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佛教 |
释义 | 佛教fójiào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之一,相传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对我国和东方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俗等有重大影响。 【佛教】亦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公元前6—前5世纪中,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种姓制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印度本土佛教在公元9世纪前后渐趋衰微,13世纪初归于消灭,19世纪后始渐复兴。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传播,主要流传于亚洲,近代传入欧美,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一说为公元前2年(西汉),一说为公元67年(东汉)。初期仅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后与中国传统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产生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 宗教 宗教教(~派;~规;~义;~堂;~主;~徒;信~;在~;说~;传~) 另见:信仰 神仙 佛 寺庙 佛教fó jiào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末年传入我国,至隋唐后产生许多宗派,对我国文化以及民间习俗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法门最大,只怕二哥哥不能入得去。(一一六·1463)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