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伏❶谓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转化。明刘基《苦斋记》: “先生之言曰: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 ” ❷代称祸福。唐骆宾王《帝京篇》诗: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曰固久! ” 老子认为,祸中倚附着福,福中伏藏着祸; 正常可变为反常,善良可变为妖孽。一切都处于变化无常之中。 倚伏
倚伏倚,靠着。《左传·昭公五年》:“设机而不倚。”伏,藏匿。《诗·小雅·正月》:“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倚伏,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转化。《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省作“倚伏。”汉班孟坚《幽通赋》:“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宋张耒《人日饮酒赋》:“安侷促而不叹,悟倚伏之无极。”——安于狭小而不叹惜,领悟到祸福互相转化的没有穷尽。
倚伏依存隐伏。语本《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祸福相因,相互依存。李颀《别梁锽》:“不见古时塞上翁,~由来任天作。”刘基《苦斋记》:“乐与苦,相为~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