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南云中河河道治理规划研究 |
范文 | 李晨晨 黄海燕 姜强 刘红艳 摘 要:河道作为江河水系的统称,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防洪排涉、蓄水供水、生态景观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河道治理尤为重要。以南云中河为例,首先分析河道治理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探讨河道治理的指导思想、原则与规划目标,最后提出具体的河道治理规划方案。 关键词:河道治理;固化河床;治理规划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04-0069-03 Abstract: As a general term of river system, river cour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ecosyste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lood control, water storage and supply,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river regulation. Taking South Yunzhong Rive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river management planning, then discussed the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and planning objectives of river management,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pecific river management planning scheme. Keywords: river regulation;solidified riverbed;regulation planning 1 南云中河概况及规划历程 1.1 基本情况 南云中河起源于忻州市忻府区米家寨水库下游约800 m处合索乡沙洼村,流经奇村、解原、秦城、播明、曹张5个乡镇,至定襄县杨芳、晋昌镇西关村汇入滹沱河,全长44km,流域面积为424 km2,河道纵坡为1.87‰,山坡坡度为15°,河道总落差为130 m,流域高差为360 m。南云中河流域西高东低,南高北低,除西侧有少量云中山脉边山区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区,是忻府区、定襄县主要产粮区。 根据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可将河段划分为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南云中河干流重点河道治理范围主要为三、四干渠渠首滚水坝至河拱村段。 1.2 规划治理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云中河流域先后实施了以水资源利用和防洪体系建设为主的多次治理。一是双乳山水库始建于1959年11月,历时9个月,于次年4月份大坝主体工程完工,1962年8月全部工程完工。二是米家寨水库兴建于1976年,1977年拦洪蓄水,1989年进行了泄洪工程改建及大坝防渗加固。三是南北云中河分洪闸工程最早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结构为砌石无坝鱼嘴分洪工程。1976年米家寨水库建成后,于1979年将鱼嘴又改建为分洪工程。1997年对云中河分洪工程进行了改建。四是云中河灌区一、二干渠首于1953年兴建,1979年进行改造。五是2000年以后先后对南北云中河流域米家寨、双乳山两座水库,南北云中河分洪闸,云中河灌区一、二干渠渠首两座水闸进行了除险加固,对灌区进行了节水改造。与此同时,忻州市开展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宗旨的城镇生态环境建设[1]的忻州市南云中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排洪应急工程和忻州市城郊排洪应急工程。 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南云中河的重要作用,忻州市政府也对南云中河开展了不间断的整治。 2 河道治理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南云中河河道治理事关南云中河防洪安全及沿河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治理,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也为全面、系统治理赢得了时机。南云中河流域主要是开发水资源和建设防洪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快,河水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污染等问题开始凸显,引起了省政府、地方政府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在新形势下尽快开展南云中河河道治理,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第一,对忻州市南云中河双乳山水库至云中河三、四干渠段和播明铁路桥下游300 m至滹沱河入河口段及该两段范围内的支流和索河、陀螺河进行整治。同时,做好规划新建、加固堤防、生态护岸以及河道疏浚等工作,实现两岸堤防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 第二,双乳山水库至南云中河三、四干渠渠首段形成生态水面湿地。通过对南云中河干流城区段蓄水及大堤外侧低洼滩涂、沙坑等进行整修,修建一批能调蓄径流的“珍珠串”状水域,蓄滞洪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使洪水资源化,达到恢复河流水系、抬升地下水位、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渔业养殖及丰富水生植物等目的。 3 指导思想、原则与规划目标 3.1 指导思想与原则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理思路和海绵流域的新理念,强化水支撑,推行“生态+”发展模式,统筹自然生态多种要素,构建山水林田湖协调发展的大生态格局,为实现本流域内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此次规划中,应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发展中落实保护”的总原则,同时也应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期实施、动态调整等原则。 