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之方法
范文

    史颖

    摘 要:专业教学是高校本科生培养的核心环节。专业教学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具体措施,又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两者结合则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建筑学专业教师对此更是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围绕专业特色,通过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专业课程及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专业学习为主线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专业素质、工匠精神和开阔视野。

    关键词: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建筑学本科专业从数量及質量上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建筑学本科毕业生也在建设领域各条战线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截止目前,全国开设建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已有200逾所。需要注意的是,开办该专业的多为地方性普通高校,受多方因素制约,普遍存在着师生比不达标,教育理念及内容亟待更新等问题,由于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的特殊性,如与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知识衔接不紧密,建筑设计中发散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关系处理,社会文化背景下创新与继承的困惑和矛盾等容易让学生失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会扭曲了学生的三观,这些势必影响了建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

    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高等教育应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这不但为新时代建筑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扎实落地指引了方向,也为建筑学本科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建筑学专业教师更应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义务和责任,即在专业教育中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专业素质、工匠精神和开阔视野,从而起到1+1>2的效果。

    一、积极引领思想,培养学习兴趣

    鉴于师生比不达标的问题,为让每位学生都能与专业教师充分交流、有效沟通,应积极引入专业导师制,即在建筑学专业本科新生入学时,就为每位学生分配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且每位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宜控制在5人及以下,指导周期从入学直至毕业,具体指导内容包括专业学习、业务实践及思想、心理动态等,指导方式则是灵活多样的,除了传统方式外还可以积极尝试QQ、微信、微博等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还便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心理状况,通过专业教师的努力,力争成为学生专业上和思想上的指路灯和风向标。例如,学生在初学专业时遇到思维转变的困惑及对评价标准的异议等问题,专业导师应主动交流,积极鼓励,让学生了解到“建筑是富有生命的东西,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是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人们的共同记忆。对待建筑的新风格、新样式要包容,但也不能搞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应尊重城市特色风貌,尊重历史文化,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些既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城市观和环境观,也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二、引导精益求精,树立工匠精神

    建筑学是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专业,既要学习艺术、美学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又要掌握材料、力学等技术方面的内容,但归根结底,建筑学专业的核心在于工程应用,因此作为专业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建立精益求精的态度,从思想上树立匠心。工匠精神不仅表现为注重细节、精雕细琢、追求完美,还包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例如,在建筑表现课程的基本功训练环节,应着重打磨学生的定力和耐心,从每一个构图、每一根线条中体悟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意识。而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环节中,专业教师应为学生讲清一般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提出自己理解及运用的方法,激励学生从多角度介入直到提出若干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并引导其力争将合理的方案均充分深化,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与比较当中加深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

    三、贴近社会实际,践行以人为本

    建筑学专业是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专业,优秀的建筑设计成果必须贴近社会实际,满足社会发展中人的需求。因此专业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体验建筑、考察城市等,既能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现实,做出的设计作品更接地气,又能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的能量、建筑设计的价值、创意作品的魅力以及作为建筑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塑造出“以人为本”环境的使命感,从而由内而外、由点到面的激发本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发现及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

    四、突出融合交流,不断开拓视野

    在当下不同学科门类之间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诸多设计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及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这就对建筑学专业教师及本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协作不仅包括专业内更工种之间的,更包括跨领域、跨地域甚至是国际化的合作,例如,专业教师应鼓励并带领本科生积极参与境外学术交流、交换学习,参加设计竞赛及创意大赛等。让学生认识到优秀的设计成果功夫不单在设计之内,更多的设计之外的见地和批判的思考。

    总之,对于建筑学专业本科而言,围绕专业特色,通过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专业课程及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专业学习为主线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更易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6/22/content_5300334.htm.

    [2]王宇凡,孙轶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融合模式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7(06):2528.

    [3]李文英.高校显性专业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效能[J].文学教育(上),2018(07):170171.

    [4]户廷勇,徐金益.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1):163165.

    [5]焦连志,黄一玲.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03):121126.

    作者简介:史 颖(1987),女,河南商丘人,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工作,中原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