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线下站点的构建设想 |
范文 | 孟珂宇 江诗涵 摘 要:自古以来,便有“以物换物”的交易形式。如今在互联网普及和共享经济盛行的大背景下,二手商品的交易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特性,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它的一种特殊形式——校园二手商品交易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二手商品交易在校园里并不少见,也都初具模型,但其交易平台的规模却发展得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缺乏一个专业平台进行集中管理,运营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等。本文分析了构建校园线下站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初步构架设计,旨在促进校园二手商品市场的发展,响应国家节约资源的号召,建立绿色校园,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校园二手市场;线下交易站点;模式构建 一、校园二手市场线下交易站点可行性分析 1.校园二手交易需求分析 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不难看出约70%的人愿意购买二手商品。大学生作为经济来源匮乏与消费需求旺盛相统一的矛盾结合体,对二手商品的需求高于一般人群,于是高校成为了产生闲置物品需求的重要地点。而产生此现象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 (1)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自身具有经济能力与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个性化的消费方式不匹配的特点。且大学生易产生冲动消费,很多商品在冲动购买后便被束之高阁,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利用。由此产生的大量闲置物品,是二手交易市场商品资源的重要来源。因此高校实则蕴含着巨大的二手商品交易潜力。除此之外,大学生学生身份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是二手物品的重要来源:如一些专门为了一次或几次大型活动而准备的服装或道具,或者一些只为了一场考试或某些特殊课程而准备的书籍,它们大多价格不低却使用次数极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出售或购入价格较低的二手商品,使资源“循环”起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物品供给过剩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实际的需求。大学生普遍追求体验新兴产品,一些在手的物品不能一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一些追求时尚,潮流的大学生会产生购买新物品的需求。然而碍于收入问题,普遍来说他们会倾向于购买相对较便宜的二手商品。既满足了对新鲜物品的体验,又减少了成本,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3)高校毕业季 每年的毕业季是出售大量闲置书籍的重要时期。每逢毕业季,校园里时常会有学生在寝室楼下摆摊售卖二手书籍。但不难看出,这些售卖都是个体销售模式,没有固定的售卖场所和固定的售卖时间。具有随意性、自发性的特点。这种模式会存在卖家苦于销售,而买家不愿信任的问题。再者,随意摆放还会造成道路拥挤、人群阻塞等问题。因此,一个能够为交易提供场所,沟通买卖双方的二手交易市场线下站点便应运而生了。买卖双方能到固定的交易场所进行交易,增加了便利,减少了混乱。 2.校园二手市场线下交易站点较之其他平台的优势 (1)距离短,速度快,成本低 与校园之外的线下二手交易平台相比,高校校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因交易多在校园内部进行,交易范围非常小,这将大大提高送货速度,降低成本。与普通快递需要一两天时间才能到货相比,校园二手商品交易仅需数小时便能到货,这使双方都将拥有很好的交易体验。 (2)商品来源多且稳定 上文分析中谈到,大学生群体是二手商品的重要来源。并且随着老生毕业,新生源源不断地进入学校,闲置物品便会稳定持续地供应。校园二手市场线下交易站点完全可以做到持久运营。 (3)交易过程相对简单,风险小 一般的二手物品交易需到对应的交易站点完成一系列操作,如寄发货物、填写相应单据,而校园的二手物品交易点校园二手市场的目标群体是全校师生,人群素质普遍较高,这也为二手商品品质提供了保障。 二、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线下站点的构建设计 笔者认为,校园二手市场之所以发展停滞不前,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专业管理二手物品的校内二手交易实体店。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交易则会存在散漫、盲目、自发性,商品品质无法保证,沟通渠道阻塞,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使得交易体验得不到很好的提升。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线下站点的建立,依赖于场所、商品资源、宣传等方面。可依托高校校園的成本优势,在校园内建立起一个专门的交易站点,通过收取佣金、会费、买卖差价等方式盈利,并定期举办活动,扩大知名度,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更多的二手物品。 学校可成立专门的二手交易协会,社团内根据职责划分不同岗位,派专人负责线下站点的管理与经营。具体构建过程如下图: 1.