。网络营销方向的人才大多是为小微企业服务,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只有少数同学能达到,对专业整体就业质量的提升不大。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模式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效果影响重大。通过本次合作,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第一,校企合作不应以企业方向为主,应由校方定好方向再确认合作企业;第二,企业方的教学应以实践和就业提升为主,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大量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应由专业教师来承担;第三,单业务企业不是校企合作的最佳选择,应选择多元化、多业务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校企合作只是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第一步,不管是浅度还是深度合作都不能切实解决当前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落差,产教融合是未来高职院校必须走的路。

    参考文献

    [1]刘锡奇,崔承刚.辽宁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N].辽宁高职学报,2010,05:1-2,4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