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构建金融创新的生态系统
范文

    李玉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 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

    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方面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引擎。金融机构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自身发展的命脉牢牢扎根于服务实体经济的神圣使命,通过业务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产品,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从近年来金融创新的整体状况来看, 虽然市场主体对金融创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却非常缓慢。纵然金融创新的产品眼花缭乱,但是掀开层层面纱后,种种金融创新产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尤其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产品,大多与互联网技术简单粗暴的嫁接,甚至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泛滥,这不仅冲击社会对金融的正面评价,甚至对金融创新造成了严重创伤。因此,金融创新既需要金融机构立足自身实际,也需要其他主体的帮助,既需要国内容错机制的建立,也需要国际化的视角,从多方面着手,立体式建设金融创新的生态系统立足自身实际方能行稳致远?

    资源整合。业务创新开端于自身资源的整合,包括产品的整合、机构的整合、客户资源的整合以及内部机制的整合。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从内部的视角,通过详细的梳理与分析找准创新的立足点,集聚可利用的创新资源,搭建金融创新的平台,为金融创新的前期工作奠定基础。

    团队建设。现代社会已经不适宜“单打独斗”,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一支精诚团结的队伍。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时,由于涉及企业数量多、行业涵盖广等特点,业务创新往往会涉及技术攻关、流程优化、模块操作以及产业融合等专业领域,更加需要一支能够汇聚各方面人才的队伍,从“人”的因素着手,为创新的有效开展和成功的取得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制度搭建。创新作为探索和开拓企业发展新动力的战略选择,在其开发和运作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障碍,其中旧有制度的限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而言,制度的搭建要从内部入手,为创新扫清制度障碍,同时提供制度激励,让资源的整合效果落到实处,让团队的建设有据可依,让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畅通无阻。探索全方位立体式的合作模式?

    跨行业合作。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客户的需求普遍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等特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局限于一种需求,这为跨行业的有机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就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而言,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走出了一条跨行业合作的经典之路,利用其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期货等全牌照金融平台,致力于为客戶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为客户打造出了一条“现场设计、量身定制”的特色化金融服务之路。

    与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合作。伴随互联网金融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业务倾向于和依赖于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由于实现了金融与现代互联互通技术的结合,在带来操作方式重大变革,提供操作便捷的同时,其操作风险亦成为难解之题。不管是出于金融创新的角度,还是金融监管的考虑,仅仅依靠金融机构自身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与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借助专业院校的科研实力,在打造一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同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确保做到在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所虑的基础上,达到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目的。

    与客户合作。许多行业和市场的变化脚步非常快,及时洞察客户的需求成为金融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因此,实现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良性互动,建立客户的反馈机制,使客户真正融入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成为金融创新市场中出现的全新模式。这方面的典型是小米手机模式,小米手机通过互联网为“米粉”提供开放式平台服务,在其搭建的网络社区中,客户可以与公司创新团队保持即时便捷的互动交流,从而能够快速广泛的收集用户反馈。小米会认真听取客户的想法,并会根据得到的反馈对产品做出快速改进。通过向客户提供开放式平台服务的这一创新机制,在创新成果商品化之前,建立了一套评估、过滤和筛选解决方案提议的内部流程。建立容错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正确认识创新和监管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无法“割裂”的,金融监管在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作用。但是,创新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打破常规之意,创新不能保守,要做一些突破的工作。所以,要正确认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创新当然要符合监管要求,但是监管的存在也并不意味着必然阻碍创新的实现,不能把监管的存在当做无法创新的借口。

    创建和谐的容错机制。一项创新成果的取得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是二十年的长期投入。每一位勇于和敢于创新的实践者本身就背负着极大的压力,在这一漫长的创新历程中,错误的出现在所难免,我们不能因一时之错就彻底否定他们的付出。从国内外的发展阶段来看,对每一次重大变革产生质变影响的科技创新,无一不是在一次次试错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大爆发。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对创新成果留有期待,更应有足够的耐心和强大的包容心,鼓励每一位创新者在勇于试错的道路上越战越勇。布局国际化战略?

    布局国际化战略是迎战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开展也必须顺应国际形势的发展要求,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的战略布局。

    布局国际化战略是抓住“一带一路” 发展契机的必然选择。共建“一带一路” 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方面提供了新的契机,搭建了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保障金融创新在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内有效开展。

    布局国际化战略是弥补金融创新短板的有效举措。回顾金融的发展轨迹,梳理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我们能够非常清晰地发现,金融似乎更多的是“外来之物”。流行于高校金融教科书中的金融理论有多少是中国人创造的?谈到这个问题,我们都会自惭形秽。经过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国门打开了,很多优秀的跨国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同时我们也有很多企业走向了世界。所以,金融创新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要积极布局国际化战略,这是获得金融创新先进经验的快速通道,可以在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弥补自身创新的短板,跟上国际金融创新的步伐。

    (作者单位: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