前期准备 (1)实体店建立 在学校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开设一个专供二手商品线下交易的实体店铺,装修简洁美观,以此吸引学生注意。经调查,在校园内开办实体店预算大致如下:房租6000元/月(学校内部60平方米店铺);店铺装修(简装,安装置物架、地砖、灯具、相关设备如电脑,装饰摆设小物件等):12000元;经营人员工资(包括店长一名、前台一名、财务一名、快递送货员两名)10000元/月,电费100元/月,宣传费(传单印刷,佣金)1000元。店铺启动准备金3000元。初始启动资金约为32100元。可以看出,校内实体店呈现出低成本、投资少、风险小、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2)宣传 店铺建立后,对二手商品进行相关调研,确定好市场需求后,并开展“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回归本真,以物易物”、“将旧物拿来,将惊喜带走”等主题活动,对店铺进行前期宣传,扩大店铺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宣传可通过制作精美的海报、发展传单、依托一个摊位组织活动等形式进行。同时对交易方式、操作过程等做出详细介绍,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 2.中期建设与管理 (1)线下交易站点的组织架构如下 店长:负责统筹管理店内日常事务,并按照二手商品价值评估表对入店的货物进行价值评估及标价。 财务:负责清算店铺日常业务发生费用。购进二手物品的支出、卖出货物的收入等。 前台:负责前台的人员主要业务包括登记买卖、存放、寄送信息。信息组成主要包括产品的新旧程度、名称、种类、若是物品卖家则注明是由站点代售还是自售。并根据货物种类归类置于货架。货物主要分为四大类:生活用品、体育用品、书籍、电子产品,如下图: 送货员:校园二手物品交易线下站点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因高校校园独特的区位优势,货物的配送范围十分有限,范围小,速度快。因此只需配备两名送货员,负责将货物送货上门。 (2)经营模式 采取O2O经营模式,即线上营销和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消费的方式。线上通过校园二手交易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站发布商品信息、进行交易,线下则以实体店为依托。成员方面:以会员制方式招揽成员,开店一周内可免费注册会员,后期加入需收取10元/人会费,作为店铺的营业资金。会员可享受以折扣价购入店内二手商品的福利,店铺还会定期举办活动赠送礼品,回馈会员。 (3)线下交易站点主营业务及利润来源 线下交易站点主营业务包括买卖二手物品,通过差价获利;代卖家销售商品,收取佣金,提供送货服务。对于卖家来说,卖家可选择自售,即自行与买家联系后将货物送至站点,由站点提供送货服务;亦或是选择代售,即将商品卖给站点,由交易站点代为销售。对于买家来说,买家可通过线上平台选择好商品后下单,站点提供送货到寝服务;或亲自到店内自行选择商品。站点还支持“以物换物”交易,即换物者需在站点登记有关商品的基本信息,店主对交换物进行估价并当场标注价格(包括对物品的屬性、新旧程度、质量、需求等方面),换物者即可在店内交换“等价”的二手商品。 站点营业利润来源主要基于三方面:一是通过买卖二手商品赚取差价;二是通过为卖家代售商品赚取佣金;三是收取注册会员的会费。其中佣金收费标准如下表: (4)二手交易站点与学校接轨 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线下站点的建立,离不开学校的支持。积极取得与校方的合作,如学校成立专门的校园二手交易协会,由协会派专人管理经营线下交易站点。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办一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主题班会活动,为社团及站点做宣传。学校的参与会增加学生对交易站点的信任度,并进一步提升站点知名度。 3.后期维护 不定期举办交易活动。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交易一条街”活动,将店内具有特色的二手商品拿出店内在摊点摆放,一个摊点交易一种类型的商品,供来往人群欣赏选择。将二手商品交易更进一步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三、总结 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线下站点作为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建立并完善校园二手市场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与完善依赖于将各个步骤真正落到实处。交易站点的发展还与校方的支持密切相关,在经营的过程中,要积极保持与校方的联系。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线下交易站点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为高校校园的二手商品融通提供了渠道,实现了交易双方的互动对接。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对构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伶心,刘梦颖,肖潇,李曼,兰语谦.大学校园格子铺运营模式的创新研究[J].农家参谋,2018(16):186-187. [2]李岩堃,付梦茹,李记萍,陈博雅,王开放.基于高校闲置交易平台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7(32):172-174. [3]陆徐莹,张婷婷,卢娜.大学生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模式构建的研究与探讨[J].经济师,2012(02):119-120. [4]吴品懿.借助校园格子铺创新实现校企无缝对接[J].科技视界,2015(02):76-7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