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侯古时对士大夫的尊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瘧?”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士大夫【同义】总目录 士大夫侯
侯❶〈隐〉香港商业指数目七。参“支、神、斗、苏、马、令、侯、庄、弯、享”。 ❷〈隐〉香港商业指数目七。参“之、臣、斗、苏、马、零、侯、庄、弯、响”。
侯hóu❶ 箭靶。《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不出正兮。”(正:靶心。) ❷ 我国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秦汉以后仅次于王的爵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伯、子、男凡五等。”《陈涉世家》:“王~将相宁有种乎?”
侯hóu❶封建贵族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 ~爵|封~。 ❷姓。 【注意】跟“候(hòu)”不同。以“侯”为偏旁的字有“喉、猴”等。 另见325页hòu。 ★王侯 诸侯 说明: 9画;亻部;左右
侯hòu用于地名。如:闽侯,在福建。 另见323页hóu。 说明: 9画;亻部;左右
侯阴平hōu
侯❶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爵︱王~︱公~︱诸~︱封~︱成则王~,败则贼子。 ❷泛指达官贵人:~门。
侯hóu❶ 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封侯│侯爵。 ❷ 泛指高官:王侯将相。 ❸ 姓。
侯hòu见“闽侯县”(1014页)。另见571页hóu。
侯hóu1 箭靶。2 中国古代爵位名。为五等爵的第二等。3 欧洲的爵位名。查理大帝在位时为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边地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成为割据一方的大封建领主。王权加强后成为贵族爵衔,即“侯爵”,位在公爵与伯爵之间。4 泛指达官贵人。如:侯门。5 姓。另见574页hòu。
侯见〔大侯〕〔九侯〕〔陽侯〕〔重侯〕〔諸侯〕
侯hóu射箭的靶子。《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朱熹集传:“侯,张布而射之者也。”《仪礼·乡射礼》:“乃张侯下纲。”郑玄注:“侯,谓射布也。”《大招》:“大侯张只。” 表示问
表示问否(知~;可~) 表示问人:谁(~人;阿~) 孰 表示问原因、目的等:何(何以;何为;何用;如何;若何) 干么 干吗干啥 底作 缘底 谁家 胡为 可谓 干什么 为什么 做什么 表示问原因:何居 何故 为何 何乃 奈何 表示问程度:多(多么) 何其 胡其 奚其 表示问数量:几(~人;~个) 多少 表示问性质、状态等:咋(~的) 争(~奈) 哪样 为何 什么(为什么)奈何 若何 如何 何似 何以 奚如 若为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为什么老天不怜悯保佑:胡天不吊 表示问方式:咋(~办) 若何 孰何 奈何 如何 怎么办 表示问时间:曷(~归) 几时 何时 何当 早晚 多咱 多怎 多昝 多会儿 什么时候 问哪一天:哪天 何日 阿越 早晚 表示问过去或将来的时间:哪会儿 表示疑问:何(~如) 恶 侯(~不) 安 岂 问哪来的:朅来
爵位
爵位爵(爵列) 政权,爵位:鹿 官职爵位:官爵 显服 翎顶 组绶 龟绶 龟带 龟组 龟緺 命秩 珪冕 官爵和俸禄:位秩 显赫的官爵:辉章 爵位和俸禄:爵禄 爵秩 骄饵 黼黻 显贵的爵禄:显禄 俸禄爵位:禄爵 官阶爵位:阶爵 得到爵位:析圭担爵 析圭儋爵 爵位的等级:爵等 诸侯爵位的高低:长幼 人位高爵尊:金印如斗 金印斗大 腰印如斗 爵位高:享大 官职很高,爵位显赫:高官显爵 名高爵显:穹显 最高爵位:王爵 王爵与侯爵:王侯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五等爵 一等封爵:公(公爵) 公爵与侯爵:公侯 二等封爵:侯(侯爵) 三等封爵:伯(伯爵) 四等封爵:子(子爵) 五等封爵:男(男爵) (爵号,官位:爵位)
