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律
六律律,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管,以管的长短,分别声音的高低清浊,乐器的音调,都以它为准则。六律,即六个音律。《左传·昭公二十年》:“五声六律。”杜预注:“五声,宫、商、角、徵、羽也。六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阳为律,阴为吕,此十二月之气也。”孔颖达疏:“太师掌六律、六吕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也。阴声:大吕、应钟、南吕、林钟、小吕、夹钟。”班固《东都赋》:“抗五声,极六律。”——高奏五声,尽吹六律。
六律古以十二律管确定乐音的高低,由低到高的顺序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奇数为阳称六律,偶数为阴称六吕。《吕氏春秋·察传》:“夔于是正~,和五声,以通八风。”(夔kuí:舜时的乐官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