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优化吉林省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分析
范文

    崔岩?迟月

    摘 要:“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探索营商环境的改善,构建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本文讨论了吉林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营商环境;吉林省;对策建议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营商环境简单来说是指伴随企业从设立到退出整个过程的商业经营环境。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显示:好的营商环境可以促进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0.36%,这说明一流的营商环境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助力,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这几年,为了实现高质量、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我国对标国际发达经济体的水平,针对当今市场主体关注的焦点,大力、全方面地推出多种改革举措。效果上,我国整体上的营商环境有明显进步,打造营商环境从实践探索走向了立法规范,国际营商环境排名不断提升。如今“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一说法盛行,并且吉林省连续位于全国经济GDP增速的尾端,更对外界向我省投资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打破现状,振兴经济,吸引投资,关键要从改善营商环境开始。国家鼓励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进行创新,提出差异化的方法;及时整理其他地区推广成绩好的举措经验,为促进当地优化营商环境做借鉴。本文通过讨论我省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学习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对症下药,为推动吉林省营商环境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发展提出建议,优化吉林省的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政治服务,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

    二、吉林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1.市场主体力量薄弱,竞争机制不成熟

    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衬托着当地营商环境的好坏,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曾说“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能不能发展起来。”①

    2018年吉林省的私营企业户数39.61万户,仅仅是浙江省私营企业总数的19%,邻省辽宁的私营企业户数为78.98万户,接近于吉林省两倍,我省近年来私营企业数量在自身的对比上确实有大幅增加,但与江浙粤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东三省中优势也不明显;2019年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中吉林也只有两家企业上榜,分别是修正药业和新星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排名分别为109,407。2008年时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中吉林省也只有两家企业(修正药业和皓月清真肉业),11年过去上榜企业没有增加,并且原来在榜的皓月清真肉業被替代,这说明我省的民营经济绝大多数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持久力不长。②在市场主体数量发展有限且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创造力不足,因而市场机制在发展中也难以健全,影响了营商环境,限制了民营经济水平的发展。

    2.贸易发展水平不高

    通过2018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了其近年来的外贸依存度,一直低于全国水平(32.1%-41.5%)。并且出口市场集中在日韩两国,贸易风险高。另外从吉林省的海关效率、基础设施和服务、信息和技术水平等指标来看,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与周边邻国贸易时受技术和通关人员影响,通关效率低,成本高。吉林要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3.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受限

    吉林省的直接融资低于全国水平,从2016年至今吉林省只增加了1个上市公司,不足全国增长的1%;间接融资,一些银行贷款、政策融资更加倾向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处于劣势,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易解决。

    另外,融资审批周期过长,有的企业可能需要在一周内获得融资金额,但审批周期往往长于一周,超出企业预期时限,这不但不能满足企业的最初融资目的,甚至会影响企业投资发展。并且在银行贷款中,中小企业获得金额有时并不能达到原始申报金额,只能获得部分数量金额,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最后,吉林省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偏高,融资过程环节过多,也会增加隐形成本,造成企业负担。

    4.政府服务效率低,“放管服”改革仍需继续努力

    与发达地区相比,审批项目、审批环节仍然是较多,办理周期较长。并且各业务部门信息沟通不及时,各市县的共同部门之间也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也是造成公民办理事务耗时长的原因之一。监管方面,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在处理“双随机一公开”出现的新情况时有些不便;执法监管责任缺乏明确的文件或规章规范。另外政府的服务意识也是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吉林省市的信息公开不积极,百姓获取政府信息渠道单一。对于当前流行的官方微博、微信,吉林省并没有充分借助利用。很多应该公开的信息很难找到,例如政府涉企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清单,吉林省只有十一个县市公开,占全省的28%。这证明了政府的公开态度和质量,会造成公众与政府的沟通困难,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让投资商留下吉林地区的负面印象,影响对吉林的投资自信。对企业而言,政府的扶持、制度法规的保障以及融资环境的建设均会对企业行为模式的塑造产生重要作用;稳定的政策预期,减少政策环境带来的不稳定性,对企业行为模式和企业生产投资都有重要的影响。

