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培育
范文

    赵梅芳 向成干

    当今,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新型职业农民的高素养培养将会是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的头等问题。国内外学者大多数就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但是就新型职业农民的素养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就新型职业农业素养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表明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8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明确表示要培育100多万新型职业农民。国家提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今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新型职业农民最鲜明的特征是高素养。今天,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道德缺失、失信、违规和农产品安全等问题屡屡出现,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方面理念方面的意识面临严重挑战。因此,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新农村的旧貌换新颜,需要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实状况,注重从职业道德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有效引导和培育,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新型职业农民素养的主要体现

    首先,要有“爱农”“强农”意识,并具备诚信观念。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操守。新型职业农民不但要有高度的“爱农”“强农”意识,要有把土地视为生命的热情,还要有强烈的向土地要财富的理念。诚信观念是新型职业农民要有将土地永续经营的意识,“爱农”“强农”意识及其诚信观念是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用自己对土地的热情和大爱精心耕耘,做出成绩。

    其次,要有高素质,即懂得科技、文化知识并能有效经营。新型职业农民既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文化能力。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技能。懂科技是指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要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专项技能,对现代农业科技具有敏锐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并能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村生产力。有效经营是指作为新型农民应该掌握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善于从事经营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产业及非农产业。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管理知识,善于把农业和第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发展农业。

    再次,要有新思维,即创新能力和开展特色农业能力。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技能。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要积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自主创业,并且要创新新的项目和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家致富。政府要有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对创新创业农民进行有效激励。

    二、新型职业农民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高度重视职业农民素质,培养农民的“爱农”意识。

    在今天的农村,随着人口老龄化、空心化加速,年轻人都纷纷外出打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70后不愿意种地、80后不会去种地、90后不想提种地”已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首先大家普遍认为农民是一群低收入、低地位、低素质的农业农村群体;其次,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远远超过从事农业的收入。针对这一现象,政府要出面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树立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青年农场主的典型带动大批农民扎根农业,爱上农业,帮助农民树立“爱农业、爱农村”的职业意识,并将“工匠精神”贯穿其中。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积极培育乡村多层次人才,着力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成功试水首批职业农民。马路路从事水产养殖已经十余年,因为经验丰富,这位农村小伙儿的生意从最初十余亩发展到如今的500余亩。身为农村农业致富带头人的马路路,同东营区的另外130位农民一道,被顺利认定为东营市首批职业农民。为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东营区率先在东营市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认定结果统一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数据库,对认定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动态管理,推动农民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针对合格的职业农民,东营区组织农业专家组进行职称评定,目前全区已经有5人取得了中级职称,政府还为这5人分别发放了5000元奖励。政府为经验丰富、技术扎实的农民发放奖金也就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让他们爱上农业的有效途径。如今,像马路路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从土地中尝到了甜头,爱上土地,正成为东营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二)加强职业道德约束,帮助农民树立“强农”意识。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者在他们职业运行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总和。首先,它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个道德框架,以识别和解决他们自己与他人和环境三者的道德冲突;其次,它为从业人员提供一个机会,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其遵守职业道德,提升主体能动性。当今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产品是否安全,是消费者更加关注的问题,消费者对生态、健康和环保的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农业产业结构由量变到质变。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应当具备强烈的绿色环保意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种植无公害绿色粮食,在种地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添加剂,只是通过有机肥和人工除草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实现生态养殖,在饲养的过程中不是人为地制造生长环境和用促生长剂让动物违反自身原有的生长发育规律快速生长。这种生态种植和养殖的职业理念应当作为当前新型职业农民最重要的职业操守。另外,在农业生产领域外部方面,国家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查力度,对于违反者实现零容忍;在内在的约束方面,农民必须对农产品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内在动机,建立“优质优价,只有保证农产品质量才能强农固农”的责任感,加强“职业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农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靠一个政治宣言就可以立即实现的,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当前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首要问题来抓。

    (三)政府要重视职业农民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养。

    培训农民要因人制宜,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不同,必须分类进行科技指导。另外,农民工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形式也要灵活多样。在培养过程中,可以从当地的种田大户,优秀的组织开始组织培训。并通过他们的培训,辐射周边群众。通过扶持先进的组织,带动职业农民的发展是一条积极可行的道理。各级政府要积极扶持相应的组织,发挥其的引领作用。像我市澧县锦绣千村城头山产业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锦绣千村在全国三八红旗手、合作社理事長龚佑琼的领导下,搭建“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信用合作、教育培训”四大服务平台,构建县、镇、村农业社会化三级服务体系,提供“全程、多元、高效”服务的运行情况,对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农名脱贫致富,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就需要多个优秀的组织和团队来引领。

    (四)着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阔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一项硬性指标。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采取课堂理论授课和田间地头实训紧密结合,甚至是走出去来开拓视野。近年来,常德市先后组织了16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赴韩国、日本等地参加培训,组织全市50名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到中国农业大学培训。除此之外,澧县还组建了学制为期一年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班,并每两个月进行一次3至5天的集中培训;津市市组织农业生产大户“走出去”到河南考察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培训机构还将“双创”成功的具有丰富经验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充实进师资队伍,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度湖南省高等教育协会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X19A07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