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公车上书
释义

公车上书

泛指举人联名上书。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 “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 ‘公车上书’ ,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 “〔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滕(teng): 缠束。公车: 本指帝王的兵车,后泛指官车。汉代有 “公车” 官署,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天下上书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因此,“公车” 又作为举人应试和举人的代称。西汉东方朔初到长安时,到公车府上书皇帝,共用了木片三千枚。公车府派两人去抬,才能抬动。


公车上书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释义】 汉代东方朔博学多览,他初到长安,至主管上书的公车官署递上自己的书奏,共用了三千奏牍,两个人才勉强抬得起来。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求得任用。
【例词】 东方牍 牍三千 汉庭三千牍 三千牍 上书金马 削牍三千 献策金门 奏牍三千
【用例】
〔东方牍〕 明·唐寅《赠徐昌国》:“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牍三千〕 宋·张孝祥《子云压境先遣诗》:“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三千牍〕 宋·林逋《深居杂兴》:“上书可有三千牍,下笔曾无一百函。”
〔献策金门〕 唐·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献策金门去,承欢彩服违。”
〔奏牍三千〕 宋·袁去华《水调歌头》:“奏牍三千字,晁董已销声。”


【公车上书】

1895年4月,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5月2日,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人签名上书,主张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因举人入京应试称“公车”,故称“公车上书”。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