3.2 目标 3.2.1 近期2020年目标。①河道清淤整治及兩侧生态绿化。完成忻州市南云中河双乳山水库至云中河三、四干渠和播明铁路桥下游300 m至滹沱河入河口段及这两段范围内的支流、索河和陀螺河的整治。新建、加固堤防及生态护岸、河道疏浚等工程以及河道两侧各10 m宽生态绿化工程。②生态水面湿地建设。双乳山水库至南云中河三、四干渠渠首段形成生态水面湿地。 ③水污染治理。南云中河水质有明显的改善,河流水质基本达到各水功能区划的规定标准。治理段排污控制区河段消除劣V类水质,恢复到地表Ⅳ类水标准,二级水功能区水质达到Ⅲ类水平。 3.2.2 远期2030年目标。南云中河水质有明显的改变,河流水质达到各水功能区划的规定标准;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95%,排放全部达标;农村垃圾实现全部处理。 4 河道治理规划 4.1 河道清淤整治及堤防建设规划 针对整治规划范围内的河流防洪、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综合考虑河道治理、河湖水系连通、水源地达标建设和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措施[2],统筹做好综合规划布局和治理方案设计。同时,以防洪保安、生态建设[3]为主要目标,以重要支流河段和干流堤防局部加固、修复为重点。治理河段主要为洪涝灾害频发或有需要保护的城镇、村庄等河段。建设内容主要是堤防建设、河道清淤疏浚。 堤防建设应结合实际地形,在满足10年一遇洪水设计的前提下,双乳山水库~三、四干渠段和播明铁路桥~入河口段堤防均采用碾压砂土堤,压实度要求不小于0.9,设计顶宽4.0 m,内侧边坡为1∶3,堤岸采用宾格石笼护坡,堤脚采用铅丝石笼防护;外侧边坡为1∶1.5,采用草皮护坡。堤防高度为1.3~3.45 m,堤顶设计高程满足1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河道断面清淤时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①若河底高程高于河堤前趾顶面高程时,则按前趾设计高程进行清淤,清淤方量可就近回填至低于河堤前趾顶面的河床部位[4];②若河床高程低于河堤前趾顶面高程时,除岸边4 m范围内以河堤的前趾顶面为控制高程进行清理回填外,其余仅进行清基,并以1∶10的坡度自然相接,堤脚按河堤设计断面进行防护。 4.2 河道绿化规划 河道绿化规划设计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服务当地广大人民为目标。根据南云中河治理现状,对南云中河乳山水库至云中河三、四干渠段及南云中河播明铁路桥下游两河段河道进行整治治理时,坚持“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理念,使河道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坚持“标本兼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护堤林与生态相结合”的规划原则,开发美化河流。为保护河道堤坝的安全,延长堤坝的使用年限,防止堤坝附近的农田沼泽化,同时为保证河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治理时在两岸堤内沿堤进行绿化,分别布置10 m宽绿化带形成护堤林,护堤防护林应先平整、后植树,可种植柳树、杨树等乔木。此次规划后将会形成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自然风光生态型景观轴,同时具有丰富的风景资源,形成一条自然环境与现代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护堤林。 4.3 生态湿地规划 由于近年来河道治理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南云中河内无生态湿地。规划的河段为双乳山水库至南云中河三、四干渠段和南云中河播明铁路桥下游300m至滹沱河入口处。为改善沿河居民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水平,本次治理结合城镇规划的发展,拟在双乳山水库至南云中河三、四干渠首段规划堤内蓄水湿地5处,禾湿地公园1处。 4.4 水污染防治规划 对于分布在云中河干流上的2个入河排污口,要按需进行整治,可采取生态沟渠、净水塘坑、跌水复氧、人工湿地等措施进行整治改善。 对于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主干支流,要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力度,实现排放达标;实行水功能区限排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实现污水资源化;在山丘区重点实施清洁小流域建设,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整治。 对于饮用水的水源地,在集中供水地方建立隔离防护、生态保护与修复、污染源整治等综合的工程体系[5],即采取物理或者生物隔离设施,拦截和隔离污染物对水源地的直接污染;同时对保护区内现有点源、面源、内源、线源等各类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逐渐减少保护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对湖库型统一供水水源地保护区的湖库周边湿地、环库岸生态和植被进行保护和修缮,以营造水源地良性生态系统。 5 結语 北方中小河流大部分是季节性河道,因而都会在上游修建水库蓄拦径流,而这会导致下游河道断流、萎缩、河流造床作用下降、河槽过洪能力缩小、河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何在防洪治理的同时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已成为北方临近河流的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南云中河河道治理为例,探讨河道治理的措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郑天柱,周建仁,王超.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2002(S1):115-117. [2]孙从军,张明旭.河道曝气技术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1(4):12-14,20 [3]刘晓海,高云涛,陈建国,等.人工曝气技术在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云南环境科学,2006(1):44-46. [4]徐国宾.涝河渠化工程水毁原因及启示[J].水利水电技术,1993(5):50-52. [5]钟春欣,张玮.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3):12-14,30-6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