    5.“人情文化”盛行,阻碍法治环境建设

    普遍存在办事“找关系”,“没有人办不了事”的思想,“权钱左右政策的弹性”。社会人情关系难以预算,这种负面思想会大大折损投资商对吉林未来投资的稳定预期,破坏市场公平的竞争机制、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1.大力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深化政策扶持。出台相关的民营企业优惠政策措施,要在全省内积极落实和宣传,真实有效地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肥沃的生长土壤。另外,积极引导我省民营企业与互联网等热门技术相联系,发展技术产业,扩展国内市场,优化产业结构。宁波市在2019年民营企业评价各城市营商环境条件时排名第七,全市积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商事登记改革、项目审批提速、政务服务优化等领域都实实在在地做出了行动。吉林省应借鉴优秀地区的发展经验,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推动民营企业的新生。并且民营企业会倒逼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随着民营企业的壮大会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会促使政府效率提高、简政放权,经济服务能力向市场监管秩序方向转变,逐渐形成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

    2.推动政务便利化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形式、精简办事流程,加快数字吉林的建设。借鉴我国发达地区发展经验,例如广州天河区打造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政务智能咨询、各类依申请类事项可实现足不出户网办、需政务大厅办理的事项可预约率100%。杭州推行的个税APP居民在APP上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专项附加税扣税的申请,不仅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网上办”还实现了“掌上办”。厦门市税务部门为了提高办税效率,提出“秒表练兵”。在每个办税员的窗口都放置一个秒表,督促办事效率,对于24种办税频率较高的税种,要求每个窗口都必须熟练。精简政府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高政企服务便利度,对相关部门之间的管理事项进行整合,尽量实现“一门进出”、“一窗办理”、“一次办好”,缩短审批事项办理时长,杜绝公民办事“跑断腿”现象。

    另外,要树立诚信透明、亲商清商的政府形象,及时公开办事信息和惠民政策,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新政策,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

    3.促进贸易便利化

    在“互联网+”的概念下,扩宽无纸化通关应用范围,利用电子技术,无纸化审批,减少纸质单证的填写,加快货物验放速度。提高货物入境检验检疫技术,更新设备,加快通关效率。协调与周边邻国之间的检验标准,检验程序,以及制定合理的征收税费。另外可以借鉴厦门“关检一站式”查检平台与监管互认,海关与检验检疫局之间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检、一次放行。减少重复申报,缩短通关时间。物流上,完善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扩大交易范围。积极参与对接俄罗斯、蒙古、朝鲜的铁路扩建项目,协调各国运输技术标准,提高跨境运输质量,降低跨境运输成本。随着珲春-扎鲁比诺港-宁波舟山港航线的开通,发展“互联网+物流”,實现信息共享,及时做好资源协调,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损失。

    4.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最主要还是银行贷款,国有银行应尽量减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约束条件,公正科学地对企业的信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评估,避免主观意见。另外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这样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快速地了解到企业的信用评级,减少风险,还会缩短企业融资的时间,降低融资成本。借鉴北京“金融信贷营商环境3.0”,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将不动产登记、税务、市场监管这些与信贷有关系的信息与金融部门开放共享,探索智能审批、线上放贷。市场也要为中小企业创新扩宽融资渠道,为企业融资提供良性的融资环境。

    5.优化法治环境、保障市场公平

    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所需的相关法律机制,例如南京市如今就已经发行了38件与营商环境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地方性法律体系,让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有法可循。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覆盖,规范流程、创新机制,保障抽查工作有序有效进行,保证市场的公平性。

    规范政府行政权力,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公平干预。对于政府机关出现越权行为,要明确惩罚机制,警戒政府人员不敢滥用职权。降低司法成本,加大执行力度,创新解决纠纷的措施,让企业敢于争取自身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和知识产权。

    注释:

    ①《中国营商环境“晴雨表”怎么看?-2019年中国改革形式观察》,北京,新华社,2019。

    ②文中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参考文献:

    [1]焦方义,姜帅.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J].北方论林,2019(01).(273):9-14.

    [2]谢月婷.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10).

    [3]武国玉.优化吉林省营商环境法治化研究[J].法治论坛,2019(07).

    [4]伊馨.福建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创新[J].开放导报,2017.

    [5]彭向刚,马冉.政务营商环境优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学术研究,2018(11).

    [6]丁邡,周海生.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成效评估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20.(2):59-65.

    [7]宋林霖,何成祥.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放管服改革的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4).

    [8]彭向刚,马冉.政企关系视域下的营商环境法治化[J].行政论坛,2020(2),158:91-98.

    作者简介:崔岩(1983-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理论;迟月(1996- ),女,汉族,吉林通化人,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