另见:官职 官阶 职位 封赠 做官 上任
靶子
靶子靶(~台:~场;靶牌;枪靶;胸~;头~;活~) 垛(棚垛:射垛) 侯 鹄(鹄的;鹄子;射鹄;正鹄) 臬 堋(堋的;射堋) 帖(破~) 彀 格 准(准的;准鹄;准头;准执) 仪的 躲子 射棚 耦象 质的 招质 椹质 标的 标鹄 箭靶:箭垛 马蹄 埻的 射亲 土筑的箭靶:射垛 布制的箭靶:布侯 铁制的箭靶:铁帘 远距离的箭靶:长垜 彩绘的靶:画的 挂着的靶:悬侯 可移动的靶:活靶(活靶子) 靶上的环形圈:环(靶环;中~) 靶中心:的(的鹄;格的) 鹄(鹄的) 埻 正(正鹄) 槷 靶心 红色的靶心:贴晕 靶的红点:红心 箭靶的黑心:乌珠 靶中心的周围部分:贴 靶的上下幅:躬 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舌
侯hou侯爵 侯门 公侯 王侯 诸侯 万户侯 侯服玉食 侯门似海 谈笑封侯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侯(一)hóu (二)hòu【辨形】 右上不是工,不写作候。9画。会意。 【辨义】侯(一)hóu ❶ 君主时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封侯|公侯|王侯|王侯将相|谈笑封侯。 ❷泛指达官贵人:侯门|侯服玉食|侯门似海|万户侯。 ❸ 姓。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烽火戏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 (二)hòu侯官,旧指福州市。闽侯,县名,在福建。 【辨析】 二音都表示名物义。区别在于: 一、指称对象不同:侯(一)hóu官爵,并用于姓氏;(二)hòu用于旧市名、县名。 二、使用频度不同:侯(一)hóu多义项,较常用,使用频度较高;(二)hòu义项少,只用于“侯官、闽侯”等地名。
侯hóu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一应谢过乏,从公、~、伯、子、男,一起一起的散去。(十五·309) 侯
093.侯(p215.2)义项六,释文有云:“副词。……2.表疑问,相当于‘何’。《吕氏春秋·观表》: ‘今侯渫过而弗辞。’” 按:释文可商者二: 一、词性可商, “侯”非副词,而是疑问代词,询问所代之原因,做状语,相当于‘何’可译作“为什么”。 二、引《吕氏春秋》书证而误施标点。“侯”为疑问代词,全句之意乃“现在(您)为什么再次经过(卫国)而不(向右宰)告呢?”则句末必施问号方合于“侯”之疑问语气,原施句号与疑问语气不协,成了表肯定的陈述句,大谬。
侯❶維。《詩經·小雅·正月》: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 鄭玄箋: “侯,維也。”《詩經·小雅·四月》: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鄭玄箋: “侯,維也。” 《詩經·大雅·蕩》: “侯作侯祝,靡屆靡究。” 鄭玄箋: “侯,維也。” ❷君。《詩經·大雅·文王》: “陳錫哉周,侯文王孫。” 鄭玄箋:“侯,君也。” 《詩經·大雅·抑》: “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 鄭玄箋:“侯,君也。” ❸射的,六十尺曰侯。《周禮·天官·司裘》: “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 鄭玄注: “鄭司農云: 鵠,鵠毛也,六十尺曰侯,四尺曰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 ❹侯之言候也。《周禮·春官·小祝》: “小祝掌小祭祀,將事侯禳禱祠之祝號。” 鄭玄注: “侯之言候也。” ❺所射布。《儀禮·鄉射禮》: “乃張侯下綱,不及地武。” 鄭玄注: “侯,謂所射布也。” 《儀禮·大射》: “司馬命量人,是侯道。” 鄭玄注: “侯,謂所射布也。” ❻巾類。《儀禮·大射》: “遂命量人巾車張三侯。” 鄭玄注: “侯,巾類。” ❼射侯。鄭玄《三禮圖·射侯》: “侯,上紐皆十二,下紐皆十,而三侯數同。”(《玉函山房輯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